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教学目的: 1、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及特点 2、了理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3、掌握镜像电流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重点: 电流源电路的分析 教学难点: 电流源电路的动态计算 §4-1概述 集成运算放大器=硅片十三极管+电阻+连接导线。 外形封装: 集成电路的特点: 1、元器件参数的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小,具有同向偏差,温度均一性好, 容易制成配对管或电阻。 2、不易制作太小和太大的电阻,一般在几十Ω到几十k2之间。大电阻多 用恒流源来代替,或外接电阻。集成电路中晶体管多而电阻少。 3、电容一般由PN结结电容构成,容量一般在几十pF以下,误差也较大。 必须用大电容时可以外接。电感更不易制作。级间耦合绝大多数采用直接耦合的 方式。 4、NPN管一般为纵向管,而PNP管只能是横向管,B值比较小。在分析时 PNP管的工作情况时由于B=1~5,B和B+1值差别比较大,不能认为近似相 等,IB和Ic相差不大,并且IB往往不能忽略。 总起来说,集成运放和分立器件构成的直流放大电路虽然在工作原理上基本 相同,但在电路的结构形式上二者有比较大的差别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1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教学目的: 1、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及特点 2、了理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3、掌握镜像电流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重点: 电流源电路的分析 教学难点: 电流源电路的动态计算 §4-1 概述 集成运算放大器=硅片+三极管+电阻+连接导线。 外形封装: 集成电路的特点: 1、元器件参数的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小,具有同向偏差,温度均一性好, 容易制成配对管或电阻。 2、不易制作太小和太大的电阻,一般在几十 Ω 到几十 kΩ 之间。大电阻多 用恒流源来代替,或外接电阻。集成电路中晶体管多而电阻少。 3、电容一般由 PN 结结电容构成,容量一般在几十 pF 以下,误差也较大。 必须用大电容时可以外接。电感更不易制作。级间耦合绝大多数采用直接耦合的 方式。 4、NPN 管一般为纵向管,而 PNP 管只能是横向管,β值比较小。在分析时 PNP 管的工作情况时由于β=1~5,β和β+1 值差别比较大,不能认为近似相 等,IB和 IC 相差不大,并且 IB往往不能忽略。 总起来说,集成运放和分立器件构成的直流放大电路虽然在工作原理上基本 相同,但在电路的结构形式上二者有比较大的差别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4-2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基本电路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通常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输入级、中间放大级、输 出级和直流偏置电路。 一、电流源电路 电流源电路在集成运放中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集成运放的直流偏 置电路,二是作为放大电路的有源负载。 1.基本电流源电路 基本电流源电路一一固定偏流的三极管电路。 Vcc -UBE 电路中IB= 当晶体管处于放大工作区时Ic=BIB与负载电阻RL基本无关,即Ic不受R,变化 的影响,电路呈现电流源特性。恒流特性并不好(温度稳定性),实际应用并不 多 2.镜像电流源电路 镜像电流源是在集成运放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电流源电路。 基准电流IREF计算 Vcc-UBEL IREF=R 由于VT1和VT2对称,UBE1=UB2=UBE IB1=IB2=IB、IC1=IC2=Ic 1c2 则 IC2=ICI=IREF-2IB=IREF-2 6 1 2 1+ 所以 IC=IREF 6 当满足条件B>>2时,上式可简化为 Vcc -UBEI IC2≈IREF=R 由上式可知,输出电流Ic2与基准电流IF接近相等,镜像关系,故得名镜像电 流源。 优点:结构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温度补偿作用。 缺点:(1)Ic2随电源电压Vcc变化。不适用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宽的场合。 2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2 §4-2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基本电路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通常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输入级、中间放大级、输 出级和直流偏置电路。 一、电流源电路 电流源电路在集成运放中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集成运放的直流偏 置电路,二是作为放大电路的有源负载。 1.基本电流源电路 基本电流源电路――固定偏流的三极管电路。 电路中 IB= 当晶体管处于放大工作区时 IC=βIB 与负载电阻 RL 基本无关,即 IC 不受 RL 变化 的影响,电路呈现电流源特性。恒流特性并不好(温度稳定性),实际应用并不 多 2.镜像电流源电路 镜像电流源是在集成运放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电流源电路。 基准电流 IREF 计算 IREF= 由于 VT1 和 VT2 对称,UBE1=UBE2=UBE IB1=IB2=IB 、IC1=IC2=IC 则 IC2=IC1=IREF-2IB=IREF-2 所以 IC2=IREF 当满足条件β>>2 时,上式可简化为 IC2≈IREF= 由上式可知,输出电流 IC2 与基准电流 IREF 接近相等,镜像关系,故得名镜像电 流源。 优点:结构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温度补偿作用。 缺点:(1)IC2 随电源电压 VCC变化。不适用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宽的场合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2)要做到微安级,则R的阻值必须很大,而在IC中制作一个大电阻困 难。 (3)电路对温漂没有抑制作用,故Ic2受温度影响大。 (4)输出电阻Ro=rce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阻应趋向无穷大。 3.微电流源电路 UBE1-UBE2=IE2ReIc2Re 由二极管方程可知 UBE % Ic=ls(e所-1)≈se Ic Ic2 则 UBEI-UBE2≈UT(lns1-lns2)≈Ic2Re 设 Is1≈Is2 IeL 即得 UTIn-c2≈lc2Re 解上式即可由Ic1求出I。。但由于上式是一个超越方程,可用图解法或试探法求 解。实际中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不是给定了Ia和Re来求Ic2,而是先选择合 适的Ic1,再根据所需的Ic2来求Re,这样计算起来非常容易。 与镜像电流源相比,微电流源有如下特点: (一切源自Re的负反馈) (1)提高了恒流源对电源变化的稳定性。 (2)提高了恒流源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3)提高了输出电阻。 4.多路电流源 用同一个参考电流IEF同时产生多路输出电流的电流源电路。 4.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 ·原因 由前面分析可知,Rc对差模增益无影响,对共模增益则Re愈大愈好。但Rε 增大受限。解决办法:采用恒流源,它在较小的直流电压下具有很大的动态电阻, 用它替代Re时,VEE不必很大,但动态时相当于接入一个很大的电阻一一恒流源 式差动放大电路。 (1)电路组成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3 (2)要做到微安级,则 R 的阻值必须很大,而在 IC 中制作一个大电阻困 难。 (3) 电路对温漂没有抑制作用,故 IC2 受温度影响大。 (4) 输出电阻 RO=rce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阻应趋向无穷大。 3.微电流源电路 UBE1-UBE2=IE2Re≈IC2Re 由二极管方程可知 IC=IS(e )≈IS e 则 UBE1-UBE2≈UT(ln -ln )≈IC2Re 设 IS1≈IS2 即得 UTln ≈IC2Re 解上式即可由 IC1 求出 IC2。但由于上式是一个超越方程,可用图解法或试探法求 解。实际中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不是给定了 IC1 和 Re 来求 IC2,而是先选择合 适的 IC1,再根据所需的 IC2 来求 Re,这样计算起来非常容易。 与镜像电流源相比,微电流源有如下特点: (一切源自 Re 的负反馈) (1)提高了恒流源对电源变化的稳定性。 (2)提高了恒流源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3)提高了输出电阻。 4.多路电流源 用同一个参考电流 IREF 同时产生多路输出电流的电流源电路。 4.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 ·原因 由前面分析可知,Re 对差模增益无影响,对共模增益则 Re 愈大愈好。但 Re 增大受限。解决办法:采用恒流源,它在较小的直流电压下具有很大的动态电阻, 用它替代 Re 时,VEE 不必很大,但动态时相当于接入一个很大的电阻――恒流源 式差动放大电路。 (1) 电路组成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i3≈ic3=2ic1=2ic2,所以ic和ic2将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同时增大或减 小。 恒流源的动态等效电阻很大,可有效抑制了共模信号的变化。这种差动 放大电路在电路、器件严格匹配的情况下,KCR可达104以上。 +V cc Rc VT: un R VT: R VT, VTi uo VD U (a) V亚 (2)静态分析 电路通常从确定恒流源的电电流开始。从VT3的发射结电路开始分析。 URe=Uz-UBE3 UUz-V Ic≈IE3=R。=R 1 Icol =Ico2=Ico=2 Ic3 Ico IBQI=IBQ2=B =IBQ UBQI=UBQ2=UBQ=-IBOR UEQ=UBQ-UBE Uco1 =UcQ2=UcQ=Vcc-IcoRc 这样就可很方便地计算出个静态值。 (3)动态分析 由于恒流三极管相当于一个阻值很大的射极电阻,对差模信号没有影响,所 以恒流源式差放的交流通路与射极耦合差放的交流通路相同。因而二者的差模电 压放大倍数Ad、差模输入电阻Rd和输出电阻Ro均相同。对共模信号而言,相 当于在射极上接有一个很大的电阻,所以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很小。 4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4 · iE3≈iC3=2iC1=2iC2,所以 iC1 和 iC2 将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同时增大或减 小。 · 恒流源的动态等效电阻很大,可有效抑制了共模信号的变化。这种差动 放大电路在电路、器件严格匹配的情况下,KCMR 可达 以上。 (2)静态分析 电路通常从确定恒流源的电电流开始。从 VT3 的发射结电路开始分析。 URe=UZ-UBE3 IC3≈IE3= = ICQ1=ICQ2=ICQ= IC3 IBQ1=IBQ2= =IBQ UBQ1=UBQ2=UBQ=-IBQR UEQ=UBQ-UBE UCQ1=UCQ2=UCQ=VCC-ICQRC 这样就可很方便地计算出个静态值。 (3)动态分析 由于恒流三极管相当于一个阻值很大的射极电阻,对差模信号没有影响,所 以恒流源式差放的交流通路与射极耦合差放的交流通路相同。因而二者的差模电 压放大倍数 Ad、差模输入电阻 Rid 和输出电阻 Ro 均相同。对共模信号而言,相 当于在射极上接有一个很大的电阻,所以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很小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三、有源负载 目的:提高Au;保证合适的Q点,用电流源来代替Rc 13 10。 1c2 V亚 Vcc -UBE3 由图即可确定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流I= R Brce3 则有源负载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一be 式中rce3为镜像电流源中VT3的输出电阻。可见,由于rce3的阻值很大,从而获 得了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采用有源负载的差动放大电路 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由VT1、VT2发射极的恒流源决定。即电路对称时 1 IcI=Ic2=2I ·双端转单端原理 对输入信号而言,如果加上差模输入电压,如图4-2-22所示极性,则i1将增大, ic2将减小,而且可以认为△iC1=一△ic2。当VT3、VT4的B足够大时,可忽 略VT3、VT4的基极电流,认为△icI≈△ic3。而VT3、VT4又组成镜像电流源, 则△ic3≈△ic4,于是我们可得△iC2≈一△ic4,则输出电流为 △io=△ic4-△ic2=2△ic4 可见,电路虽然采用单端输出接法,却可以获得相当于双端输出时的电流变化量。 这种采用有源负载的差动放大电路,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J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5 三、有源负载 目的:提高 Au;保证合适的 Q 点,用电流源来代替 Rc 由图即可确定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流 I= 则有源负载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Au=- 式中 rce3 为镜像电流源中 VT3 的输出电阻。可见,由于 rce3 的阻值很大,从而获 得了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采用有源负载的差动放大电路 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由 VT1、VT2 发射极的恒流源决定。即电路对称时 IC1=IC2= I ·双端转单端原理 对输入信号而言,如果加上差模输入电压,如图 4-2-22 所示极性,则 ic1 将增大, ic2 将减小,而且可以认为 ΔiC1=-ΔiC2。当 VT3、VT4 的β足够大时,可忽 略 VT3、VT4 的基极电流,认为ΔiC1≈ΔiC3。而 VT3、VT4 又组成镜像电流源, 则ΔiC3≈ΔiC4,于是我们可得ΔiC2≈-ΔiC4,则输出电流为 ΔiO=ΔiC4-ΔiC2=2ΔiC4 可见,电路虽然采用单端输出接法,却可以获得相当于双端输出时的电流变化量。 这种采用有源负载的差动放大电路,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