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转般若法轮分第二 善现启请分第二① 【原典】 时长老②须菩提⑧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④,右膝着 地⑤,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⑦!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⑧, 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 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13
金刚经讲话 【译文】 这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站起来,偏祖着右肩,以右膝跪地, 双手合掌,虔诚恭敬地向佛陀问道:“世间希有的佛陀!佛陀善于爱护 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 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 佛陀嘉许说:“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佛陀善于爱护 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你们现在细心静听,我为你们解 说,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 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应该如下所说,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 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 “是的,佛陀!我们大家都乐意听闻。” 【注释】 ①本分是叙述般若本体的妙用,原是不假他求,只在平常生活里 面,弟子跟随在佛陀身边数十年,一向不知佛陀的动静去来,穿衣吃 饭处,所含的般若妙趣,只道与众生一般。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是今 般若会上的当机者,慧眼识破佛陀在生活中所含的般若妙趣,乃代表 大众,恭请佛陀说法。从须菩提所发问的“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 “如何降伏妄念之心”,掘开了金刚般若的法源,使一切世间无量的众 生,同沾佛法的甘露,得大解脱。 ②长老:指出家僧众中,受戒年岁久、所证果位高、有智能威德 修行者之尊称。 -14
第法劝 轮 转般 二 分 须菩提尊者像。须菩提,意为善业或空生, 原为合卫国婆罗门种姓,智慧过人,但天 性恶劣,心怀嗔恨,佛陀点化后杆悔,并 立志改过前非。须著提最善解喻空理,在 佛陀的第子中被誉为“解空第一”。 ③须菩提:舍卫国鸠罗 长者之子,是佛十大弟子中 之最善解空理,被誉为解空 第一。他初生之时,家中所 有的财宝,都忽然不见。即 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说: “这是一个很可喜的事,贵子 初生,室中财宝一切皆空, 象征其为解空第一人,故取名‘空生';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是 不会为世间上名闻利养所束缚,亦名‘善吉’。”传说他是青龙陀佛, 倒驾慈航,为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而示现于娑婆世界。 ④偏祖右肩:印度人所着衣物,系遍覆全身,到礼佛时才袒露右 肩,一方面表示敬意,一方面表示须菩提有意示现权教,所以有随后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发问。 ⑤右膝着地:右是正道,左为邪道,显示劝请正法去邪从实,应 依谦卑之礼。膝象征般若智,地象征实相;右膝着地,正表示般若与 实相互相应合。 ⑥合掌:表示恭敬之意。有合权实之掌,而应中道之行的意思。双 掌合一,以表方便权巧与实相究竟是一而不二,大小乘皆可融通。又十 -15-
金刚经讲话 指表十法界,合十,表合 十法界存于一心之中 事理一如,权实圆融。 ⑦希有:赞佛之辞。 有四种含意:一、时希 有,指讲此经之时,众 缘成熟,机会难遇;二、 处希有,讲此经的地方, 甚为难得;三、德希有, 佛陀三觉圆,万德具, 能在此说法,实是希有; 四、事希有,另一方面, 合掌,磨卢棱伽绘 须菩提自已能向此穿衣 吃饭处,讨得个中消息, 也是从来不知,今日方悟,真可说是希有。 ⑧菩萨:音译菩提萨埵,华语旧译为“觉有情”,新译为“大道心 众生”。指唯有大觉悟的众生能发无量大愿,上求无上菩提,下而利益 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将来要人佛果位。众生多有情欲,而不能觉醒, 唯菩萨在众生之中,自能觉悟而不染,又能化导众生而令觉之。 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语无上正等正觉,即指真心而言,此 心包含太虚,至高无上,故云无上;由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识,此 心依正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大乘 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 16
第法劝 轮 转般 二 【讲话】 第二分的主题,主要是须菩提请佛陀演说般若妙法。经文中“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这个“时”,是 指佛陀入三昧中,观说法机缘已成熟欲说未说之际。这段经文有两 个问题,一是佛陀为何不自说,要须菩提起座劝请?二是在座的有 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为什么都默然,而由须菩提代表请问佛陀? 关于佛陀不自说与须菩提代表请问佛陀的原因有二: (一)表法珍贵:殷若空慧,甚深微妙,为显发“法”的珍贵,令 听闻者生起“难遭难遇”之想,因此由须菩提起座,劝请佛陀转般若 法轮。 (二)转教付财:须菩提名为“解空第一”,对于诸法空理早有深 悟,佛陀生平也曾要他代讲《般若经》,令他教化一切未悟般若意趣的 声闻和诸位权乘菩萨,这也是天台宗所言的:“转教付财。”所以,在 此般若法席上,唯有解空的须菩提能荷担佛陀交付的财宝,能会意佛 陀真心,于是代表大众,开口向下探问个中消息。 在阐述第二分经文时,我分四点来说明: 一、中道权实合一 二、般若不在别处 三、如来护念付嘱 四、安心两个问题 经文中开头说:“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祖右肩,右膝着 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经文所叙述的,如同一般世间的礼节, 没有什么奇特处,其实蕴含此分的意旨及另一番玄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