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角度分析气体、液体、导电固体与 非金属固体的导热机理。 (1)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 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温度升高,动 能增大,不同能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鐘 使热能从高温传到低温处
从微观角度分析气体、液体、导电固体与 非金属固体的导热机理。 ( 1 )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 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温度升高,动 能增大,不同能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撞, 使热能从高温传到低温处
2)导电固体:其中有许多自由电子 它们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运动。自 由电子的运动在导电固体的导热中起主导 作用。 (3)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 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浪来实现的,即原子 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 ( 2 )导电固体:其中有许多自由电子, 它们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运动。自 由电子的运动在导电固体的导热中起主导 作用。 ❖ ( 3 )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 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的,即原子、 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4)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 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 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 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 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 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 的作用。 说明:只研究导热现象的宏观规律
❖( 4 )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 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 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 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 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 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 的作用。 说明:只研究导热现象的宏观规律
2、导热的基本规律 1)傅立叶定律 (1822年,法国物理学家) 如图1-1所示的两个表面分别维持均匀 恒定温度的平板,是个一维导热问题。对于 x方向上任意一个厚度为的微元层来说,根 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层的导热 热量与当地的温度变化率及平板面积A成正 比,即
2 、导热的基本规律 ❖ 1 )傅立叶定律 ❖ ( 1822 年,法国物理学家) 如图 1-1 所示的两个表面分别维持均匀 恒定温度的平板,是个一维导热问题。对于 x方向上任意一个厚度为的微元层来说,根 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层的导热 热量与当地的温度变化率及平板面积A成正 比,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