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玉米、水稻等的子粒有糯性、非糯两种 糯性的为支链淀粉,非糯性的为直链淀粉;以稀碘液处理糯性的花粉或籽粒的 胚乳,呈红棕色反应;以稀碘液处理非糯性的花粉或籽粒,则呈蓝黑色反应。 糯性×非糯 wXWX WxWx F1 WXWX ↓观察花粉颜色(稀碘液) 红棕色(wx):兰黑色(Wx 1:1
糯性 × 非糯 wxwx ↓ WxWx F1 Wxwx ↓观察花粉颜色(稀碘液) 红棕色(wx) : 兰黑色(Wx) 1 : 1 例如:玉米、水稻等的子粒有糯性、非糯两种。 糯性的为支链淀粉,非糯性的为直链淀粉;以稀碘液处理糯性的花粉或籽粒的 胚乳,呈红棕色反应;以稀碘液处理非糯性的花粉或籽粒,则呈蓝黑色反应
非玉米 玉米 WxAx wXWX
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根据分离规律,由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产生的 F1,其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但是这些分离比的出现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 1.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 2.F1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或接近相等的, 并且两种配子的生活力是一样的;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 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 3.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 同样的存活率
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根据分离规律,由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产生的 F1,其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 但是这些分离比的出现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 1.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 2.F1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或接近相等的, 并且两种配子的生活力是一样的;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 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 3.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 同样的存活率
4.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显性表现是完全的。 5.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 体比较大 这些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是具备的,所以大量试验结果 都能符合这个基本遗传规律
4.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显性表现是完全的。 5.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 体比较大。 这些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是具备的,所以大量试验结果 都能符合这个基本遗传规律
六、分离规律的应用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基本的一个规律,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 生物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1.根据分离规律,必须重视表现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选用纯合基因型的两个亲本,F2才会出现分离。(图) 亲代p 红花 白花 子一代F1 红花 子二代 F2 红花 白花 705 224 3
六、分离规律的应用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基本的一个规律,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 生物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1. 根据分离规律,必须重视表现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选用纯合基因型的两个亲本,F2才会出现分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