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 A、正离子 B、自由电子 C、负离子 D、空穴 2、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区别是( ) A、P区和N区的位置不同 B、参入的杂质不同 C、两种不同的材料构成 D、仅是两个基区的位置不同 3、工作在放大区的三极管,当iB从20uA增大到60uA,ie从1mA增大到4mA, 则它的β值等于( A、50 B、75 C、20 D、15 4、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若输入为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和输入 电压的波形,则二者的相位()。 A、相同 B、相差3/π C、相差π/2 D、相反 5、为了放大变化缓慢的微弱信号,放大电路应采用()偶合方式。 A、变压器 B、直接 C、阻容 D、光电 6、在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引起交越失真的原因是() A、输入信号过大 B、晶体管B过大 C、电源电压太高 D、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 7、甲类放大电路是指放大管的导通角等于()的放大器。 A、180° B、360° C、270° D、90° 8、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实现三极管正常放大的条件()。 A、发射极正偏 B、集电极反偏 C、集电极的杂质浓度远小于基区的杂质浓度,且基区很厚 D、发射极的杂质浓度远大于基区的杂质浓度,且基区很薄 9、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A、电流负反馈B、电压负反馈C、直流负反馈 D、交流负反馈 10、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采用()。 A、共基接法 B、共集接法 C、共射接法 D、差分接法 11、在放大电路中,测得某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V,一10V, 一9.3V,则此三极管是()
一、选择题 1、在 N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 A、正离子 B、自由电子 C、负离子 D、空穴 2、NPN 型和 PNP 型三极管的区别是( )。 A、P 区和 N 区的位置不同 B、参入的杂质不同 C、两种不同的材料构成 D、仅是两个基区的位置不同 3、工作在放大区的三极管,当 iB 从 20μA 增大到 60μA,ic从 1mA 增大到 4mA, 则它的β值等于( )。 A、50 B、75 C、20 D、15 4、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若输入为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和输入 电压的波形,则二者的相位( )。 A、相同 B、相差 3/π C、相差π/2 D、相反 5、为了放大变化缓慢的微弱信号,放大电路应采用( )偶合方式。 A、变压器 B、直接 C、阻容 D、光电 6、在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引起交越失真的原因是( ) A、输入信号过大 B、晶体管β过大 C、电源电压太高 D、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 7、甲类放大电路是指放大管的导通角等于( )的放大器。 A、180° B、360° C、270° D、90° 8、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实现三极管正常放大的条件( )。 A、发射极正偏 B、集电极反偏 C、集电极的杂质浓度远小于基区的杂质浓度,且基区很厚 D、发射极的杂质浓度远大于基区的杂质浓度,且基区很薄 9、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A、电流负反馈 B、电压负反馈 C、直流负反馈 D、交流负反馈 10、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采用( )。 A、共基接法 B、共集接法 C、共射接法 D、差分接法 11、在放大电路中,测得某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 0V,-10V, -9.3V,则此三极管是( )
A、NPN型硅管B、NPN型锗管 C、PNP型硅管D、PNP型锗管 12、为了使放大电路Q点上移,应使基本放大电路中偏置电阻R,的值(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13、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中Re() A、对差模信号起抑制作用 B、对共模信号起抑制作用 C、对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均无作用 D、对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均有抑制作用 14、在差分放大电路中,若单端输入的差模输入电压为20V,则其共模输入电压 为() A、40V B、20V C、10V D、5V 15、电流源的特点是() A、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小 B、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大 C、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大 D、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小 16、影响放大电路高频特性的主要因素是()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B、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17、关于理想运算放大器的错误叙述是() A、输入阻抗为零,输出阻抗也为零B、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处于零电位 C、频带宽度从零到无穷大 D、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无穷大 18、有T1、T2和T3三只晶体管,T1的B=200,Ico=200uA;T2的B=100, IcEo=10μA;T3的B=10,IcEo=100μA,其它参数基本相同,则实用中应选 () A、T1管 B、T2管 C、T3管 D、T1管和T2管 19、交流反馈是指() 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C、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放大正弦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20、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两部分组成,即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 A、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B、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A、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 12、为了使放大电路 Q 点上移,应使基本放大电路中偏置电阻 Rb的值(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13、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中 Re( ) A、对差模信号起抑制作用 B、对共模信号起抑制作用 C、对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均无作用 D、对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均有抑制作用 14、在差分放大电路中,若单端输入的差模输入电压为 20V,则其共模输入电压 为( ) A、40V B、20V C、10V D、5V 15、电流源的特点是( ) A、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小 B、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大 C、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大 D、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小 16、影响放大电路高频特性的主要因素是(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17、关于理想运算放大器的错误叙述是( ) A、输入阻抗为零,输出阻抗也为零 B、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处于零电位 C、频带宽度从零到无穷大 D、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无穷大 18、有 T1、T2 和 T3 三只晶体管,T1 的β=200,ICEO=200μA;T2 的β=100, ICEO=10μA;T3 的β=10,ICEO=100μA,其它参数基本相同,则实用中应选 ( ) A、T1 管 B、T2 管 C、T3 管 D、T1 管和 T2 管 19、交流反馈是指( ) 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C、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放大正弦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20、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两部分组成,即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 ) A、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B、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C、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D、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等于零 22、当稳压管在正常稳压工作时,其两端施加的外部电压的特点为()。 A、反向偏置但不击穿 B、正向偏置但不击穿 C、反向偏置且被击穿 D、正向偏置且被击穿 2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 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24、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A、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 B、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 C、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 D、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 25、互补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A、电压放大倍数高B输出电流小C、输出电阻增大D、带负载能力强 26、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A、可获得较高增益 B、可使温漂变小 C、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 D、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27、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五和时,放大倍数的数值将下降到中频时的 ()。 A、0.5倍 B、0.7倍 C、0.9倍 D、1.2倍 28、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 29、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相位平衡条件满足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 大倍数()时电路可以起振。 A、等于1/3 B、等于1 C、等于3 D、略大于3 30、在晶体管单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中有共射电路、共集电路、共基电路,其 中输出电阻最小并具有电压跟随特点的电路是()
C、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D、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等于零 22、当稳压管在正常稳压工作时,其两端施加的外部电压的特点为( )。 A、反向偏置但不击穿 B、正向偏置但不击穿 C、反向偏置且被击穿 D、正向偏置且被击穿 2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A、电阻阻值有误差 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24、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A、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 B、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 C、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 D、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 25、互补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 A、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输出电阻增大 D、带负载能力强 26、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A、可获得较高增益 B、可使温漂变小 C、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 D、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27、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 fL 和 fH 时,放大倍数的数值将下降到中频时的 ( )。 A、0.5 倍 B、0.7 倍 C、0.9 倍 D、1.2 倍 28、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小 29、在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相位平衡条件满足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 大倍数( )时电路可以起振。 A、等于 1/3 B、等于 1 C、等于 3 D、略大于 3 30、在晶体管单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中有共射电路、共集电路、共基电路,其 中输出电阻最小并具有电压跟随特点的电路是(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无法确定 31、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单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 A、变窄 B、变宽 C、不变 D、无法确定 32、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哪种滤波电路( )。 A、低通 B、高通 C、带通 D、带阻 33、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是( )。 A、AF>0 B、AF=0 C、AF>1 D、AF=I 34、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瞬时功率之比 C、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D、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5、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 A、放大区 B、正向导通 C、反向截止 D、反向击穿 36、己知三极管的静态电流1e=15uA,Ice=1.5m4A,则Io的值为( )。 A、1.515mA B、1.485mA C、1004A D、100mA 37、在三级放大电路中,已知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A=50,第二级电压放大 倍数为A2=100,第三级电压放大倍数为A,=1,则整个电路的电压放大倍 数Au为()。 A、50 B、100 C、5000 D、无法确定 38、在下图所示电路,电路中引入了那种组态的反馈( )。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压串联负反馈 D、电流串联负反馈 R 39、为了抑制500Hz以下的信号,应选用哪种滤波电路()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无法确定 31、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单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 A、变窄 B、变宽 C、不变 D、无法确定 32、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哪种滤波电路( )。 A、低通 B、高通 C、带通 D、带阻 33、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是( )。 A、A F 0 B、A F 0 C、A F 1 D、A F=1 34、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瞬时功率之比 C、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D、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5、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 A、放大区 B、正向导通 C、反向截止 D、反向击穿 36、已知三极管的静态电流 15 BQ I A, 1.5 CQ I mA,则 EQ I 的值为( )。 A、1.515mA B、1.485mA C、100A D、100mA 37、在三级放大电路中,已知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 1 50 Au ,第二级电压放大 倍数为 2 100 Au ,第三级电压放大倍数为 3 1 Au ,则整个电路的电压放大倍 数 Au为( )。 A、50 B、100 C、5000 D、无法确定 38、在下图所示电路,电路中引入了那种组态的反馈( )。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压串联负反馈 D、电流串联负反馈 39、为了抑制 500Hz 以下的信号,应选用哪种滤波电路( )
A、低通 B、带通 C、高通 D、带阻 40、正弦波自激振荡相位平衡条件是( )。 A、中4+pe=nrn=0,±1,±2, B、φ4+=2mn=0,±1,±2, C、p4-pe=2nmn=0,±1,±2,… D、中4-pe=nmn=0,±1,±2,. 41、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放大管导通角0是( ). A、0=2元 B、0=π C、0<0<π D、π<0<2元 42、固定式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型号为7905,则其输出值电压为( )。 A、-5V B、+5V C、-9V D、0V 43、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外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会, 外加反向电 压时,二极管会一。( A、导通、导通 B、导通、截止C、截止、导通 D、截止、截止 44、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三种接法分别为共发射极、共基极和( ) A、共源极 B、共漏极 C、共集电极 D、共栅极 45、己知三极管的静态电流Io=15A,Ico=1.5mA,则其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为( )。 A、100 B、10 C、1 D、无法确定 46、下图所示框图属于哪种反馈电路( )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压串联负反馈 D、电流串联负反馈 A=4。 1以, F=u,4 47、已知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f=25000Hz,下限截止频率f=5Hz,则放 大电路的通频带∫w为()。 A、25000Hz B、5Hz C、24995Hz D、25005Hz 48、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放大管导通角0是( )。 A、0=2π B、0=π C、0<0<π D、π<0<2π
A、低通 B、带通 C、高通 D、带阻 40、正弦波自激振荡相位平衡条件是( )。 A、 0, 1, 2,... A F n n B、 2 0, 1, 2,... A F n n C、 2 0, 1, 2,... A F n n D、 0, 1, 2,... A F n n 41、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放大管导通角θ是( )。 A、 2 B、 C、0 D、 2 42、固定式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型号为 7905,则其输出值电压为( )。 A、-5V B、+5V C、-9V D、0V 43、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外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会 ,外加反向电 压时,二极管会 。( ) A、导通、导通 B、导通、截止 C、截止、导通 D、截止、截止 44、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三种接法分别为共发射极、共基极和( )。 A、共源极 B、共漏极 C、共集电极 D、共栅极 45、已知三极管的静态电流 IBQ 15A , ICQ 1.5mA ,则其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为( )。 A、100 B、10 C、1 D、无法确定 46、下图所示框图属于哪种反馈电路( )。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压串联负反馈 D、电流串联负反馈 47、已知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25000Hz H f ,下限截止频率 5Hz L f ,则放 大电路的通频带 BW f 为( )。 A、25000Hz B、5Hz C、24995Hz D、25005Hz 48、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放大管导通角θ是( )。 A、 2 B、 C、0 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