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因 缘分 法会启建 佛陀为众弟子说法 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以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 以滋色身。二、破恶,出家能破烦恼恶法。三、怖魔,出家趣向光明 正道,能令邪魔怖畏。 ⑥千二百五十人:即常追随在佛陀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 他们分别是:佛陀度三迦叶,即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 及其随众等一千人;又度舍利弗、目键连等二百人;更度耶舍长者之 子共五十人,计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人最初修持外道法门,但徒 劳无功,不能解脱,直到遇见佛陀,才证得圣果。为了报答佛恩,便 发愿常相随侍佛陀左右,帮忙佛陀弘法利生,也是佛门中所谓的“常 随众”。 ⑦世尊:如来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亦指世界中之最尊 贵者。如来的十号,即一、如来,如如不动,而来人间度化众生;二、 应供,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三、正遍知,正确遍知诸法之理; -3
金刚经讲话 四、明行足,神通广大;五、善逝,犹言 “好去”,即入无余涅槃,所谓生灭灭已,寂 灭现前;六、世间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 相无不了解;七、无上士,在一切众生中, 佛为至上,再没有比他更高的:八、调御 丈夫,善于教化、调顺众生;九、天人师, 人、天的导师;十、佛,自觉、觉他、觉行 圆满。 ⑧乞食:又作分卫、托钵、行乞等。系 十二头陀行之一。其原始意义有二,即一、 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 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田的机会。 ⑨次第乞:指佛心平等,不择贫富, 不拣净秽,不受别请,挨户次第依序行乞。 托钵不超过七家,以乞满一钵为准。若乞 高僧托钵乞米图 不满钵,亦须归去,不可超过规定的时间。 【讲话】 这一分所讲的是佛陀演说般若法会的因缘。从如是我闻到佛陀入 舍卫大城乞食…洗足已,敷座而坐。看起来和一般人一样的去来行 住、穿衣吃饭,日用家常生活无异,为什么却以此经文来揭开甚深般 若一会的序幕呢?我分四点分别讲说它的内涵和意趣! 一、六成就的重要 4
海因旁 缘 建 二、如是我闻的我 三、一时师资合会 四、生活即是六度 这四点是了解启建“金刚法会”因缘的眼目,也是般若妙用无穷 的流露。经典上说:“见因缘法,即见佛。”若能由此信解法会因缘, 那么入般若室,得般若珍宝,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一、六成就的重要 成就的意思是因缘果熟。就像世间的人事物的成就,其中的每一 个因缘都不可或缺。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 这过程必须有父母养护、师长教导,乃至各行各业供应衣食住行的因 缘等等,一个人才可能平安健康的长大。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也是一样, 要具足土壤、空气、养分、露水等因缘条件,才可以从一粒种子长成 绿荫遮天的大树。因此世间的人事物都离不开彼此因缘依存的成就, 更何况出世间的佛法呢?佛陀每每在宣讲法音妙谛时,首先必须具备 六种因缘的成就,哪六种成就? 信成就一大众对闻法的信心已经建立了。(如是) 闻成就一大众都已具备闻法的福德资粮。(我闻) 时成就一讲说的时节因缘已经成熟。(一时) 主成就一说法主正欢喜地演说妙法。(佛) 处成就一法会的地点非常的合适。(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众成就一闻法的信众都集合到齐。(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要启建一场法会,必须有六种因缘的成就。宇宙间无一事无一物 是违背因缘法则,而可以单一的存在。《长阿含经》吹法螺的故事,可 -5-
金刚经讲话 以引喻因缘和合的关系。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那里的人从没有听过法螺的声音。有一 天,一个善于吹法螺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国家,走到一个村落里,拿 起法螺吹了三声,然后把法螺放在地上,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听到这个 声音,都十分惊奇,纷纷跑来问这个年轻人:“你吹的是什么音乐,怎 么如此婉转悦耳啊?”年轻人指着法螺回答:“是这个东西发出来的声 音。”村民们用手碰触法螺说“喂!你可以再发出声音来吗?”法螺却 默然不响。年轻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空中 又再度回荡美妙的音声。村民们才恍然大悟: “优美悦耳的声音,并非是法螺的力量,必须 要有手、嘴、气彼此合作,法螺才能发出声 音!” 二、如是我闻的我 佛法诸多的经论都讲“无我”,也都一再 强调“我”是烦恼的根源。为什么佛经里却都 要安置一句“如是我闻”的“我”呢?佛经 里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 大弟子?因为佛陀人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 阿难尊老像,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宋金时期彩塑像。阿难,全 称“珂难陀”,意思是欢喜、庆喜。他是释迪车尼叔父斜饭王的儿子, 在释迎牟尼成道的当天晚上出生,25岁时饭依佛教,待泰释迦牟尼 达25年,他擅长记忆.听过的筛法全能记在心里,在佛陀第子中被 基为“多间第一” 6
第因法 缘 会启 分建 阿难嘱附,经藏之卷首必须置有“如是我闻”,以区别外道的经典。另 外,在佛陀灭度后,在七叶窟结集经典,阿难因为平生侍佛不离,因 此大众公推他登座诵出佛陀曾经说的经文。由于阿难尊者多闻又兼慧 解,所以佛经之卷首都有“如是我闻”,表示是阿难听闻佛陀亲口所说 的。 这是事相上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但在一个真如理体上,不 过是随顺世谛,假立宾主。我闻,主要是令众生启发信心,显示般若 实相。 我:假立宾主,随顺世谛 懒 无说一法 闻:根识和合,无闻无得 为了进一步阐释众生执假相为“有我”,继而产生愚痴的知见, 《杂譬喻经》瓮中影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点警醒的作用。 有一对新婚的夫妇,感情十分恩爱。有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你 到厨房去拿些葡萄酒,我们一起来享用。”妻子到了厨房,打开酒瓮, 瞧见一个女子的身影映在酒瓮里,以为丈夫另有其他的女人,气呼呼 的回到屋里,指着丈夫说:“你这个没心肝的人,你竟把女人藏在酒瓮 里,还娶我做什么?”丈夫不明所以,跑到厨房去探个究竟,也打开 酒瓮,看见一个男子的身影,生气他的妻子,竟然敢在酒瓮里私藏一 个男子,两个人彼此相互指责,怒骂对方的不忠。 这时候,有一个出家人,恰好来到他的家里,问明夫妻俩争执的 原因。出家人带着他们到厨房里说道:“我帮你们把瓮中的人赶出去。” 出家人就用石头砸碎了酒瓮,一切男女影像都不见了。这时候,夫妻 俩才明白自己的愚痴,把瓮中影像误认为是实有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