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试题] 1、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 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 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2004年高考福建 卷) (改为: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 描写出来,而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 来 2、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 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 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年高考湖南卷) (语序不当,应将没有”一词调至把字前)
[高考经典试题] ❖ 1、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 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 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2004年高考 福建 卷) ❖ (改为: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 描写出来,而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 来。) ❖ 2、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 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 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年高考 湖南卷) ❖ (语序不当,应将没有”一词调至把字前)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 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94年) (“政策”与“理论”换位,对应“规定”和“说明” 4、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 些问题。(95年上海) (应是先“发现”、后“讨论、解决”) 5.【2008年高考江苏卷】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 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 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冷(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 流、融合
❖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 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94年) ❖ (“政策”与“理论”换位,对应“规定”和“说明”) ❖ 4、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 一些问题。(95年上海) ❖ (应是先“发现”、后“讨论、解决”) ❖ 5. 【2008年高考江苏卷】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 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 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 (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 流、融合”。 )
6.【2008年高考四川卷】市政府决定配合奥 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 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 都市建设的进程。 冷(“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语序不当, 应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 7.【2008年高考湖北卷】在那些艰难的日子 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 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项属于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不管一一÷都 领起的内容,都从属于“他”,“他”提到 前边才合适;)
❖ 6. 【2008年高考四川卷】市政府决定配合奥 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 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 都市建设的进程。 ❖ (“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语序不当, 应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 ❖ 7. 【2008年高考湖北卷】在那些艰难的日子 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 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 (项属于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不管---都” 领起的内容,都从属于“他”,“他”提到 前边才合适;)
8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 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2008年 高考安徽卷】 令(是词序不当和主语不一致。“因为不仅诚 信..”,应该为“因为诚信不仅 题■■B■ 让 “诚信”作复句的主语,但这又与前一句的 主语不一致了。建议修改为“诚信已经成为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重要的教育内容”。)
❖ 8.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 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2008年 高考安徽卷】 ❖ (是词序不当和主语不一致。“因为不仅诚 信……”,应该为“因为诚信不仅……”,让 “诚信”作复句的主语,但这又与前一句的 主语不一致了。建议修改为“诚信已经成为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重要的教育内容”。)
课堂巩固训练]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 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 (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课堂巩固训练]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 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 (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