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结合以摆脱地狱般的孤独感,其根本需要,是限另一个特别具有 人性的恩望即为了了解“人的奥秘”的愿望是密不可分的。生命固 然只在生物学方面玄妙而奥秘,但是人在他的本性方面,对他自 己一及其同事来说,是-种高深莫测的奥妙。我们了解自已,可 是我们竭尽全力仍不知道自已:我们了解同事,可是对他仍是一无 所知,因为我们不是一物而已,我们的同事也不是一物。我们对自 已或对别人的特点和性质了解得愈深刻,了解的目的愈使我们扑 朔迷离。然面,我T不知不觉地渴望探索人类灵魂的秘密,渴望 探索人最深层的“属于人自己的”内在本质。 要了解人的奥秘有一种办法,亦即一种极端的办法:那就是完 全左右另一个人。这种左右的威力使他按照我们的意志去行动, 按照我们的愿望去感觉,按照我们的目的去思考,并且把他变成另 一种东西,变成我的东西,为我们所占有。这种了解的意图其根 本程度在于施虐狂的极端性,在于叫人受苦的欲望和能力,折蹈 他,ˉ强迫他在痛苦中表现出他的奥秘。引起强大的毁灭性和极度 的残忍性的一个主要动祝,在于探索人类的、一个人自身的以及我 们自身的奥秘的这种强烈愿望。亚赛克·巴伯尔①精辟地表达了这 个观点。他引用俄国内战时期一位同别的军官说的话,这位军官刚 盖过印批准把他以前的上司处以死刑。这些话是:“开枪吧一我 就这样决定一开枪吧一我只干掉一个家伙。…开枪吧,你决 不会了解灵魂,在一个同僚的身上,你了解不了灵魂在何处,你也 了解不了灵魂怎样表现出来。但是,我不饶恕我自己,我不只一次 把敌人踩在脚下有一个多小时。你明白,我很想了解生命的实质 是什么,也很想了解我们以后的生命又是怎么一回事”②。 ①巴伯尔(们saak E.Babe11894一1941)苏联着名作家,他有影响的代表作是e红 勇土,(Red Cavalry).。一译者生 国巴伯尔:‘短德小说集)标准轰,纽的,1955年。 25
在孩子中,我们常常很明亚地观察到这种了解的途径。孩子 们为了了解某种东西,总是先把它弄开,将它打碎,或者将动物四 分五裂:为了了解一只蝴蝶及柔清楚它的奥秘,他们残忍地扯裂它 的翅膀。残忍本身是由某种更深层的东西所引起的:亦即了解事物 和生命奥秘的强烈愿望。 了解“奥秘”的另一条途径是爱;爱是对别人或者对方积极而 深入的了解。在这种了解的过程中,我那了解的愿望被结合所平息 下来。在结合的行动中,我了解你,我了解我自己,我了解每一个 人—一那么,我什么也不“了解”。我知道,仅采用唯一的办法一 即采用结合经验的办法了解人,而不是采用思想提供我们任何知 识的办法了解人。这种现实结合的了解,对人来说才是可能的。施 虐狂是由了解奥秘的愿望所引起的。然而,我还是象以前一样对 另一个人一无所知,即使我把他大卸八块。我的所作所为无异于 毁灭他。爱是了解的唯一办法。在结合的行为中,它解答了我的 疑惑;在爱的行为中,在把我自己的一切给予别人的行为中,在 深入了解对方的行为中,我找到了我自己,我发现了我自己,我发 现了我们俩,我发现了人类。 了解我1自己以及了解我们同事的愿望,已在特尔斐@“了解 你自已”这一格言中得到表达。它是一切心理学的主要动力。但 是,由于这种愿望是要完全彻底地了解人类以及人类最深层的奥 秘,因此仅通过思想上的了解和一般类型的了解则永远满足不了 这种愿望。即使我们了解自已达一千多次,我们决不会达到最终 的目的。我们对自己仍有一种神秘感,就象我们的同事对我们有 一种神秘感一样。全面了解的唯一办法在于爱的行动:这种行动 高于思想、胜过言辞。它是大胆地步入结合的经验之中。但是,思 ①转尔斐(Delphi),古希嘴的一个城市。一译者注
想上的了解是心理上的了解,它在爱的行动中是全面了解的一个 必要条件。我必须客观地了解自己和对方,其目的是能看到他或 她的本质,确切地说,是克服我对他或她所产生的错觉以及我对 他或她产生不合理的被歪曲了的形象。我只有客观地了解一个 人,才有可能在爱的行动中了解他的内在本质①。 了解人的问题,可以与了解上帝的宗教问题相提并论。在传 统的西方神学中,人们力图通过思辩了解上帝,力图通过思辩论述 上帝,还假定我在思想中能了解上帝。神秘主义是一神论推论的 结果(我将在后面讨论)。在神秘论中,放弃了通过思辩了解上帝 的意图,代之以同上帝结合在一起的经验;在这种经验中,就不存 在了解有关上帝的余地一和必要了。 同人结合的经验,或者就宗教意义而言,同上帝结合的经验, 绝不是非理性的。相反,正如爱尔伯特·斯威采②指出,这种结合 的经验是理性主义的结果,也是它最大胆、最根本的推论。它是基 于我们重要的并非凳无价值的知识,基于我们有限的知识。我们 决不会透彻地“揭示”人和宇宙的奥秘,而只能在爱的活动中了解 人和宇宙的奥秘。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的局限性。可是,正 如神学的逻辑推论是神秘主义一样,心理学的最后推论是爱。 关心,责任感、尊牧、了解是相互依赖的。在一个成熟的人身 上会发现这几种态度同时具备。那就是说,一个善于创造性地发展 自己能力的人、一个只希望得到他付出了劳动的东西的人、一个 ①上面的陈述,在当代西方文化中,就必理学的作用而言有深远的意义。心理 学汽行极广,显然表明了了解人的兴想。且是今天在人的关系中也反映丁根 本就没有爱存在。因而,心理学上的了解不仅不认为是对爱的了解做的第一 步丁作,反而代帮了在爱的行为中的全都了解。 ②爱尔伯特·斯成采(Albe:t Schweitzer1875一1965)缘属背半家、神学家和 音乐家,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一评者注
抛掉全能全知的自恋梦想的人、一个已获得一种谦逊感并把这 种谦逊感建立在“唯一真正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内在力量之上 的人,在他的身上会同时具备关心、责任感、尊敬、了解这几种态 度。 到现在为止,我已把爱说成是对人的孤独感的克服,说成是结 合题望的满足。然而,一种更为具体的生物需要:男性和女性两极 结合的愿望,高于-“般的生存结合的需要。在古代神话中就非常 鲜明地表达了这种男女两极结合的思想,男人和女人最初是一个 整体,他们被分成两半。从那时起,每位男性为了再同他失去了的 女性结合在一起,一直在寻觅他自己失掉的女性那部分。(在<圣 经,的故事中也包含了男女最初结合在一起的同样思想,夏娃是亚 当的助骨造成的①,尽管在这个故事中女人生活在男子主义的气 氛之下被认为从属于男人。)这个神话的隐义再清楚不过了:勇女 两性的分离驱使人以一种具体的方式即同异性维系在一起的方式 来达到结合。男人的天性和女人的天性之间的两极也表现在每一 位男性和女性之中。正象男人和女人在生理方面都要有异性的激 素一样,他们在心理意义上都是雌雄同体的。他们自身就具有接 纳和插入的天性、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天性。男人一以及女 人一只有把不同的男女两极结合在一起才能发现一个人自身完 整的结合。男女不同的两极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 男女两极也是人与人之间创造力的基黜。这个事实一精卵 的结合是婴孩诞生的前提,在生物学上便昭然若揭。但是在纯粹 的心理学方面,两极的结合没有什么不同,在男女相爱中双方都得 ①在《圣经》创世纪一章中,上帝造出万物后,再用视土造出亚当,险附亚当奢管 伊低园。上帝发现亚当一个人很寂寞。于是,在亚当入唯后,上帝从亚当的 身上轴一根胁将避出夏娃一亚当的变子。因此,他们快乐地生活在食甸 园里。一一译者注 28
到再生。(不正常的同性恋,意味着不能达到两极结合。但是,由 于同性恋者同不爱他或她的正常异性有一种不幸感且得不到快 乐,因此他就遭受着这种根本解决不了的由孤独感和寂寞感引起 的痛苦和不幸。) 阴阳两极的天然倾向,同样存在于自然界中,这不仅在动植物 中显而易见,而且在两种不同的基本功能颜向中即在接纳和插入 的不同倾向的两极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地球与雨水两极, 江河与海洋两极、白天与黑夜两极、黑暗与光明两极、物质与精神 两极。伟大的穆斯林诗人和神秘主义者卢米曾惟妙惟肖地表达过 这种观点: 情人绝莫寻寻觅觅, 如果不为恋人所喜。 爱的电光闪亮了这人心罪 同时得悉闪亮了那人心扉, 你心中热爱上帝, 上帝无疑会爱你。 孤掌决不能自鸣, 双手合拍音清脆。 天赐神明与智慧, 天让糯鸯配成对。 万物注定面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