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因而各国基础产生投资领域中一般以政府投资为主。 、基础产生发展的政策选择 )基础产生的发展与政府投资融资 1.政府投融资及其特征。 政府投融资具有下述基本特征:(1)政府投融资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 这与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基础的税收及以企业、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企业、个人筹资 是不同的。(2)采取金融形式有偿使用资金,投入资金要求收回本金和收取一定使 用费。(3)政府投融资的目的性强。(4)政府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2.政府投融资与一般商业投融资的本质区别决定了政府投融资的内在特征。 3.政府投融资的主要机构一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基础产业产品和基础设施服务的政府定价与收费问题 从价格政策上讲,为鼓励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应通过单一的市场价格刺激 其发展,而对于公共基础设施来说,完全实行市场定价原则并不一定有利于社会 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三节农业投资(1学时) 农业发展应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因素。 )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 (三)农产品在供给与需求方面具有特殊性。 (四)农业内部积累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财政农业支出的范围确定及其内容 (一)财政农业支出的范围确定 1.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投资应该由财政来解决。2.财政投入农 业的主要内容。(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2)农林企业挖 潜改造资金支出。(③)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 费支出。(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安排财政支出资金应坚持的原则 (-)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原则
11 点,因而各国基础产生投资领域中一般以政府投资为主。 二、基础产生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基础产生的发展与政府投资融资 1.政府投融资及其特征。 政府投融资具有下述基本特征:(1)政府投融资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 这与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基础的税收及以企业、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企业、个人筹资 是不同的。(2)采取金融形式有偿使用资金,投入资金要求收回本金和收取一定使 用费。(3)政府投融资的目的性强。(4)政府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2.政府投融资与一般商业投融资的本质区别决定了政府投融资的内在特征。 3.政府投融资的主要机构——国家开发银行。 (二)基础产业产品和基础设施服务的政府定价与收费问题 从价格政策上讲,为鼓励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应通过单一的市场价格刺激 其发展,而对于公共基础设施来说,完全实行市场定价原则并不一定有利于社会 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三节 农业投资 (1 学时) 一、农业发展应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因素。 (二)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 (三)农产品在供给与需求方面具有特殊性。 (四)农业内部积累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财政农业支出的范围确定及其内容 (一)财政农业支出的范围确定 1.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投资应该由财政来解决。2.财政投入农 业的主要内容。(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2)农林企业挖 潜改造资金支出。(3)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 费支出。(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三、安排财政支出资金应坚持的原则 (一)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原则
(二)统筹兼顾与重点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三)财政拨款支援与减免税支援相结合的原则 (四)资金支援与物资支援相结合的原则。 复习与思考 1.投资含义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 2.政府投资的特点是什么。 3.财政投资支出范围应如何确定 4.如何进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5.为什么说农业发展应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6.安排财政支出资金应坚持的原则。 第五章社会消费支出(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着重理解行政、国防支出的内涵;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 性质和内容,掌握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事业费管理办法。 第一节行政、国防支出(1.5学时) 行政和国防支出的性质 行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甩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 其职能的经费开支。国防支出,又称国防战备费,是财政用于陆、海、空及国防 建设的各种费用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可以说纯粹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 的支出。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1.立法机构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国会(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经 费支出。2.行政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政府机构的各方面经费支出。 3.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支出。4.司法检察支出。5.外交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增趋势分析
12 (二)统筹兼顾与重点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三)财政拨款支援与减免税支援相结合的原则。 (四)资金支援与物资支援相结合的原则。 复习与思考 1.投资含义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 2.政府投资的特点是什么。 3.财政投资支出范围应如何确定。 4.如何进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5.为什么说农业发展应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6.安排财政支出资金应坚持的原则。 第五章 社会消费支出 (3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着重理解行政、国防支出的内涵;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 性质和内容,掌握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事业费管理办法。 第一节 行政、国防支出(1.5 学时) 一、行政和国防支出的性质 行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甩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 其职能的经费开支。国防支出,又称国防战备费,是财政用于陆、海、空及国防 建设的各种费用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可以说纯粹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 的支出。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1.立法机构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国会(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经 费支出。2.行政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政府机构的各方面经费支出。 3.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支出。 4.司法检察支出。5.外交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增趋势分析
(三)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 、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内容 (二)国防支出增减因素分析 1.国防支出呈不断增长趋势。 国防支出中建设费比重不断提高。 3.军民结合是国防支出的发展方向。 (三)对国防支出的控制 国防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因在满足正常国防开支的前提下,加强对国防 支出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计划一方案一预算”是美英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用于计算军事费用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可广泛地运用于军费预算上,如用于 重大军事行动的资源配置,用于安排各种武器和学习工程的研究等。 第二节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15学时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性质、内容 (一)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性质 1.科教文卫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2.科教文卫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二)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主要内容 1科学事业支出。2.教育事业支出。3.文化事业支出。4.卫生事业支出。5.体 育事业支出。6.通讯、广播事业支出,指新华通讯社及专业通讯社的事业费。 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事业费管理办法 )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 财政在科学事业领域支出范围的界定。2财政在教育文化支出范围的界定。 3.财政在卫生事业领域支出范围的界定 (二)科教文卫事业费的管理 新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某些方面作了重大改革。新制度改革了事业单 位预算管理形式,取消了原制度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 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预算管理形式的规定,明确了事业单位统一实行“核定收支、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给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13 (三)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 二、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内容 (二)国防支出增减因素分析 1.国防支出呈不断增长趋势。 2.国防支出中建设费比重不断提高。 3.军民结合是国防支出的发展方向。 (三)对国防支出的控制 国防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因在满足正常国防开支的前提下,加强对国防 支出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计划一方案—预算”是美英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用于计算军事费用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可广泛地运用于军费预算上,如用于 重大军事行动的资源配置,用于安排各种武器和学习工程的研究等。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1.5 学时) 一、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性质、内容 (一)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性质 1.科教文卫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2.科教文卫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二)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主要内容 1.科学事业支出。2.教育事业支出。3.文化事业支出。4.卫生事业支出。5.体 育事业支出。6.通讯、广播事业支出,指新华通讯社及专业通讯社的事业费。 二、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事业费管理办法 (一)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 1.财政在科学事业领域支出范围的界定。2.财政在教育文化支出范围的界定。 3.财政在卫生事业领域支出范围的界定。 (二)科教文卫事业费的管理 新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某些方面作了重大改革。新制度改革了事业单 位预算管理形式,取消了原制度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 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预算管理形式的规定,明确了事业单位统一实行“核定收支、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给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复习与思考: .行政和国防支出性质是什么。 2.如何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 3.如何理解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其管理办法。 第六章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3学时 学习自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特别是应重点 掌握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对财政补 贴做一般了解。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3学时) 、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内容 社会保障是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 到其它不幸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 出就是政府用于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的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社会保险。 根本国际劳局的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老年、残废及遗属保险。(2疾病与生育保险。(3)工伤保险。(4)失业保险 在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1)老年保险。(2)伤残保险。(3)医疗、生育 保险。(5)工伤保险。(6)丧葬补助。(7)行业(失业)保险 二)社会救济 我国的社会救济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困难户救济。2.农村“五保户”救济。3.灾民救济。 (三)社会福利 在我国,社会福利是特指政府对盲聋哑残和鳏寡孤独等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 物质帮助。 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的内在联系
14 复习与思考: 1.行政和国防支出性质是什么。 2.如何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 3.如何理解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其管理办法。 第六章 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 (3 学时) 学习自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特别是应重点 掌握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对财政补 贴做一般了解。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3 学时)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内容 社会保障是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 到其它不幸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 出就是政府用于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的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社会保险。 根本国际劳局的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老年、残废及遗属保险。(2)疾病与生育保险。(3)工伤保险。(4)失业保险。 在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1)老年保险。(2)伤残保险。(3)医疗、生育 保险。(5)工伤保险。(6)丧葬补助。(7)行业(失业)保险。 (二)社会救济 我国的社会救济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困难户救济。2.农村“五保户”救济。3.灾民救济。 (三)社会福利 在我国,社会福利是特指政府对盲聋哑残和鳏寡孤独等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 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收支的相关性 (二)我国财政直接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1.抚恤事业支出。2.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支出。3.离休费、退休费支出 4.其它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险计划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数量 关系。从国内外综合考察,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险计划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现收现付制。2.完全基金式。3.部分基金式。 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上,我们认为:不宜选择现收现付式及完全 基金式,在目前只宜选择部分基金式的筹资模式。因为: 现收现付式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完全基金式不适合我国的国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1.社会保险覆盖面过于狭窄,社会性差。2.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不高。3.社 会保障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4.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法律基础。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1.建立符合社会保险发展规律并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2.提 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3.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作用。4.加强 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复习与思考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是什么。 第七章财政收入总论(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及财政收入规模
15 (一)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收支的相关性 (二)我国财政直接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1.抚恤事业支出。2.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支出。3.离休费、退休费支出。 4.其它社会保障支出。 三、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险计划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数量 关系。从国内外综合考察,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险计划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现收现付制。2.完全基金式。3.部分基金式。 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上,我们认为:不宜选择现收现付式及完全 基金式,在目前只宜选择部分基金式的筹资模式。因为: 1.现收现付式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完全基金式不适合我国的国 情。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1.社会保险覆盖面过于狭窄,社会性差。2.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不高。3.社 会保障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4.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法律基础。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1.建立符合社会保险发展规律并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2.提 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3.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作用。4.加强 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复习与思考 1.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是什么。 第七章 财政收入总论 (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及财政收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