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安全用药原则 [1]关注生育年龄:注意月经是否过期;询问病史时, 勿忘询问患者末次月经及受孕情况,以免“忽略用药 [2]急、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孕前进行治疗;孕妇患病 则应及时明确诊断,给予合理治疗 [3]必须用药时,尽量选择对胎儿无损害或影响小的药物; 可参考美国FDA妊娠药物分级标准用药 [4]根据孕周大小即胎龄考虑用药。妊娠早期(12周内)尽 量不用药 [5]尽量降低药物可能的损害程度。一般从调节用药剂量 着手,用最小剂量发挥最大治疗效果 [6]尽量避免联合用药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老药”,避 免用新药
妊娠期安全用药原则 [3]必须用药时,尽量选择对胎儿无损害或影响小的药物; 可参考美国FDA妊娠药物分级标准用药 [5]尽量降低药物可能的损害程度。一般从调节用药剂量 着手, 用最小剂量发挥最大治疗效果 [6]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老药”,避 免用新药 [2]急、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孕前进行治疗;孕妇患病 则应及时明确诊断,给予合理治疗 [1]关注生育年龄:注意月经是否过期;询问病史时, 勿忘询问患者末次月经及受孕情况,以免“忽略用药” [4]根据孕周大小即胎龄考虑用药。妊娠早期(12周内)尽 量不用药
表1美国FDA妊娠药物分级标准(1979年版) 类别 分级依据 临床安全性 A类 对照研究无害,已证实对人类胎儿无不良影响 最安全 B类 对人类无危险证据,动物实验对胎仔无害,但在人类 尚无充分研究 相对安全 C类 不能排除危险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仔有害或缺乏研 权衡利弊 究,在人类尚无研究 方可应用 孕妇有严重疾病 D类 有对胎儿危险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后利大于弊 或危及生命时, 可考虑应用 X类 动物或人类的研究均证实可致胎儿异常,或经验认 为在人、或人及动物都有危害 禁用
类别 分级依据 临床安全性 A类 对照研究无害,已证实对人类胎儿无不良影响 最安全 B类 对人类无危险证据,动物实验对胎仔无害,但在人类 尚无充分研究 相对安全 C类 不能排除危险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仔有害或缺乏研 究,在人类尚无研究 权衡利弊 方可应用 D类 有对胎儿危险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后利大于弊 孕妇有严重疾病 或危及生命时, 可考虑应用 X类 动物或人类的研究均证实可致胎儿异常,或经验认 为在人、或人及动物都有危害 禁用 表1 美国FDA妊娠药物分级标准(1979年版)
妊娠期抗菌药物分级 FDA分类 抗微生物药 A. B. 青霉素类 红霉素 两性霉素B 甲硝唑 头孢菌素类 阿奇霉素 特比萘芬 呋喃妥因 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 克林霉素 利福布丁 制剂 磷霉素 乙胺丁醇 氨曲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C.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氟康唑 磺胺药/甲氧苄 乙胺嘧啶 氯霉素 伊曲康唑 啶 利福平 克拉霉素 酮康唑 氟喹诺酮类 异烟肼 万古霉素 氟胞嘧啶 利奈唑胺 吡嗪酰胺 D,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X. 奎宁 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
妊娠期抗菌药物分级 FDA分类 抗微生物药 A. B.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 制剂 氨曲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磷霉素 两性霉素B 特比萘芬 利福布丁 乙胺丁醇 甲硝唑 呋喃妥因 C.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氯霉素 克拉霉素 万古霉素 氟康唑 伊曲康唑 酮康唑 氟胞嘧啶 磺胺药/甲氧苄 啶 氟喹诺酮类 利奈唑胺 乙胺嘧啶 利福平 异烟肼 吡嗪酰胺 D.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X. 奎宁 乙硫异烟胺 利巴韦林
4.乳汁中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婴儿自乳汁摄入的药量取决于药物是否可经婴儿 的胃肠道吸收及吸收量的多少。 婴儿对药物的敏感性通常高于成人,因婴儿脏器 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 及排泄较慢,易产生毒性反应
4.乳汁中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婴儿自乳汁摄入的药量取决于药物是否可经婴儿 的胃肠道吸收及吸收量的多少。 婴儿对药物的敏感性通常高于成人,因婴儿脏器 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 及排泄较慢,易产生毒性反应
4.乳汁中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影响药物从母乳排出的因素有: 头孢类哪些药不在乳汁分布? ①药物游离型浓度梯度:游离型浓度梯度越高,转运能力越强;pH或 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会影响药物游离型的浓度,从而影响血浆到乳 汁的转运; ②药物分子大小:分子越小越易转运,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D,则 血浆与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近似; ③血浆与乳汁中的pH:正常乳汁pH值约为7.08,低于母体血浆,弱 碱性药物分子易转运到乳汁中,其转运量个体差异较大,并且个体本 身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呈现较大差异; ④药物的脂溶性:乳汁中脂肪含量高于血浆,脂溶性高的药物易于转 运到乳汁。 Czeizel A E,Rockenbauer M,Sorensen H T,et al.The teratogenic risk of trimethoprim-sulfonamides:a population based case-control study.[J]. Reproductive Toxicology,2001,15(6):637-646
影响药物从母乳排出的因素有: ①药物游离型浓度梯度:游离型浓度梯度越高,转运能力越强; pH或 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会影响药物游离型的浓度,从而影响血浆到乳 汁的转运; ②药物分子大小:分子越小越易转运,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Da,则 血浆与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近似; ③血浆与乳汁中的pH:正常乳汁pH值约为7.08,低于母体血浆, 弱 碱性药物分子易转运到乳汁中,其转运量个体差异较大,并且个体本 身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呈现较大差异; ④药物的脂溶性:乳汁中脂肪含量高于血浆,脂溶性高的药物易于转 运到乳汁。 Czeizel A E, Rockenbauer M, Sørensen H T, et al. The teratogenic risk of trimethoprim-sulfonamides: a population based case-control study.[J]. Reproductive Toxicology, 2001, 15(6):637-646. 4.乳汁中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头孢类哪些药不在乳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