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査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 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考试(中考、高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 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4.说程序要“精” 说课堂教学程序与前三项比起来,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 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授课,因它面对的是与说课者水平相当的教师,因此说课 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个“精”字。具体地讲:一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二要说 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三要说出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及这样设想和 安排的依据;四要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点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以及设计的意 图、目的和理论依据。只要将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使人听明白,即可达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说课,作为 教硏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只要深钻标准,细硏方法,优选习题,精琢程序,就能 保证说课质量;只要持之以恒,坚持说课,就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改形势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五上)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0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 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 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 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 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 学综合运用等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会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式解答整数、小数的三步计算一般应用题 4、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 方程解应用题。 6、会使用计算器 各单元的目的要求: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要求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只要掌握积的定位 方法,小数乘法就迎刃而解。):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及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会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乘、除法并 会进行验算。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熟练、正确计算,能列综合算 式解答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要 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每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单元:简易方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
11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 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考试(中考、高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 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4.说程序要“精” 说课堂教学程序与前三项比起来,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 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授课,因它面对的是与说课者水平相当的教师,因此说课 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个“精”字。具体地讲:一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二要说 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三要说出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及这样设想和 安排的依据;四要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点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以及设计的意 图、目的和理论依据。只要将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使人听明白,即可达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说课,作为 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只要深钻标准,细研方法,优选习题,精琢程序,就能 保证说课质量;只要持之以恒,坚持说课,就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改形势。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五上) 一、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 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 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 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 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 学综合运用等。 教学要求: 1、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 2、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 会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式解答整数、小数的三步计算一般应用题。 4、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 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 方程解应用题。 6、 会使用计算器。 三、各单元的目的要求: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要求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只要掌握积的定位 方法,小数乘法就迎刃而解。);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及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会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乘、除法并 会进行验算。 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熟练、正确计算,能列综合算 式解答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要 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每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
简单的代数知识,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等,理解方 程的意义,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正确求方程的解,会验算,学会解需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单元:总复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小数乘除法计算和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4、多创设学习情景,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 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表 单 教学内容 课时 日期安排 小数乘法 8 9.3~9.14 1、小数乘法 2、积的近似值 3、简便计算 4、复习、机动 、小数除法 9.17~10.9 1、小数除法 2、商的近似值 3、复习、机动 、观察物体 10.10~10.12 四、简易方程 10.15~11.10 1、用字母表示数 2、方程的意义 3、解方程 5、稍复杂的方程 6、复习、机动 五、多边形的面积 11.12~1124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12 简单的代数知识,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等,理解方 程的意义,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正确求方程的解,会验算,学会解需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总复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小数乘除法计算和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4、多创设学习情景,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 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表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课时 日 期 安 排 一、小数乘法 8 9.3~9.14 1、 小数乘法 2 2、 积的近似值 2 3、 简便计算 2 4、 复习、机动 2 二、小数除法 11 9.17~10.9 1、 小数除法 7 2、 商的近似值 2 3、 复习、机动 2 三、观察物体 3 10.10~10.12 四、简易方程 16 10.15~11.10 1、 用字母表示数 3 2、方程 的意义 1 3、解方程 4 5、 稍复杂的方程 6 6、 复习、机动 2 五、多边形的面积 9 11.12~11.24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2、三角形的面积 3、梯形的面积 4、组合图形的面积 5、复习 六、统计与可能 11.26~11.30 七、数学广角 12.3~7 八、总复习 12.10~12.15 1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一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13 2、三角形的面积 2 3、梯形的面积 2 4、组合图形的面积 2 5、复习 1 六、统计与可能 4 11.26~11.30 七、数学广角 3 12.3~7 八、总 复 习 4 12.10~12.15 1 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法 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 :例 1 和例 2、“做一做”,练习—第 1~4 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1)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角 105 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72扩大100倍 72 60 360 缩小100倍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 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挥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14 出示例 1 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 1:风筝每个 3.5 元,买 3 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 元 3.5 元=3 元 5 角 3 元×3=9 元 5 角×3=15 角 9 元+15 角=10.5 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 元 理解 3 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 3.5×3 计算? 3.5×3 表示什么?(3 个 3.5 或 3.5 的 3 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 3.5 元看作 35 角 3.5 元 扩大 10 倍 3 5 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 角 缩小 10 倍 105 角就等于 10.5 元 (6)买 5 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 3.5 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 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 扩大 100 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 100 倍 (4) 回顾对于 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 0.72 扩大 100 倍变成 72,被乘数 0.72 扩大了 100 倍,积也随着扩大了 100 倍,要求 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 360 再缩小 100 倍。(提示:小数末尾的 0 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 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13.5 2.7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计算7×40.7×425×7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练习 运用 1、填空。 ()0.74 () 35() 2、做一做书p32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5角 10.5元 105角 例2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 5 3.60 360 缩小到它的1100
15 ②把 353 缩小 10 倍是多少?缩小 100 倍呢?1000 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 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 2 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书 p3 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 1 3.5 元 3 5 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 角 例 2 0. 7 2 扩大到它的 100 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