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口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 《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违背科学道德或违反科学基金管理规章的行为” 口2006年,科技部 ▣ 2007年,中国科学院 定义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六大类型,并强调对科研中非有意 的错误和不足,对评价方法或结果的解释、判断错误等不 属于科研不端行为。 ▣ 2007年,中国科协
中国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 《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违背科学道德或违反科学基金管理规章的行为” 2006年,科技部 2007年,中国科学院 定义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六大类型,并强调对科研中非有意 的错误和不足,对评价方法或结果的解释、判断错误等不 属于科研不端行为。 2007年,中国科协
中国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966 2009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七大类:伪造、篡改、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 名等。 口2016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中国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2009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七大类:伪造、篡改、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 名等。 2016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其他国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英国和德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机构和专门的法律法 规对科研不端问题进行监管,由科研的理事会或 基金会制定指导性的学术规范,基层依此制定符 合机构内都科研环境的准则,具有多样性和差异 性的特征。 口1998年,丹麦科研不端委员会制定了《科研不端 委员会执行准则》
其他国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英国和德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机构和专门的法律法 规对科研不端问题进行监管,由科研的理事会或 基金会制定指导性的学术规范,基层依此制定符 合机构内部科研环境的准则,具有多样性和差异 性的特征。 1998年,丹麦科研不端委员会制定了《科研不端 委员会执行准则》
美国的监管机制建设 /956 1982年,美国大学联盟 (AAU)的科研诚信委员会 首次提出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 ▣1986年,美国公共卫生部 《国家卫生研究院项目资助和合同指南》 颁布了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政策 口198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 《科学和工程趼究中的不端行为》政策(45CFR Part 689) 口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 定义,评判依据,职责,保护,处理方法,可扩展
美国的监管机制建设 1982年,美国大学联盟(AAU)的科研诚信委员会 首次提出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 1986年,美国公共卫生部 《国家卫生研究院项目资助和合同指南》 颁布了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政策 198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 《科学和工程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政策(45CFR Part 689) 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 定义,评判依据,职责,保护,处理方法,可扩展
美国的监管机制建设 /966 层级监管机制 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 科研诚信办公室 国家科学基金总监察长功办公室
美国的监管机制建设 层级监管机制 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 科研诚信办公室 国家科学基金总监察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