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 章 杨维纮 中国科学莪术大学 近代粉理系
杨维纮
第四章机能守恒 中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 国 在笛卡儿提出动量守恒原理后42年,德国数学家、哲 科周学家莱布尼兹( Leibniz,1646-1716)提出了“活力”概 学國念及“活力”守恒原理。和笛卡儿一样,莱布尼兹也相信 技 宇宙中运动的总量必须保持不变,不过和笛卡儿不同,他 个A认为应该用m2表示这个量,而不是m。 术 莱布尼兹与笛卡儿关于mv2和mv之争,在历史上曾 学题经历相当长时期的混乱,一百多年后,人们逐还渐明白,这 是两种不同的守恒规律,莱布尼兹的“活力”守恒应归 杨结为机械能守恒。 下面我们从现代的观点对这些概念一一地予以重新定 维 义
第四章 机械能守恒 在笛卡儿提出动量守恒原理后42年,德国数学家、哲 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提出了“活力”概 念及“活力”守恒原理。和笛卡儿一样,莱布尼兹也相信 宇宙中运动的总量必须保持不变,不过和笛卡儿不同,他 认为应该用 mv 2 表示这个量,而不是 mv。 莱布尼兹与笛卡儿关于 mv 2 和 mv 之争,在历史上曾 经历相当长时期的混乱,一百多年后,人们逐渐明白,这 是两种不同的守恒规律,莱布尼兹的“活力” 守恒应归 结为机械能守恒。 下面我们从现代的观点对这些概念一一地予以重新定 义。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杨 维 纮
第四章机能守恒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维 §4.1能量守恒 §4.2动能定理 8943势能 §4.4机械能守恒定律 q§4.5质心系 §4.6碰撞 §4.7对称性、因果关系与守恒律
第四章 机械能守恒 §4.1 能量守恒 §4.2 动能定理 §4.3 势能 §4.4 机械能守恒定律 §4.5 质心系 §4.6 碰撞 §4.7 对称性、因果关系与守恒律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杨 维 纮
第四章机能守恒 §4.1能量守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维 4.1.1永动机不可能 4.2.2重力势能 4.3.3动能 4.4.4弹性势能和其它能量形式
4.1.1 永动机不可能 4.2.2 重力势能 4.3.3 动能 4.4.4 弹性势能和其它能量形式 中 §4.1 能量守恒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杨 维 纮
第四章机能守恒 中国 41.1永动机不可能 实际上,永动机这个名词不太恰当。如飞轮之类, 科运动一经开始,若无摩擦作用,则可永久继续运动,这 学例在实际上虽然不易实现,但于理说得通,可以看作一种 技实际的极限情形,此时没有动力输出,若说什么也不消 术耗,可以永久输出动力,此则非但不可实现,而且于理 大也说不通。所谓水动机,指的是人们幻想的一种机械装 学国贸,它一经启动,就自行运转下去,不断作出有用的功 企图制造永动机的最早记载,大约出现在13世纪。此后 各种永动机的设计层出不穷,一直延续到19世纪工业革 杨命后,势头才有所减弱。即使到今天,还不时有人提出 盆实质上是永动机的装置,只不过它们伪装得更好 维 易被识破罢了
4.1.1 永动机不可能 实际上,永动机这个名词不太恰当。如飞轮之类, 运动一经开始,若无摩擦作用,则可永久继续运动,这 在实际上虽然不易实现,但于理说得通,可以看作一种 实际的极限情形,此时没有动力输出,若说什么也不消 耗,可以永久输出动力,此则非但不可实现,而且于理 也说不通。所谓永动机,指的是人们幻想的一种机械装 置,它一经启动,就自行运转下去,不断作出有用的功。 企图制造永动机的最早记载,大约出现在13世纪。此后 各种永动机的设计层出不穷,一直延续到19世纪工业革 命后,势头才有所减弱。即使到今天,还不时有人提出 一些实质上是永动机的装置,只不过它们伪装得更好, 更不易被识破罢了。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杨 维 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