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 【考纲解读】 2012年考试大纲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运用E。作文 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具体要求是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命题规律 1考查形式 研究2012的高考作文题目,大多数省市的考的是材料作文,命题加材料作文, 山东近几年来的作文题目形式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交叉进行。估计明年还是命题 作文或命题加材料作文。 2考查内容 研究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 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 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 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如2012江西卷拥有什么的思考和福建卷运动中的 赛跑与人生中的赛跑;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如2012 课标全国卷船主与油漆工和大纲全国卷注意力不集中;传统美德,如礼貌、谦逊 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农 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如2012广东卷出生的时代和 浙江卷坐在马路边鼓掌的人: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对科技发展的认 识如2012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 3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2013年高考作文形式上仍然为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命题加材 料作文。命题范围会侧重以下几方面:①人格精神(爱心、追求、奉献、坚强 诚实);②情感关怀(亲情、友情);③传统道德(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知恩图报); ④科学思维(辩证、发展、创新);⑤人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⑥人际关系(和 谐关系、交流互助);⑦教育成长(文明、律己、尊重、执著、兴趣、习惯、方法); ⑧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万物和谐) (2)趋势分析
2013 年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 【考纲解读】 2012 年考试大纲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运用 E。作文 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具体要求是: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命题规律 1 考查形式 研究 2012 的高考作文题目,大多数省市的考的是材料作文,命题加材料作文, 山东近几年来的作文题目形式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交叉进行。估计明年还是命题 作文或命题加材料作文。 2 考查内容 研究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 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 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 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如 2012 江西卷拥有什么的思考和福建卷运动中的 赛跑与人生中的赛跑;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如 2012 课标全国卷船主与油漆工和大纲全国卷注意力不集中;传统美德,如礼貌、谦逊 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农 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如 2012 广东卷出生的时代和 浙江卷坐在马路边鼓掌的人;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对科技发展的认 识如 2012 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 3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2013 年高考作文形式上仍然为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命题加材 料作文。命题范围会侧重以下几方面:①人格精神(爱心、追求、奉献、坚强、 诚实);②情感关怀(亲情、友情);③传统道德(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知恩图报); ④科学思维(辩证、发展、创新);⑤人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⑥人际关系(和 谐关系、交流互助);⑦教育成长(文明、律己、尊重、执著、兴趣、习惯、方法); ⑧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万物和谐) (2)趋势分析
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2012年高考阅卷者的声音 6月14日 审题意识一定要加强,这是两天来阅卷的最大感受 在作文三个分项分中,内容分是头一个分数,它直接影响着后两个得分,所以许 多老师称它为作文得分的“决定项”,而决定“决定项”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 素就是作文是否“符合题意”,一篇文章一旦脱离材料、偏离题意,作文将直接 划为四类卷。两天来,不时出现一些文采飞扬、语言表达相当不错,但抛弃材料 另起炉灶”的作文,斟酌再三,阅卷老师只能将其打人四类,让人痛心不已。 6月17日 阅卷日程已过7天,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却也难以掩藏一些低级丢分现象,甚至 个别“雷人制作” 背离材料。虽然今年材料立意很明了,但仍有一些四类作文出现,分析其文,发 现立意也源自材料,只是源流之别,离题甚远了。如果在作文中加入材料分析, 与材料“拧”在一起,某种意义上可以纠偏。这也是一线教师应提醒学生的一个 方面。 关键词不准。某些考生题意理解是对的,但作文关键词选择不准,或脱离原意, 或过于宽泛,给人感觉如同雾里看花,总在中心立意区外徘徊,难以得到高分 八股罗列。很多作文仅停留在材料的简单罗列和叙述上,缺乏起码的分析,更缺 乏深入的理性思考,一线老师切忌只教套路,不教分析。阅卷中,那些能对事例 进行思考和人情人理分析的文章,哪怕简单,也可获青睐,得到高分 基调不高。少数考生讨论社会热点或弊端,只顾发泄,却忘了成文的要素一一健 康 字数不足。阅卷要求明确:不足400字得10分左右。每少50字扣一分。可见 400字是考场作文最低限。另外,考场上实在无法完成作文时,应尽量加上结尾 可把损失降到最低。不会分层。部分考生使用三段论,或自然段超长,开头过 于繁琐 卷面不清。涂抹成黑疙瘩时而有之,这是对高考的不尊重 标点洋化。与英语中的标点使用不加区分,一点到底。 现状分析 作文方面,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分 析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差,导致作文审题不准,偏离题意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 二轮复习,审题立意仍是重点 当然作文写作还需在审题、立意、选材、文体、样式、技巧方面反复练习,多做 准备。审题须准;立意须稳,在此基础上力求新和深;要有材料意识,即随时准 备材料、熟悉材料,形成自己的特色材料。要多挖掘自身材料,多关注社会材料, 多治理书本材料;记叙类文体和议论文两者文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要形成适合自己、适合题目、适合材料的作文结构样式和写作技巧 现存问题 1.审题不准。 不少考生误以为作文题目宽泛,写作时也可以不着边际,于是不用心审题,随便 立意,其结果是偏离话题 2.概念不清
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2012 年高考阅卷者的声音 6 月 14 日 审题意识一定要加强,这是两天来阅卷的最大感受。 在作文三个分项分中,内容分是头一个分数,它直接影响着后两个得分,所以许 多老师称它为作文得分的“决定项”,而决定“决定项”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 素就是作文是否“符合题意”,一篇文章一旦脱离材料、偏离题意,作文将直接 划为四类卷。两天来,不时出现一些文采飞扬、语言表达相当不错,但抛弃材料 “另起炉灶”的作文,斟酌再三,阅卷老师只能将其打人四类,让人痛心不已。 6 月 17 日 阅卷日程已过 7 天,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却也难以掩藏一些低级丢分现象,甚至 个别“雷人制作”。 背离材料。虽然今年材料立意很明了,但仍有一些四类作文出现,分析其文,发 现立意也源自材料,只是源流之别,离题甚远了。如果在作文中加入材料分析, 与材料“拧”在一起,某种意义上可以纠偏。这也是一线教师应提醒学生的一个 方面。 关键词不准。某些考生题意理解是对的,但作文关键词选择不准,或脱离原意, 或过于宽泛,给人感觉如同雾里看花,总在中心立意区外徘徊,难以得到高分。 八股罗列。很多作文仅停留在材料的简单罗列和叙述上,缺乏起码的分析,更缺 乏深入的理性思考,一线老师切忌只教套路,不教分析。阅卷中,那些能对事例 进行思考和人情人理分析的文章,哪怕简单,也可获青睐,得到高分。 基调不高。少数考生讨论社会热点或弊端,只顾发泄,却忘了成文的要素——健 康。 字数不足。阅卷要求明确:不足 400 字得 l0 分左右。每少 50 字扣一分。可见, 400 字是考场作文最低限。另外,考场上实在无法完成作文时,应尽量加上结尾, 可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会分层。部分考生使用三段论,或自然段超长,开头过 于繁琐。 卷面不清。涂抹成黑疙瘩时而有之,这是对高考的不尊重。 标点洋化。与英语中的标点使用不加区分,一点到底。 现状分析 作文方面,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分 析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差,导致作文审题不准,偏离题意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 二轮复习,审题立意仍是重点。 当然作文写作还需在审题、立意、选材、文体、样式、技巧方面反复练习,多做 准备。审题须准;立意须稳,在此基础上力求新和深;要有材料意识,即随时准 备材料、熟悉材料,形成自己的特色材料。要多挖掘自身材料,多关注社会材料, 多治理书本材料;记叙类文体和议论文两者文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要形成适合自己、适合题目、适合材料的作文结构样式和写作技巧 现存问题 1.审题不准。 不少考生误以为作文题目宽泛,写作时也可以不着边际,于是不用心审题,随便 立意,其结果是偏离话题。 2.概念不清
由于不明白主要概念的内涵,随便用意思“差不多”的词语顶替,轻则偏离主旨, 重则另立新意,其结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3.材路不广 学校生活单调,平时积累匮乏,临场作文选材捉襟见肘,只好选择自己同学的相 关事例作为论据,或者在自己的家庭中选择事例作为论据。这种在自己的小圈子 里转来转去的论据,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也显得幼稚。还有考生胡编一些 幼儿化的故事来完成作文。另一种做法是套用时文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报刊杂志 上与话题有关的故事复述一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胡编乱造故事的,究 其根源还是在于材路闭塞无从下笔。 4.立意不高。 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不合“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表 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5.扣题不紧 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主旨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如 果只是一般的文章,或者文意隐晦,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事实上写得好的文章 总是善于扣题的。还有一种作文是在每一段开头、结尾和中间都跟话题中的某个 关键词扯上关系,但是把这些字眼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篇文章。表面看步步 切题,其实一点也扣不住题。显然,光有扣题的技巧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容上扣 住话题来写。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好,因为它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6.文体不明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够充分,片面求新,摈弃自己有可能写好的 记叙文、议论文之类文体,去写散文、小小说、寓言故事等,没有把握写好的文 学形式,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 7.书写不佳 还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作文的书写。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 电脑根本看不清,据统计每三十篇作文就有一至两篇几乎无法辨认,这又怎能得 到好的成绩呢?平时要注意书写,争取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减 少隐性失分。高考作文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千万别写错别字! 考点精析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评分的评分方法,其目的在于 强化写作的基础,同时引导考生追求“发展”,从整体上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写作 水平。可是,有人盲目鼓吹发展等极,一味引导考生追求发展等级,这对高三同 学有某种程度的误导。我们认为应重视发展等级 首先,基础等级是50分,发展等级只有10分,孰轻轻重,不言自明。 其次,基础等级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是否就能拿到发展分?虽然在具体的评分上 各省市有所不同,有的省就明确规定,基础等级得不到相当的分数,就不给发展 分 第三,就多数高中毕业生的写作实际来说,“基础等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达到, 或者说写的基础功并没有过关 因此,对那些还没有达到基础等级要求的同学来说,首先应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 力求在基础等级上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尽可能地去争取发展分。在这一点 上,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 方法指津 (一)基础等级
由于不明白主要概念的内涵,随便用意思“差不多”的词语顶替,轻则偏离主旨, 重则另立新意,其结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3.材路不广。 学校生活单调,平时积累匮乏,临场作文选材捉襟见肘,只好选择自己同学的相 关事例作为论据,或者在自己的家庭中选择事例作为论据。这种在自己的小圈子 里转来转去的论据,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也显得幼稚。还有考生胡编一些 幼儿化的故事来完成作文。另一种做法是套用时文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报刊杂志 上与话题有关的故事复述一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胡编乱造故事的,究 其根源还是在于材路闭塞无从下笔。 4.立意不高。 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不合“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表 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5.扣题不紧。 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主旨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如 果只是一般的文章,或者文意隐晦,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事实上写得好的文章 总是善于扣题的。还有一种作文是在每一段开头、结尾和中间都跟话题中的某个 关键词扯上关系,但是把这些字眼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篇文章。表面看步步 切题,其实一点也扣不住题。显然,光有扣题的技巧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容上扣 住话题来写。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好,因为它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6.文体不明。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够充分,片面求新,摈弃自己有可能写好的 记叙文、议论文之类文体,去写散文、小小说、寓言故事等,没有把握写好的文 学形式,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 7.书写不佳。 还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作文的书写。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 电脑根本看不清,据统计每三十篇作文就有一至两篇几乎无法辨认,这又怎能得 到好的成绩呢?平时要注意书写,争取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减 少隐性失分。高考作文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千万别写错别字! 考点精析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评分的评分方法,其目的在于 强化写作的基础,同时引导考生追求“发展”,从整体上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写作 水平。可是,有人盲目鼓吹发展等极,一味引导考生追求发展等级,这对高三同 学有某种程度的误导。我们认为应重视发展等级。 首先,基础等级是 50 分,发展等级只有 10 分,孰轻轻重,不言自明。 其次,基础等级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是否就能拿到发展分?虽然在具体的评分上 各省市有所不同,有的省就明确规定,基础等级得不到相当的分数,就不给发展 分。 第三,就多数高中毕业生的写作实际来说,“基础等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达到, 或者说写的基础功并没有过关。 因此,对那些还没有达到基础等级要求的同学来说,首先应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 力求在基础等级上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尽可能地去争取发展分。在这一点 上,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 方法指津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要求共有六项,分别说明如下: 1.符合题意 这是应试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把尺子。如果不合题意 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一般说来,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是平时练就的,但 考试作文的得分未必与平时水平完全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题意的理 解。一道作文题往往包括“命意”和“要求”两部分。“命意”部分,或出示材 料,或出示标题,或出示话题;“要求”部分提出若干限制条件。写作前,要对 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 关键词,把握标题或话题或材料的内涵;要用好相关的提示语,划定构思范围, 确立中心和写作内容;要在文体、表达、字数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譬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莱特兄弟完成第一架飞机试飞任务以后,到欧洲去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 上,主持者请莱特兄弟讲话。莱特兄弟只讲了一句话:“据我所知,世界上会说 话的鸟儿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领会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是“少说多干 “吗?有道理,因为材料中有“只讲了一句话”。但它不是“基本精神”,基本 精神在莱特兄弟的话中。鹦鹉“会说话”,但只是“学话”、“人云亦云”而已 所谓“飞不高”,是指不会有大作为。换言之,基本精神是反对“鹦鹉学舌”, 而要有创新精神。据此立论,符合题意。其他如“联系实际”、“议论文”,“800 字”也要一一落实。 自从考话题作文以来,不断有人鼓吹“淡化审题”,甚至有人说“想跑题也不容 易”。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这是事实,但“淡化审题”之说,却没有根 据,也是不太负责的说法。于是要求写“心灵的选择”,有不少人不去按照题意 写心灵的冲突,而将题意泛化,只写“选择”,这就不在符合题意。2003年的 试题一再提示“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 什么关系?“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类似”“不 同”“相反”都可以写。可是,相当多的考生对“关系”视而不见、或只定“感 情亲疏”,或只写“认知”,甚至有另设话题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同学们的 重视 下一步仍要注重审题方法指导,加强审题练习,材料作文审题强调: 1、全面把握材料,重点突破关键句 2、紧扣材料中内容之间的联系 3、突破生活表象,挖掘材料寓意 4、由浅入深,寻找最佳立意层面 位在丹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每天到湖边散步,发现湖的四周有很多人垂钓,但 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腰间都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尺子,他们每钓上来一条鱼便在那 尺子上比划,若不够长度的鱼便又抛回湖中,条条如此,不厌其烦。那个留学生 觉得奇怪就问其中一个渔人:“是不是政府规定不许你们钓小鱼?”那个渔人笑 了笑说:“这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把小鱼放回湖中,等它们长到够大了再 钓上来不是更好吗?” 请根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作文。所写内容应在上边材料函盖的范围之内
基础等级的要求共有六项,分别说明如下: 1.符合题意 这是应试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把尺子。如果不合题意, 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一般说来,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是平时练就的,但 考试作文的得分未必与平时水平完全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题意的理 解。一道作文题往往包括“命意”和“要求”两部分。“命意”部分,或出示材 料,或出示标题,或出示话题;“要求”部分提出若干限制条件。写作前,要对 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 关键词,把握标题或话题或材料的内涵;要用好相关的提示语,划定构思范围, 确立中心和写作内容;要在文体、表达、字数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譬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莱特兄弟完成第一架飞机试飞任务以后,到欧洲去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 上,主持者请莱特兄弟讲话。莱特兄弟只讲了一句话:“据我所知,世界上会说 话的鸟儿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领会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是“少说多干 “吗?有道理,因为材料中有“只讲了一句话”。但它不是“基本精神”,基本 精神在莱特兄弟的话中。鹦鹉“会说话”,但只是“学话”、“人云亦云”而已。 所谓“飞不高”,是指不会有大作为。换言之,基本精神是反对“鹦鹉学舌”, 而要有创新精神。据此立论,符合题意。其他如“联系实际”、“议论文”,“800 字”也要一一落实。 自从考话题作文以来,不断有人鼓吹“淡化审题”,甚至有人说“想跑题也不容 易”。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这是事实,但“淡化审题”之说,却没有根 据,也是不太负责的说法。于是要求写“心灵的选择”,有不少人不去按照题意 写心灵的冲突,而将题意泛化,只写“选择”,这就不在符合题意。2003 年的 试题一再提示“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 什么关系?“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类似”“不 同”“相反”都可以写。可是,相当多的考生对“关系”视而不见、或只定“感 情亲疏”,或只写“认知”,甚至有另设话题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同学们的 重视。 下一步仍要注重审题方法指导,加强审题练习,材料作文审题强调: 1、全面把握材料,重点突破关键句 2、紧扣材料中内容之间的联系 3、突破生活表象,挖掘材料寓意 4、由浅入深,寻找最佳立意层面 一位在丹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每天到湖边散步,发现湖的四周有很多人垂钓,但 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腰间都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尺子,他们每钓上来一条鱼便在那 尺子上比划,若不够长度的鱼便又抛回湖中,条条如此,不厌其烦。那个留学生 觉得奇怪就问其中一个渔人:“是不是政府规定不许你们钓小鱼?”那个渔人笑 了笑说:“这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把小鱼放回湖中,等它们长到够大了再 钓上来不是更好吗?” 请根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 少于 800 字的作文。所写内容应在上边材料函盖的范围之内
审题过程:压缩、推因、联想、立论 丹麦人钓鱼把小鱼放回湖中→ (压缩) 等长大再钓 (推因) 做事、为人需要等待、放弃→ (联想) 学会等待 学会放弃 注意可持续发展 (立论) 审题绝不能犯方向性错误。任何考场作文的写作都必须紧扣关键词,让它反复出 现在作文之中。 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自选”是为了扬长避短。从评分的角度说, 你“自选”了什么文体,就按该文体评分。也就是说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 “像”一一体现出文体的规范。可是,近几年有人鼓吹“淡化文体”“淡化”的 结果是“四不像”的文章大量涌现,这样的文章在评分中大受影响。 “符合文体要求”,就考先来说,你写记叙文,就要写人叙事为主;你写议论文, 就要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你写类叙来议的文章,就要注 意叙议的结合。《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首句就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 文及常用应用文”。在具体的写作中,就要适当强化“文体感”,不要写那种非 驴非马的东西。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 俗、颓废的文章。所谓“真挚”,就是真诚恳切。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人对事 的情感态度。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 或忧、或褒或贬的真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 人的只能是虚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定《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患癌 症,拒绝治疗,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 眉毛都掉光了,“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 裕,“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 石心肠,也会潜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 是那些胡编乱造的文字不可比拟的 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写出真情实 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习扬善,表现出对符合 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的 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髓。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指文章的材料翔实、具体,能为“中心明确”服务。内容不充实, 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鲜活、丰满的血肉,写记叙文形象不具体,没有意境, 写议论文空喊口号或堆砌事实论据。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算较好的文章
审题过程:压缩、推因、联想、立论 丹麦人钓鱼把小鱼放回湖中→ (压缩) 等长大再钓→ (推因) 做事、为人需要等待、放弃→ (联想) 学会等待 学会放弃 注意可持续发展 (立论) 审题绝不能犯方向性错误。任何考场作文的写作都必须紧扣关键词,让它反复出 现在作文之中。 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自选”是为了扬长避短。从评分的角度说, 你“自选”了什么文体,就按该文体评分。也就是说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 “像”——体现出文体的规范。可是,近几年有人鼓吹“淡化文体”“淡化”的 结果是“四不像”的文章大量涌现,这样的文章在评分中大受影响。 “符合文体要求”,就考先来说,你写记叙文,就要写人叙事为主;你写议论文, 就要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你写类叙来议的文章,就要注 意叙议的结合。《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首句就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 文及常用应用文”。在具体的写作中,就要适当强化“文体感”,不要写那种非 驴非马的东西。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 俗、颓废的文章。所谓“真挚”,就是真诚恳切。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人对事 的情感态度。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 或忧、或褒或贬的真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 人的只能是虚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定《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患癌 症,拒绝治疗,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 眉毛都掉光了,“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 裕,“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 石心肠,也会潜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 是那些胡编乱造的文字不可比拟的。 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写出真情实 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习扬善,表现出对符合 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的 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髓。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指文章的材料翔实、具体,能为“中心明确”服务。内容不充实, 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鲜活、丰满的血肉,写记叙文形象不具体,没有意境, 写议论文空喊口号或堆砌事实论据。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算较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