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汽车的发展与我国汽车工业概况,掌握汽车的类型及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掌 握汽车的总体构造,了解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2)教学内容 汽车的发展与我国汽车工业概况,现代汽车的类型及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的 总体构造,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3)木章面点、难点 重点:国产汽车类型及型号编制规则。 难点: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 二、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发动机一般构造,熟悉其术语:了解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熟悉两者之间的特 点,了解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其优缺点:掌握发动机总体构造和类型,熟悉内燃机型号 编制规则:了解发动机性能指标与性能特性。 (2)教学内容 发动机一般构造及术语与计算公式: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二冲程发动机的优缺点: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的类型,内燃机 型号编制规则: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类型、型号编制规则 难点:发动机一般构造及术语,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三、曲柄连杆机构(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受力情况:掌握机体组中各个零件的构造特点和功用:掌 握连杆组中各个部件的作用、材料、构造特点:掌握曲轴飞轮组中的曲轴、飞轮的作用、材 料、结构特点。 (2)教学内容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与组成、工作条件及受力分析,缸体与曲轴箱,气缸与气缸套, 气缸盖与气缸垫,油底壳、发动机的支承、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扭 转减振器。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汽缸套、汽缸盖、活塞、活塞环、曲轴构造: 难点:缸体结构形式。 四、配气机构(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掌握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了解凸轮轴传动方式,掌握气门间 8
28 了解汽车的发展与我国汽车工业概况,掌握汽车的类型及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掌 握汽车的总体构造,了解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2)教学内容 汽车的发展与我国汽车工业概况,现代汽车的类型及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的 总体构造,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国产汽车类型及型号编制规则。 难点: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 二、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4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发动机一般构造,熟悉其术语;了解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熟悉两者之间的特 点,了解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其优缺点;掌握发动机总体构造和类型,熟悉内燃机型号 编制规则;了解发动机性能指标与性能特性。 (2)教学内容 发动机一般构造及术语与计算公式;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二冲程发动机的优缺点;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的类型,内燃机 型号编制规则;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类型、型号编制规则; 难点:发动机一般构造及术语,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三、曲柄连杆机构(3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受力情况;掌握机体组中各个零件的构造特点和功用;掌 握连杆组中各个部件的作用、材料、构造特点;掌握曲轴飞轮组中的曲轴、飞轮的作用、材 料、结构特点。 (2)教学内容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与组成、工作条件及受力分析,缸体与曲轴箱,气缸与气缸套, 气缸盖与气缸垫,油底壳、发动机的支承、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扭 转减振器。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汽缸套、汽缸盖、活塞、活塞环、曲轴构造; 难点:缸体结构形式。 四、配气机构(3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掌握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了解凸轮轴传动方式,掌握气门间
隙的作用和大小:了解配气机构的零件和零件组组成、结构特点、材料:了解配气相位的概 念。 (2)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分类,配气机构的布置型式与工作机理,几种型式配气机构的比较: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气门间隙:气门组、气门传动组的主要机件和工作机理:配气相位、配 气相位图、配气相位用于对发动机的发火正时和调整气门脚间隙。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和结构特点: 难点:几种型式配气机构的比较,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的主要机件和工作过程,配气 相位。 五、汽油机燃料供给系(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熟悉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了解可燃混合气的形 成与燃烧过程:了解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熟悉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浓 度的要求:了解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类型、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成: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可燃混合气的燃烧过程: 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组成汽油供给 装置的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的作用、结构型式、主要构造和工作机理:空气滤清器 的作用、类型、构造特点: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类型、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汽油供给装置结构形式: 难点:电喷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型式,汽油发动机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六、柴油机燃料供给系(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和组成,了解进气增压的作用及工作过程:了解混合气 的形成及燃烧过程和燃烧室类型与结构形式:了解喷油器的功用组成和工作情况、喷油泵的 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了解调速器功用和分类,了解汽车排放净化的措施 (2)教学内容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成,进气增压的主要作用,增压器的分类、工作原理、 存在的新问题: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及燃烧室:柴油滤清器、输油泵的作用、 结构和工作:汽车的排放物污染,排放物净化的措施。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喷油泵,调速器,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构造特点: 难点:混合的形成及燃烧过程、喷油泵的工作原理、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29 隙的作用和大小;了解配气机构的零件和零件组组成、结构特点、材料;了解配气相位的概 念。 (2)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分类,配气机构的布置型式与工作机理,几种型式配气机构的比较;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气门间隙;气门组、气门传动组的主要机件和工作机理;配气相位、配 气相位图、配气相位用于对发动机的发火正时和调整气门脚间隙。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和结构特点; 难点:几种型式配气机构的比较,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的主要机件和工作过程,配气 相位。 五、汽油机燃料供给系(4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熟悉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了解可燃混合气的形 成与燃烧过程;了解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熟悉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浓 度的要求;了解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类型、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成;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可燃混合气的燃烧过程; 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组成汽油供给 装置的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的作用、结构型式、主要构造和工作机理;空气滤清器 的作用、类型、构造特点;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类型、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汽油供给装置结构形式; 难点:电喷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型式,汽油发动机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六、柴油机燃料供给系(4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和组成,了解进气增压的作用及工作过程;了解混合气 的形成及燃烧过程和燃烧室类型与结构形式;了解喷油器的功用组成和工作情况、喷油泵的 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了解调速器功用和分类,了解汽车排放净化的措施。 (2)教学内容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成,进气增压的主要作用,增压器的分类、工作原理、 存在的新问题;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及燃烧室;柴油滤清器、输油泵的作用、 结构和工作;汽车的排放物污染,排放物净化的措施。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喷油泵,调速器,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构造特点; 难点:混合的形成及燃烧过程、喷油泵的工作原理、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七、润滑系(2学时) (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润滑系的作用及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掌握润滑系的组成和油路:掌握机油泵、机 油滤清器的作用与结构,了解机油散热器、机油标尺的结构:了解曲轴箱通风的目的与方式。 (2)教学内容 润滑系的作用,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及润滑系的组成及主要装置,润滑系的油路:机油 泵的作用、工作原理、主要零件,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分类、结构及工作,机油散热器的作 用、分类、结构,机油标尺:曲轴箱通风的目的、方式。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典型润滑系组成及主要机件结构形式,曲轴箱通风方法: 难点:发动机润滑油路和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八、冷却系(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冷却系的作用、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掌握水、风冷却系 的组成:掌握水冷却系水套、水泵的作用和构造,了解风扇、散热器、冷却液与膨胀水箱 节温器、百叶窗、风扇离合器的作用与构造。 (2)教学内容 冷却系的作用,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水冷却系的组成及主要 机件,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风冷却系的组成:水冷却系主要零部件:水套、水泵、风扇及 风扇皮带、散热器、冷却液与膨胀水箱、节温器、百叶窗、风扇离合器。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强制式水冷却系的组成,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水冷却系的主要零部件构造形 式: 难点:水冷系的组成和水泵的构造。 九、发动机点火系(2学时) (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传统点火系的组成、掌握点火系的工作过程、点火时刻、了解传统点火系主要元 件的结构、半导体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及汽车电源。 (2)教学内容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点火系的工作过程;点火时刻:传统点火系主要元件的结构:半 导体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汽车电源。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对点火时刻的理解: 难点:点火提前的调节方式。 十、发动机起动系(2学时) 场
30 七、润滑系(2 学时) (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润滑系的作用及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掌握润滑系的组成和油路;掌握机油泵、机 油滤清器的作用与结构,了解机油散热器、机油标尺的结构;了解曲轴箱通风的目的与方式。 (2)教学内容 润滑系的作用,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及润滑系的组成及主要装置,润滑系的油路;机油 泵的作用、工作原理、主要零件,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分类、结构及工作,机油散热器的作 用、分类、结构,机油标尺;曲轴箱通风的目的、方式。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典型润滑系组成及主要机件结构形式,曲轴箱通风方法; 难点:发动机润滑油路和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八、冷却系(2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冷却系的作用、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掌握水、风冷却系 的组成;掌握水冷却系水套、水泵的作用和构造,了解风扇、散热器、冷却液与膨胀水箱、 节温器、百叶窗、风扇离合器的作用与构造。 (2)教学内容 冷却系的作用,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水冷却系的组成及主要 机件,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风冷却系的组成;水冷却系主要零部件;水套、水泵、风扇及 风扇皮带、散热器、冷却液与膨胀水箱、节温器、百叶窗、风扇离合器。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强制式水冷却系的组成,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水冷却系的主要零部件构造形 式; 难点:水冷系的组成和水泵的构造。 九、发动机点火系(2 学时) (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传统点火系的组成、掌握点火系的工作过程、点火时刻、了解传统点火系主要元 件的结构、半导体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及汽车电源。 (2)教学内容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点火系的工作过程;点火时刻;传统点火系主要元件的结构;半 导体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汽车电源。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对点火时刻的理解; 难点:点火提前的调节方式。 十、发动机起动系(2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的组成:电磁啮合式起动机:减速起动机和永磁起动机。 (2)教学内容 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的组成:电磁嘻合式起动机:减速起动机和永磁起动机。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发动机的起动原理:难点:发动机的起动原理。 十一、传动系概述及离合器(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传动系的功用、类型:机械式传动系的组成及布置形式;离合器功用要求及结构 原理。 (2)教学内容 传动系的功用和组成:传动系的布置型式:离合器功用要求:摩擦片式离合器:离合 器操纵机构。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传动系的组成及布置型式: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离合器的操纵机 构。 十二、变速器及分动器(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同步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及分动器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同步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分动器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变速器变速传动原理:变速传动机构及操纵机构 十三、液力机械传动和机械无极变速器(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液力机械传动及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液力机械传动及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难点:变速传动机构、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十四、万向传动装置(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功用:万向节及传动轴及其中间支撑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功用:万向节:传动轴及其中间支撑结构原理
31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的组成;电磁啮合式起动机;减速起动机和永磁起动机。 (2)教学内容 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的组成;电磁啮合式起动机;减速起动机和永磁起动机。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发动机的起动原理;难点:发动机的起动原理。 十一、传动系概述及离合器(3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传动系的功用、类型;机械式传动系的组成及布置形式;离合器功用要求及结构 原理。 (2)教学内容 传动系的功用和组成;传动系的布置型式;离合器功用要求;摩擦片式离合器;离合 器操纵机构。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传动系的组成及布置型式;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离合器的操纵机 构。 十二、变速器及分动器(4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同步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及分动器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同步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分动器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变速器变速传动原理;变速传动机构及操纵机构。 十三、液力机械传动和机械无极变速器(3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液力机械传动及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液力机械传动及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难点:变速传动机构、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十四、万向传动装置(3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功用;万向节及传动轴及其中间支撑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功用;万向节;传动轴及其中间支撑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十字轴式普通刚性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和等角速万向节。 十五、驱动桥(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驱动桥壳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驱动桥壳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难点:防滑转装置。 十六、汽车行驶系及车架(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汽车行驶系的作用与组成:车架功用:边梁式:中梁式车架结构:综合式车架和 承载式车身。 (2)教学内容 汽车行驶系的作用与组成:车架的功用: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和承 载式车身。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汽车行驶系:车架的结构和类型。 十七、车桥和车轮(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车桥:车轮和轮胎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车桥结构:车轮和轮胎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难点:主销后倾、内倾、前轮外倾、前束。 十八、悬架(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悬架:弹性元件: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悬架:弹性元件: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 (3)本章重点、难点 难点: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及其减振器。 十九、汽车转向系统(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转向系: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转向助力装置结构原理
32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十字轴式普通刚性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和等角速万向节。 十五、驱动桥(4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驱动桥壳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驱动桥壳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难点: 防滑转装置。 十六、汽车行驶系及车架(2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汽车行驶系的作用与组成;车架功用;边梁式;中梁式车架结构;综合式车架和 承载式车身。 (2)教学内容 汽车行驶系的作用与组成;车架的功用;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和承 载式车身。 (3)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汽车行驶系;车架的结构和类型。 十七、车桥和车轮(2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车桥;车轮和轮胎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车桥结构;车轮和轮胎结构原理。 (3)本章重点、难点。 难点: 主销后倾、内倾、前轮外倾、前束。 十八、悬架(2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悬架;弹性元件;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结构原理。 (2)教学内容 悬架;弹性元件;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 (3)本章重点、难点 难点: 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及其减振器。 十九、汽车转向系统(2 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转向系;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转向助力装置结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