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教学目标及要求 了解: (1)阻抗的概念及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等效电路; (2)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种类及参数; (3)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参数与种类; (4)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掌握: (1)电阻的测量方法; (2)电桥法、谐振法测量元件; (3)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4)Q表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5)集成电路的估测
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教学目标及要求: 了解: (1)阻抗的概念及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等效电路; (2)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种类及参数; (3)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参数与种类; (4)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掌握: (1)电阻的测量方法; (2)电桥法、谐振法测量元件; (3)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4)Q表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5)集成电路的估测
第三章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31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测量 31.1阻抗的概念 如图3-1所示,若在一个无源网络(或二端网络)的两输入 端施加一激励电压信号(直流或交流),将产生一个电流。当激励 电压为直流电压E时,对应产生的电流为I,其电压与电流之比 为一个常数,称之为电阻R,即R=E/。当激励电压为交流电压 u(t)时,对应的响应电流为i(t,这时我们将该电压与电流之比称 为阻抗Z。由于响应电流t)与u(t)之间通常会存在一个相位差, 故Z 1=R+X。阻抗Z的实数部分R为电阻,是交流电路中 耗能元器件;虚数部分Ⅹ为电抗,是存储能量的元器件
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3.1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测量 3.1.1 阻抗的概念 如图 3-1 所示,若在一个无源网络(或二端网络)的两输 入 端施加一激励电压信号(直流或交流),将产生一个电流。当激励 电压为直流电压 E 时,对应产生的电流为 I,其电压与电流之比 为一个常数,称之为电阻 R,即 R = E/I。当激励电压为交流电压 u(t)时,对应的响应电流为 i(t),这时我们将该电压与电流之比称 为阻抗 Z。由于响应电流 i(t)与 u(t)之间通常会存在一个相位差, 故 Z= ( ) ( ) u t i t =R +jX。阻抗 Z 的实数部分 R 为电阻,是交流电路中 耗能元器件;虚数部分 X 为电抗,是存储能量的元器件
第三章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1激励电流 激励源 i(t) 被测 u(t) 元器 件或 负载 图31阻抗的示意图
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图3-1 阻抗的示意图
第三章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对于纯电阻性元器件,阻抗表达式中电抗部分为零。对于纯 电感性元器件,阻抗表达式中电阻部分为零,电抗部分为正值。 对于纯电容性元器件,阻抗表达式中电阻部分为零,电抗部分为 负值。 电抗的特性一般都随频率变化而变化。在直流电路中,电感 性元器件的电抗无穷小,电容性元器件的电抗为无穷大。反之, 在高频电路中,电感性元件的电抗无穷大,电容性元件的电抗无 穷小。 图3-2所示为电阻、电感、电容三种基本元器件的理想模型。 实际元器件是复杂的,每一种元器件在高频工作时都会在不同程 度上同时显示电阻、电容和电感三种特性。图3-3所示即为电阻、 电感、电容的实际等效电路
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对于纯电阻性元器件,阻抗表达式中电抗部分为零。对于纯 电感性元器件,阻抗表达式中电阻部分为零,电抗部分为正值。 对于纯电容性元器件,阻抗表达式中电阻部分为零,电抗部分为 负值。 电抗的特性一般都随频率变化而变化。在直流电路中,电感 性元器件的电抗无穷小,电容性元器件的电抗为无穷大。反之, 在高频电路中,电感性元件的电抗无穷大,电容性元件的电抗无 穷小。 图 3-2 所 示为电阻、电感、电容三种基本元器件的理想模型。 实际元器件是复杂的,每一种元器件在高频工作时都会在不同程 度 上同 时显 示电阻、电容和电感三种特性。图 3-3 所示即为电阻、 电感、电容的实际等效电路
第三章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o电阻器 o电感器 o电容器 图32理想的电阻、电感、容
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图3-2 理想的电阻、电感、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