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婴求 学时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品 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过程, 了解塑性变形 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掌握回复及再结 1、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 晶的原理及应用,了解冷加工与热加工的 5 织和性能的变化 区别及热加工后的金属组织和性能。 雪难占, 3、回复与再结品 4 金属的热加工 回复、再结晶、加工硬化、热加工、冷加 掌握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第六意钢的热处理 理解加热冷却时的转变村程」 】、热处理的基本概今 掌握常用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2、钢在加热、冷却时的转变 难占 3、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加热、 冷却时的转变过程,常用的热处 理工艺 了解钢中常存杂质对钢性能的影响,掌握 第七章工业用钢 碳钢的分类、编号和应用。了解合金元素 1、述 在钢中的存在形式乃及时钢性能的影白. 2、碳钢 握常用钢材的牌号、 性能、 用途及热处理 4 3、合金结构钢 方法。 4、合金工具钢 重难点: 5、特殊性能钢 钢的分类与编号,常用钢材的牌号、性能 用途。 第八章铸铁 了解铸铁的特点及铸铁中石墨形成的过 1、概述 程,了解常用铸铁的成分,掌握常用铸铁 2、灰铸铁 8 3、可锻铸铁 的牌号、性能、用途及热处理方法。 面谁占, 4、球墨铸铁 5、其他铸铁 常用铸铁的牌号、性能、用途 第九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了解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掌掘 1、铝及铝合金 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 9 2、铜乃组合 重难占 3、钛及钛合金 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 第十章机械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村 常握材料的选择原则 掌握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10 1、选材的一般原则 重难点: 2、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典型零件的材料选用。 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必开实验 选开 硬度测试及平衡组织观察 2 测试硬 变,观察平衡组织 时间安排:第四章授课后
23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5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 织和性能的变化 3、回复与再结晶 4、 4、金属的热加工 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过程,了解塑性变形 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掌握回复及再结 晶的原理及应用,了解冷加工与热加工的 区别及热加工后的金属组织和性能。 重难点: 回复、再结晶、加工硬化、热加工、冷加 工。 2 6 第六章钢的热处理 1、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2、钢在加热、冷却时的转变 3、钢的热处理工艺 掌握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理解加热冷却时的转变过程, 掌握常用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重难点: 钢加热、冷却时的转变过程,常用的热处 理工艺。 4 7 第七章工业用钢 1、概述 2、碳钢 3、合金结构钢 4、合金工具钢 5、特殊性能钢 了解钢中常存杂质对钢性能的影响,掌握 碳钢的分类、编号和应用。了解合金元素 在钢中的存在形式及对钢性能的影响,掌 握常用钢材的牌号、性能、用途及热处理 方法。 重难点: 钢的分类与编号,常用钢材的牌号、性能、 用途。 4 8 第八章铸铁 1、概述 2、灰铸铁 3、可锻铸铁 5、 4、球墨铸铁 6、 5、其他铸铁 了解铸铁的特点及铸铁中石墨形成的过 程,了解常用铸铁的成分,掌握常用铸铁 的牌号、性能、用途及热处理方法。 重难点: 常用铸铁的牌号、性能、用途。 2 9 第九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1、 1、铝及铝合金 2、 2、铜及铜合金 3、 3、钛及钛合金 了解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掌握 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 重难点: 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 2 10 第十章机械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1、 1、选材的一般原则 2、 2、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掌握材料的选择原则 掌握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重难点: 典型零件的材料选用。 2 实验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1 硬度测试及平衡组织观察 2 测试硬度,观察平衡组织 时间安排:第四章授课后 必开 测试 观察
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了解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了 2 热处理综合实验 必开 综合 时间安排:第六章授课后 五、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是大学物理、工程力学、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是机械制造基础和 机械设计基础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材料的化学 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材料的应用范围和加工工艺,初步 具备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加工方法、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平时考核)10% 实验成绩(报告) 20%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70%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王正品等编著,工程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 参考书:1.王琨编著,工程材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 2.贺毅等编著,工程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本课程是工程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介绍常用的机械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金属的品体结构与结品:金属材 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品: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相图: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机械零件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等。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组织性能的基本理论及影响其变化规律的各种因 素,重点获得有关改变金属内部组织从而使性能发生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熟悉工程 结构与机械零件常用的各种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性能特点,从而使其能够根据工程要求正 确地选择和制订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正确选择加工方法 及安排制订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为后继有关课程的学习莫定必要的材料学基础。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and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students of various engineering majors.It starts from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and introduces the comm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s main performanc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crystal struc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etal,plastic deformation and
24 实验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2 热处理综合实验 4 了解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 艺 时间安排:第六章授课后 必开 综合 五、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是大学物理、工程力学、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是机械制造基础和 机械设计基础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材料的化学 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材料的应用范围和加工工艺,初步 具备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加工方法、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平时考核) 10% 实验成绩(报告) 20%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70%。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王正品等编著,工程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 参考书:1.王琨编著,工程材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 2.贺毅等编著,工程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1。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本课程是工程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介绍常用的机械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金属材 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相图;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机械零件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等。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组织性能的基本理论及影响其变化规律的各种因 素,重点获得有关改变金属内部组织从而使性能发生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熟悉工程 结构与机械零件常用的各种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性能特点,从而使其能够根据工程要求正 确地选择和制订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正确选择加工方法 及安排制订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为后继有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材料学基础。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and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students of various engineering majors. It starts from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and introduces the comm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s main performanc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crystal struc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etal,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rystallization of metal materials,alloy structure with binary phase figure,iron-carbon alloy, heat treatment of steel.alloy steel cast iron.non-ferrous metals and their alloys.mechanical parts selection and process route analysis and so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material micro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and get all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s variation.It focuses on changing the internal micro structure to get different performance of metals.I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parts to properly select and formulate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ccording to engineering acquirements.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the initial ability of selecting materials using materials,choosing the right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rranging processing routes.It lays necessary found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for next related courses. 《机械设计》 课程编号 0BH01910 学分 总学时 64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6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 英文名称 Design of machinery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新能源科 学与工程等 执笔人 高宏 审核人 张志强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A、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C语言程序设计B 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控制工程》 课程编号 0BH01109 学分 25 总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4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机械控制工程 英文名称 Mechan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必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 适用专业 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执笔人 陈秀梅 审核人 王红军 先修课程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B、理论力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 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5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 materials, alloy structure with binary phase figure, iron-carbon alloy,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lloy steel, cast iron, non-ferrous metals and their alloys, mechanical parts selection and process route analysis and so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material micro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and get all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s variation. It focuses on changing the internal micro structure to get different performance of metals. I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parts to properly select and formulate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ccording to engineering acquirement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the initial ability of selecting materials, using materials, choosing the right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rranging processing routes. It lays necessary found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for next related courses. 《机械设计》 课程编号 0BH01910 学分 4 总学时 64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6 学时,上机: 0 学时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 英文名称 Design of Machinery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 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新能源科 学与工程等 执笔人 高宏 审核人 张志强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A、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C 语言程序设计 B 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控制工程》 课程编号 0BH01109 学分 2.5 总学时 40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4 学时,上机:0 学时 课程名称 机械控制工程 英文名称 Mechan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 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执笔人 陈秀梅 审核人 王红军 先修课程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B、理论力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 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热力学》 课程编号 0BL01312 学分 2 总学时 32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4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辐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新能源科 学与工程 执笔人 童亮 审核人 马彬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 课程编号 0BH01314 学分 总学时 64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6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英文名称 Automobile Structure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执笔人 贺敏良 审核人 林燕义 先修课程 汽车概论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与实践 环节。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技术课准备必要的汽车结构和构造原理方面的 基本知识。 《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环节为课堂讲授,同时应结合汽车构造认识实习指导书,对 所讲授的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掌捏以下内容:理解汽车各总成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掌握各总成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本课程要求在初步掌握并理解汽车各总成典型结构基础 上,再运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国外现代汽车的先进的结构及技术,从而拓宽视野 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工程实例、布置课外作业,完成汽车构造涉及的基础理论与知 识扩展。《汽车构造》课程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大主要方面:①汽车基本构造理论讲授:② 各大总成机构的工作机理:③典型机构运用的理想场合:④汽车结构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难 26
26 《工程热力学》 课程编号 0BL01312 学分 2 总学时 32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4 学时,上机: 0 学时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 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新能源科 学与工程 执笔人 童亮 审核人 马彬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 课程编号 0BH01314 学分 4 总学时 64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6 学时,上机: 0 学时 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英文名称 Automobile Structure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执笔人 贺敬良 审核人 林慕义 先修课程 汽车概论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与实践 环节。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技术课准备必要的汽车结构和构造原理方面的 基本知识。 《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环节为课堂讲授,同时应结合汽车构造认识实习指导书,对 所讲授的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理解汽车各总成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掌握各总成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本课程要求在初步掌握并理解汽车各总成典型结构基础 上,再运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国外现代汽车的先进的结构及技术,从而拓宽视野, 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工程实例、布置课外作业,完成汽车构造涉及的基础理论与知 识扩展。《汽车构造》课程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大主要方面:①汽车基本构造理论讲授;② 各大总成机构的工作机理;③典型机构运用的理想场合;④汽车结构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难
点问题:①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建立汽车整体构造的轮廊:②通过学习汽车构造的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底盘各大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电气照明及车身)主要 总成部件的原理。 2能力:使学生完成对汽车构造的理论知识的认知的同时,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在大量 的汽车典型结构剖析同时,使学生掌提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用基本理论加 深对汽车构造规律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整体结构及典型部件的工作原理,并具有一定 的实际分析能力,能解决汽车运用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3.认知:通过理论教学中汽车结构原理和典型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结 构与演化过程的理解,用基本理论加深对汽车构造规律的认识,掌握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 题的基本技能」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42熟悉汽车产品的名 通过本课程教学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 类物理现象、规律和 使学生掌拥典型汽车 交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传授,及时掌握 工作原理,且有应用 整体及零部件的基本 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数学 物 化学 学习各机构 课后作业: 每一节课后都留有保证巩固学习内容 机械和力学等基础知 表置的工作过程: 的课后作业和思考题,作业全批全改并及时反 识对汽车零件、装置 步认识各机构、装置的 馈,思考题下一次课程进行提问和解答,按照学 和系统讲行牢验方室 工作顶理,建面即代 生需求随时排行答疑质疑 设计,对汽车性能参 汽车构浩的基本概今 项目教学:鼓励和指导同学积极开展惧外实战活 、特征参数和运行 培养拆装与调整整车 自由组织项目小组,通过文献和资料查阅 及主要部件和总成的 元成相关项目设计实践动手设计,撰写项目报 式的能力。 基本技能。 课堂讲授:传授重要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方法 7.1了解车辆工程幻 使学生在掌握汽 讲解:采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解决相关实 域新产品、新技术 车的基础结构、基本原 际应用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努力做到讲授时重点 之 新材料的发 理 演化过程中, 突出 概念消晰 注意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 展动态, 牢固树立安 新技术,新结构,具备 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节能与环保的汽 分析、问颗的初步能 自学和研讨课: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章 在产品设计理念。 力诗学生认口理论 节的设定为自学,比如每个章节的课后扩展部分 72通专业工程实 础和理论指导的重 的内容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先由主讲教师画龙 我及社会实践等活动 学 在 后的 睛地在课堂上提出主线, 主要的内容由同学 对车辆工程领域新技 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 自学,并进行课堂检查。 术的发展进行合理地 自觉地运用基本理论 网络资源和课题研究: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必要 分析和正确地评价。 知识指导实践。 的学习信总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果后复习和预 习功课。 三、内容提要与要求 理论教学(58学时) 一、总论(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27 点问题:①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建立汽车整体构造的轮廓;②通过学习汽车构造的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底盘各大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电气照明及车身)主要 总成部件的原理。 2.能力:使学生完成对汽车构造的理论知识的认知的同时,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在大量 的汽车典型结构剖析同时,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用基本理论加 深对汽车构造规律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整体结构及典型部件的工作原理,并具有一定 的实际分析能力,能解决汽车运用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3.认知:通过理论教学中汽车结构原理和典型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结 构与演化过程的理解,用基本理论加深对汽车构造规律的认识,掌握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 题的基本技能。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4.2 熟悉汽车产品的各 类物理现象、规律和 工作原理,具有应用 数学、物理、化学、 机械和力学等基础知 识对汽车零件、装置 和系统进行实验方案 设计,对汽车性能参 数、特征参数和运行 参数等进行测量和测 试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 使学生掌握典型汽车 整体及零部件的基本 结构; 学习各机构、 装置的工作过程; 初 步认识各机构、装置的 工作原理; 建立现代 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 培养拆装与调整整车 及主要部件和总成的 基本技能。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 交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传授,及时掌握 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课后作业:每一节课后都留有保证巩固学习内容 的课后作业和思考题,作业全批全改并及时反 馈,思考题下一次课程进行提问和解答,按照学 生需求随时进行答疑质疑。 项目教学:鼓励和指导同学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 动。自由组织项目小组,通过文献和资料查阅, 完成相关项目设计实践动手设计,撰写项目报 告。 7.1 了解车辆工程领 域新产品、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的发 展动态,牢固树立安 全、节能与环保的汽 车产品设计理念。 7.2 通过专业工程实 践及社会实践等活动 对车辆工程领域新技 术的发展进行合理地 分析和正确地评价。 使学生在掌握汽 车的基础结构、基本原 理、演化过程中,了解 新技术,新结构,具备 分析、问题的初步能 力。使学生认识理论基 础和理论指导的重要 性,让学生在今后的工 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 自觉地运用基本理论 知识指导实践。 课堂讲授:传授重要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方法 讲解;采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解决相关实 际应用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努力做到讲授时重点 突出,概念清晰,注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 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和研讨课: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章 节的设定为自学,比如每个章节的课后扩展部分 的内容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先由主讲教师画龙 点睛地在课堂上提出主线,主要的内容由同学们 自学,并进行课堂检查。 网络资源和课题研究: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必要 的学习信息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和预 习功课。 三、内容提要与要求 理论教学(58 学时) 一、总论(2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