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和食物,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胃、肠消化液的作用下,在小肠内六钩蚴逸出,借小钩钻入肠 壁,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到身体各处,主要寄生在运动较多的横纹肌,以股内侧肌肉为最多、以下 依次是深腰肌、肩胛肌、咬肌、腹内斜肌、隔肌、舌肌、心肌等。在寄生部位,虫体逐渐长大,中 间细胞溶解形成空腔,充满液体,经60~70天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猪囊尾蚴可在猪体内可活数年 后钙化死亡」 人吃了含有囊尾蚴肌肉后,囊尾蚴在小肠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吸附在肠壁上,约经2~3个月发 有为成虫,孕节和虫卵可随粪便排出。开始时排出的节片多,然后逐渐减少,每隔数天排出一次 每月可悦落200多个节片。人体内通常寄生一条,偶尔多至4条,成虫可在人体内存活25年之久。 人除作为终末宿主外,也可作为中间宿主感染猪囊尾蝴,感染途径为2个:(1)是有钩缘虫的生 卵污染人的手、蔬菜和食物,被误食后而感染:(2)是有钩缘虫的患者自体内重复感染,当患者恶 心、呕吐时,肠道逆蠕动,孕卵节片或虫卵节片或虫卵逆入胃内,六钩蚴逸出,钻入肠黏膜经血液 循环,到达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主要是眼、脑、心肌及皮下组织等处发育为囊尾蚴。据报道约有16 ~25%的有钩绦虫患者伴有囊尾蚴病;而囊尾蚴病患者中约有55.6%伴有有钩缘虫病, 流行柄学 猪囊尾蚴呈全球性分布,但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有 27个 为散发 地农纹少,除东非地区非非地区及云南与西部分地区常发外,其余省、区生 惑架举局。 猪囊尾蚴主要是猪与人之间循环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尾蚴唯一感染来源是有钩绦 虫患者,他们每天排出大量孕节和虫卵,可持续达20余年,因此猪处在他们的威胁之中 猪的感染与人的粪便管理和猪的饲养管理方式不当密切相关。在有些地方,人无厕所、猪无圈 养:还有的人厕与猪圈连在一起。猪接触人粪机会多,因而造成流行。 人的感染重要取决于人的饮食习惯和烹调与食肉方法,吃生猪肉及不熟猪肉,卫生及饮食不良误 食虫卵所致。在猪带缘虫病严重的流行区,当地居民有爱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的习惯,对本病的 传播起若决定的作用。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风节庆日菜看:白族的“生皮”、傣族的“剁生”,哈 尼族的“噢曙”,均系用生猪肉制作。还有熏食或腌肉不再经火蒸煮。另外,如西南地区的“生片 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福建的“沙茶面”等,都是将生肉片在热汤中稍烫后,蘸佐料或拌 米粉或面条食用。有时因食含囊尾蚴猪肉包子或饺子,如蒸煮时间过短,未将囊尾蚴杀死。或使用 同一刀、砧板,切生、熟肉,均易造成交义污染,而致人感染 状 六钩蚴钻入肠壁及体内移行时,对肠壁和其它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发育为囊虫后的致病 作用取决于寄生部位,数量居次要地位。猪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可导致营养不良、贫 血、水肿、衰竭。某个器官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寄生于脑部时,出现癫痫症状:寄 生于跟部时,出现眼球活动迟钝,眼神呆滞,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寄生于肺或喉头时,发音嘶哑, 呼吸困难,可听见呼噜声:寄生于肌肉时,出现运动障碍,跛行等。重症病猪,两肩显著外展,臀 部不正常肥胖宽阔,成师子体型或哑铃形体型 人感染猪带绦虫后,由于虫体吸取肠内的营养物质,同时以机械作用、毒素作用危害患者机体 引起食欲异常(贪食或厌食)、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更为严重的是人若感 染囊虫时,轻则体躯各部皮下发生黄豆大到蚕豆大的结节,有时感到胀痛,四肢无力:重则由于虫 体在眼部,发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如在脑内寄生则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以及癫痫,甚至危 及患者的生命。据国外资料统计表明,癫痫发作是脑囊虫患者的突出症状,占脑囊虫病的60%以 上 断 猪囊尾蚴的生前诊断较困难。富有经验的兽医和肉品卫检人员,宰前触摸猪舌,查眼或看猪的体 形及行走步态,能检出少量严重感染的病猪。严重感染的猪,体形变成狮体形或哑铃状,行 慢,走路似酒醉状。呼吸困难,发音嘶哑,睡觉发鼾,触摸舌根或舌的腹面可摸到小枣大小的疙
面和食物,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胃、肠消化液的作用下,在小肠内六钩蚴逸出,借小钩钻入肠 壁,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到身体各处,主要寄生在运动较多的横纹肌,以股内侧肌肉为最多、以下 依次是深腰肌、肩胛肌、咬肌、腹内斜肌、隔肌、舌肌、心肌等。在寄生部位,虫体逐渐长大,中 间细胞溶解形成空腔,充满液体,经60~70天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猪囊尾蚴可在猪体内可活数年 后钙化死亡。 人吃了含有囊尾蚴肌肉后,囊尾蚴在小肠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吸附在肠壁上,约经2~3个月发 育为成虫,孕节和虫卵可随粪便排出。开始时排出的节片多,然后逐渐减少,每隔数天排出一次, 每月可脱落200多个节片。人体内通常寄生一条,偶尔多至4条,成虫可在人体内存活25年之久。 人除作为终末宿主外,也可作为中间宿主感染猪囊尾蚴,感染途径为2个:(1)是有钩绦虫的虫 卵污染人的手、蔬菜和食物,被误食后而感染;(2)是有钩绦虫的患者自体内重复感染,当患者恶 心、呕吐时,肠道逆蠕动,孕卵节片或虫卵节片或虫卵逆入胃内,六钩蚴逸出,钻入肠黏膜经血液 循环,到达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主要是眼、脑、心肌及皮下组织等处发育为囊尾蚴。据报道约有16 ~25 %的有钩绦虫患者伴有囊尾蚴病;而囊尾蚴病患者中约有55.6 %伴有有钩绦虫病。 流 行 病 学 猪囊尾蚴呈全球性分布,但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有 27个 省、市、自治区曾有报道,除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及云南与广西部分地区常发外,其余省、区均 为散发,长江以南地区较少,东北地区感染率较高。 猪囊尾蚴主要是猪与人之间循环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尾蚴唯一感染来源是有钩绦 虫患者,他们每天排出大量孕节和虫卵,可持续达20余年,因此猪处在他们的威胁之中。 猪的感染与人的粪便管理和猪的饲养管理方式不当密切相关。在有些地方,人无厕所、猪无圈 养;还有的人厕与猪圈连在一起。猪接触人粪机会多,因而造成流行。 人的感染重要取决于人的饮食习惯和烹调与食肉方法,吃生猪肉及不熟猪肉,卫生及饮食不良误 食虫卵所致。在猪带绦虫病严重的流行区,当地居民有爱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的习惯,对本病的 传播起着决定的作用。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节庆日菜肴:白族的“生皮”、傣族的“剁生”,哈 尼族的“噢嚅”,均系用生猪肉制作。还有熏食或腌肉不再经火蒸煮。另外,如西南地区的“生片 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福建的“沙茶面”等,都是将生肉片在热汤中稍烫后,蘸佐料或拌 米粉或面条食用。有时因食含囊尾蚴猪肉包子或饺子,如蒸煮时间过短,未将囊尾蚴杀死。或使用 同一刀、砧板,切生、熟肉,均易造成交叉污染,而致人感染。 症 状 六钩蚴钻入肠壁及体内移行时,对肠壁和其它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发育为囊虫后的致病 作用取决于寄生部位,数量居次要地位。猪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可导致营养不良、贫 血、水肿、衰竭。某个器官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寄生于脑部时,出现癫痫症状;寄 生于眼部时,出现眼球活动迟钝,眼神呆滞,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寄生于肺或喉头时,发音嘶哑, 呼吸困难,可听见呼噜声;寄生于肌肉时,出现运动障碍,跛行等。重症病猪,两肩显著外展,臀 部不正常肥胖宽阔,成狮子体型或哑铃形体型。 人感染猪带绦虫后,由于虫体吸取肠内的营养物质,同时以机械作用、毒素作用危害患者机体, 引起食欲异常(贪食或厌食)、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更为严重的是人若感 染囊虫时,轻则体躯各部皮下发生黄豆大到蚕豆大的结节,有时感到胀痛,四肢无力;重则由于虫 体在眼部,发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如在脑内寄生则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以及癫痫,甚至危 及患者的生命。据国外资料统计表明,癫痫发作是脑囊虫患者的突出症状,占脑囊虫病的60 %以 上。 诊 断 猪囊尾蚴的生前诊断较困难。富有经验的兽医和肉品卫检人员,宰前触摸猪舌,查眼或看猪的体 形及行走步态,能检出少量严重感染的病猪。严重感染的猪,体形变成狮体形或哑铃状,行动缓 慢,走路似酒醉状。呼吸困难,发音嘶哑,睡觉发鼾,触摸舌根或舌的腹面可摸到小枣大小的疙
瘩。眼球稍凸,活动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清学免疫诊断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 血球凝集试验(IHA)等,随着抗原的纯化和技术的改进,检出率可达90%以上,但仍难排除与细颈囊 尾蚴和棘球蚴的交叉反应:主要用王辅助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过)1 断方法,按照《四部规程》规定,猪屠宰后的主要检 卵或孕节即可做出诊断 疗 对猪的治疗: (1)吡喹酮:每日剂量为30~60mg/kg体重,服药3次。或复方吡喹酮,剂量为80g/kg体重, 次肌肉注射 (2)丙硫咪唑:每日剂量为30mg/kg体重,服药3次。 (3)氟苯哒唑:30mg/Kg混饲喂给, 每天1次,连用4d 对人脑囊虫的治疗 毛分器药美,间隔15天,至少服个7 程。 对人的猪带绦虫的治疗: (1)南瓜籽和摈榔合剂:南瓜籽50g,摈榔片100g,硫酸镁30g。南瓜籽炒后去皮研磨碎,摈 榔片作成煎剂,晨空腹先服用南瓜籽,1后再服用摈榔煎剂,半小时后服用硫酸镁,应多喝白开 水,服药后48可排出虫体。若只有部分虫体排出时,可用温水坐浴,让虫体慢慢排出,切勿用力 拉扯,以免虫体前段和头节断留在消化道内。 (2)仙鹤草根芽:又名狼牙草或龙牙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分布广泛,用其根芽晾 干粉碎即可驱虫。成人25g,晨空腹1次服下,因其可以导泻,勿再服泻药。 (3)氯硝柳胺(灭绦灵):成人用量3g,晨空腹2次服用,嚼碎后温水服下,否则无效,间隔 半小时后服用另一半,1h后服硫酸镁。 应注意检香头节有无排出,并对排出虫体和粪伊深埋或烧毁,以防止病源散布。 防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只有通过人和猪才能完成病原发育史的真性人兽共忠病,只要做到人不吃生的或 传音金猪的解凳织带缘虫病的关系及防治 未熟透的猪 到 方法 (②)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应大力推广定点屠幸,集中检疫,检出的病猪肉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 行无害化处理 严防流入消费者手中 (3)加强人粪管理和改变猪的饲养方式,做到人有厕所,不随地大便,养猪施行圈养,厕所与 猪圈分设。人粪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作肥料。 (④)防止人吃到活的猪囊虫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切生、熟菜的刀和砧板及盛具要分开, 并要防止手污染有猪囊虫的头节。 (⑤)查治病人,杜绝传染源。 棘 蚴 病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带科、棘球属的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多房 棘球缘虫(E.ultilocularis)、少节棘球缘虫(E.oligarthrus)和福氏棘球缘虫(亿.vogeli)的中缘 期一棘球蚴寄生中绦期寄生于人、牛、羊、猪等动物的肝脏、肺、脑、脾等多种脏器引起的疾病, 可导致家畜生长停滞、抗病力差,甚至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巨大。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是一类 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病 分布于我国的棘球属绦虫有两种,即细粒棘球缘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其中以前者最为常见
瘩。眼球稍凸,活动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清学免疫诊断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 血球凝集试验(IHA)等,随着抗原的纯化和技术的改进,检出率可达90 %以上,但仍难排除与细颈囊 尾蚴和棘球蚴的交叉反应,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尸体剖检(或宰后检验)仍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按照《四部规程》规定,猪屠宰后的主要检 验部位是咬肌,深腰肌和膈肌,靠肉眼发现囊虫。 猪带绦虫患者在粪便中查获虫卵或孕节即可做出诊断。 治 疗 对猪的治疗: (1)吡喹酮:每日剂量为30~60 mg/kg体重,服药3次。或复方吡喹酮,剂量为80 mg/kg体重,一 次肌肉注射。 (2)丙硫咪唑:每日剂量为30 mg/kg体重,服药3次。 (3)氟苯哒唑:30 mg/Kg混饲喂给,每天1次,连用4 d。 对人脑囊虫的治疗: (1)吡喹酮:剂量为20 mg/kg体重,日分两次服药,连服6天。 (2)丙硫咪唑:剂量为20 mg/kg体重,日分两次口服,15天为一疗程,间隔15天,至少服3个疗 程。 对人的猪带绦虫的治疗: (1)南瓜籽和摈榔合剂:南瓜籽50 g,摈榔片100 g,硫酸镁30 g。南瓜籽炒后去皮研磨碎,摈 榔片作成煎剂,晨空腹先服用南瓜籽,1 h后再服用摈榔煎剂,半小时后服用硫酸镁,应多喝白开 水,服药后48 h可排出虫体。若只有部分虫体排出时,可用温水坐浴,让虫体慢慢排出,切勿用力 拉扯,以免虫体前段和头节断留在消化道内。 (2)仙鹤草根芽:又名狼牙草或龙牙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分布广泛,用其根芽晾 干粉碎即可驱虫。成人25 g ,晨空腹1次服下,因其可以导泻,勿再服泻药。 (3)氯硝柳胺(灭绦灵):成人用量3 g,晨空腹2次服用,嚼碎后温水服下,否则无效,间隔 半小时后服用另一半,1 h后服硫酸镁。 应注意检查头节有无排出,并对排出虫体和粪便深埋或烧毁,以防止病源散布。 预 防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只有通过人和猪才能完成病原发育史的真性人兽共患病,只要做到人不吃生的或 未熟透的猪肉,猪吃不到人粪,是不难逐渐消灭此虫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宣传科普知识使人懂得猪囊尾蚴的巨大危害,了解猪囊尾蚴病与人猪带绦虫病的关系及防治 方法。 (2)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应大力推广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检出的病猪肉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 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流入消费者手中。 (3)加强人粪管理和改变猪的饲养方式,做到人有厕所,不随地大便,养猪施行圈养,厕所与 猪圈分设。人粪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作肥料。 (4) 防止人吃到活的猪囊虫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切生、熟菜的刀和砧板及盛具要分开, 并要防止手污染有猪囊虫的头节。 (5) 查治病人,杜绝传染源。 棘 球 蚴 病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带科、棘球属的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多房 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rus)和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 的中绦 期—棘球蚴寄生中绦期寄生于人、牛、羊、猪等动物的肝脏、肺、脑、脾等多种脏器引起的疾病, 可导致家畜生长停滞、抗病力差,甚至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巨大。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是一类 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病 原 分布于我国的棘球属绦虫有两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其中以前者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