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税务管理制度 税务管理是税收征纳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即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 纳税申报 。 (一)税务登记管理 (二)账簿、凭证管理 (三)纳税申报管理
第二章 税务管理制度 ◼ 税务管理是税收征纳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即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 纳税申报。 ◼ (一)税务登记管理 ◼ (二)账簿、凭证管理 ◼ (三)纳税申报管理
(。)税务登记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因为它 是整个税收征管的首要环节,是纳税人与税务 机关建立税务联系的开始。税务登记与工商登 记类似,也包括三类,即设立税务登记、变更 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应当自领取 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 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机关审核合格后, 发给其税务登记证件。此外,纳税人还应在法 定情况发生时,按照法定的期限和程序,办理 变更税务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
(一)税务登记管理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因为它 是整个税收征管的首要环节,是纳税人与税务 机关建立税务联系的开始。税务登记与工商登 记类似,也包括三类,即设立税务登记、变更 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应当自领取 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 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审核合格后, 发给其税务登记证件。此外,纳税人还应在法 定情况发生时,按照法定的期限和程序,办理 变更税务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
(二)账簿、凭证管理 主要包括设账簿置的管理以及账簿、凭证的使 用和保存的管理。依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应当 自领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务院财政 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 效的凭证记账和进行核算。此外,采用计算机 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其记账软件、程序和 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保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另外,账簿、凭证必须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进 行使用和保管。对于发票,更应依照《发票管 理办法》 等规定严格管理。纳税人应当按照国 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保管账簿 凭证,且对于需保管的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
(二)账簿、凭证管理 ◼ 主要包括设账簿置的管理以及账簿、凭证的使 用和保存的管理。依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应当 自领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务院财政、 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 效的凭证记账和进行核算。此外,采用计算机 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其记账软件、程序和 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保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另外,账簿、凭证必须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进 行使用和保管。对于发票,更应依照《发票管 理办法》等规定严格管理。纳税人应当按照国 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保管账簿、 凭证,且对于需保管的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 者擅自损毁
(三)纳税申报管理 由于纳税申报是现行税收征管体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税收征纳的基础,因此,纳税人 必须在法定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 内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 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 送的其他纳税资料。即使是享受减免、免税待 遇的纳税人,也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纳税 人进行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种、税目; 应税项目;适用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 税款所属期限
(三)纳税申报管理 ◼ 由于纳税申报是现行税收征管体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税收征纳的基础,因此,纳税人 必须在法定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 内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 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 送的其他纳税资料。即使是享受减免、免税待 遇的纳税人,也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纳税 人进行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种、税目; 应税项目;适用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 税款所属期限
第三章 税款征收制度 税款征收是整个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 所谓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法将纳税 人的应纳税款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 总称。围绕税款征收,税法设置了一系 列的制度,包括征纳主体、税务管辖 税款征收方式、征纳期限、 税收减免 税收退补、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文书 送达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章 税款征收制度 税款征收是整个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 所谓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法将纳税 人的应纳税款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 总称。围绕税款征收,税法设置了一系 列的制度,包括征纳主体、税务管辖、 税款征收方式、征纳期限、税收减免、 税收退补、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文书 送达等方面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