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1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抗震 授课班级: 土木10-2、4 任课教师: 夏多田 水建学院土木工程系(部)结构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 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 建筑结构抗震 授 课 班 级: 土木 10-2、4 任 课 教 师: 夏多田 水建学院 土木工程系(部)结构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教师姓名 夏多田 职称 讲师 所在院系 水建土木 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抗震 总学时 48 授课班级 士木10-2、4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通过学习,学生应学到有关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计原则与要求、场地分类 课程目标 基础抗震、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多层混合结构房屋、钢筋砼框架结构月 屋、单层厂房抗震等内容,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为实践,从而不但能遵循规 范而且能高于规范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 教材及主 使用教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李国强主编,建工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杨德健主编,《抗震结构设计》王杜良主编, 要参考书 《建筑抗震设计》郭继武编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高小旺等编。 章节名称 学时 第1章绪论 6学时 1.1地震灾害与地震基本知识 2学时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学时 1.3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1学时 1.4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2学时 第2章场地与地基 4学时 2.1场地 1学时 2.2地基抗震验算 1学时 2.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2学时 第3章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14学时 3.1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2学时 3.2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反应谱 2学时 3.3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2学时 3.4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 4学时 3.5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平扭耦合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 1学时 3.6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1学时 3.7结构抗震验算 2学时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师姓名 夏多田 职 称 讲师 所在院系 水建土木 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抗震 总学时 48 授课班级 土木 10-2、4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应学到有关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计原则与要求、场地分类 与基础抗震、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多层混合结构房屋、钢筋砼框架结构房 屋、单层厂房抗震等内容,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为实践,从而不但能遵循规 范而且能高于规范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李国强主编,建工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杨德健主编,《抗震结构设计》王杜良主编, 《建筑抗震设计》郭继武编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高小旺等编。 章 节 名 称 学 时 第1章 绪论 1.1 地震灾害与地震基本知识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3 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1.4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第2章 场地与地基 2.1 场地 2.2 地基抗震验算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第3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1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2 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反应谱 3.3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 3.5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平扭耦合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 3.6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7 结构抗震验算 6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1 学时 2 学时 4 学时 1 学时 1 学时 2 学时 14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4 学时 1 学时 1 学时 2 学时
第4章多层商体结构抗震设计 6学时 4.1震害特点及其分析 0.5学时 4.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3学时 4.3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1.5学时 4.4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学时 第5章多层钢筋砼结构抗震设计 8学时 5.1震害特点及其分析 0.5学时 5.2设计的一般规定 1.5学时 5.3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4学时 5.4抗震构造措施 2学时 第6章单层厂房结构抗震设计 6学时 6.1震害特点及其分析 0.5学时 6.2结构布置及抗震构造措施 1.5学时 6.3单层厂房横向抗震设计 4学时 第7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 2学时 7.1概述 0.5学时 7.2结构隔震、消能减震与控制 1.5学时 第8章总复习 2学时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第4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1 震害特点及其分析 4.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3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4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第5章 多层钢筋砼结构抗震设计 5.1 震害特点及其分析 5.2 设计的一般规定 5.3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5.4 抗震构造措施 第6章 单层厂房结构抗震设计 6.1 震害特点及其分析 6.2 结构布置及抗震构造措施 6.3 单层厂房横向抗震设计 第7章 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 7.1 概述 7.2 结构隔震、消能减震与控制 第8章 总复习 6 学时 0.5 学时 3 学时 1.5 学时 1 学时 8 学时 0.5 学时 1.5 学时 4 学时 2 学时 6 学时 0.5 学时 1.5 学时 4 学时 2 学时 0.5 学时 1.5 学时 2 学时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10-2、4 章节名称 第1章绪论 L.1地震灾害与地震基本知识 课堂教学 了解世界及我国的地震活动性以及近期的世界地震活动情况,理解地 目的 震的类型及成因,熟悉理解地震波的分类、特点,掌握地震动三要数 及其特点。 1.1地震灾害与地震基本知识为什么要学习建筑结构抗震? 世界及中国地震背景 教学内容及 二、地震的破坏作用 学时分配 三、地震类型和成因 四、地震波与地震动 1、地震的基本知识: 重点、难点 2、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以及对策 3、地震动三要素: 结合PPT课件、小动画等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讲授,陈述式+板书 教学方法和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手段 数 具 投影仪、角尺 思考题:1、地震波的分类、特点?地震动三要数?。 作业、思考题 作业:1、请同学们上网搜集与地震有关的资料: 课后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 日
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抗震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土木 10-2、4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章节名称 第 1 章 绪论 1.1 地震灾害与地震基本知识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世界及我国的地震活动性以及近期的世界地震活动情况,理解地 震的类型及成因,熟悉理解地震波的分类、特点,掌握地震动三要数 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1.1 地震灾害与地震基本知识 为什么要学习建筑结构抗震? 一、世界及中国地震背景 二、地震的破坏作用 三、地震类型和成因 四、地震波与地震动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1、地震的基本知识; 2、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3、地震动三要素; 结合 PPT 课件、小动画等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和 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陈述式+板书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 具 投影仪、角尺 作业、思考题 思考题:1、地震波的分类、特点?地震动三要数?。 作业:1、请同学们上网搜集与地震有关的资料; 课后记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02、4 第1章绪论 章节名称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1.3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掌握震级、地震烈度的基本概念,理解震级和烈度的区别及联系 课堂教学 了解地震区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 震设计目标、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等 目的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一、地震震级:二、地震烈度: 三、基本烈度与地震区划 教学内容及 1.3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学时分配 ·、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 二、抗震设防的目的和要求: 三、抗震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难点 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基本准则、要求:2、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关 以及对策 系: 3、抗震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陈述式+板书 教学方法和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手段 教 投影仪、角尺 思考题:P14,1~3小题: 作业、思考题 课后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抗震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土木 10-2、4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章节名称 第 1 章 绪论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3 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课堂教学 目的 掌握震级、地震烈度的基本概念,理解震级和烈度的区别及联系, 了解地震区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 震设计目标、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等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一、地震震级; 二、地震烈度; 三、基本烈度与地震区划 1.3 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一、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 二、抗震设防的目的和要求; 三、抗震设计方法;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 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基本准则、要求;2、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关 系; 3、抗震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 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陈述式+板书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 具 投影仪、角尺 作业、思考题 思考题:P14,1~3 小题;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