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梁概论第5次课首页本课主题日期1.4桥面布置与构造
第一篇桥梁概论第 5 次课首页 本课主题 1.4 桥面布置与构造 日期
目的理解桥面构造。序号讲授内容时间14.1桥面的组成15讲24.2桥面的一般布置15授内3154.3桥面铺装容454.4桥面坡度与时54.5桥面防水10间分6104.6桥面伸缩缝配74.7人行道1084.8防撞栏10910重点:重1)桥面铺装的构造点2)桥面找坡的方式难点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举例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桥梁的结构体系手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段实习实验
目的 理解桥面构造。 讲 授 内 容 与 时 间 分 配 序号 讲授内容 时间 1 4.1 桥面的组成 15 2 4.2 桥面的一般布置 15 3 4.3 桥面铺装 15 4 4.4 桥面坡度 5 5 4.5 桥面防水 10 6 4.6 桥面伸缩缝 10 7 4.7 人行道 10 8 4.8 防撞栏 10 9 10 重 点 难 点 重点: 1)桥面铺装的构造 2)桥面找坡的方式 方 法 手 段 采用课堂讲授,举例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桥梁的结构体系 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 实 习 实 验
教案正文授课提纲:备注1.了解桥面的布置;2.掌握桥面铺装;3.桥梁的纵横坡设置;4.桥梁伸缩缝与栏杆。4.1桥面的组成(约10分钟)包括:桥面铺装、防水与排水系统、桥面伸缩缝、人行道或安全带、缘石、栏杆、护栏和照明灯柱等。(二)、桥面一般布置:行车道双向车道布置一一交通量不大的桥梁单向车道布置——交通量大的桥梁做法:上下行桥梁分离、分隔带多层桥面布置一一充分利用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空间人行道——城市附近的桥梁检修道、安全带郊区或高速公路4.2桥面铺装(约10分钟)1、作用:①防磨耗②防水浸③分布荷载2、要求:要求有抗车辙、行车舒适、抗滑耐磨、低温抗裂、不透水、刚度好等性能,轻质,结合良好。3、类型:应与所在位置的公路路面协调常用:碎(砾)石、沥青表面处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各种类型。(一)水泥混凝土:(1)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厚度≥80mm;(2)密实度较好,避免二次成型。(3)应配置直径>8mm,间距<100mm双向钢筋网,截面面积≥500mm2/m。(4)伸缩缝:纵向每车道设一道,横向每3~5m设一道。(5)特点:耐磨性好,适合重载交通,但养生期长,日后修补较麻烦(二)沥青混凝土(1)组成:粘结层、防水层及沥青表面层(2)厚度:高速、一级不宜小于70mm,必要时可增至100mm(目前常采用100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0mm。(3)特点:重量较小,维修养护方便,铺筑后几小时就能通车运营,行车舒适,但易老化和变形,受温度影响较大。(三)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
教 案 正 文 授课提纲: 1.了解桥面的布置; 2.掌握桥面铺装; 3.桥梁的纵横坡设置; 4.桥梁伸缩缝与栏杆。 4.1 桥面的组成(约 10 分钟) 包括:桥面铺装、防水与排水系统、桥面伸缩缝、人行道或安全带、缘石、 栏杆、护栏和照明灯柱等。 (二)、桥面一般布置: 行车道 双向车道布置——交通量不大的桥梁 单向车道布置——交通量大的桥梁 做法:上下行桥梁分离、分隔带 多层桥面布置——充分利用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空间 人行道——城市附近的桥梁 检修道、安全带——郊区或高速公路 4.2 桥面铺装(约 10 分钟) 1、作用:①防磨耗②防水浸③分布荷载 2、要求:要求有抗车辙、行车舒适、抗滑耐磨、低温抗裂、不透水、刚度好 等性能,轻质,结合良好。 3、类型:应与所在位置的公路路面协调 常用:碎(砾)石、沥青表面处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各种类型。 (一)水泥混凝土: (1)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厚度≥80mm; (2)密实度较好,避免二次成型。 (3)应配置直径≥8mm,间距≤100mm 双向钢筋网,截面面积≥500mm2/m。 (4)伸缩缝:纵向每车道设一道,横向每 3~5m 设一道。 (5)特点:耐磨性好,适合重载交通,但养生期长,日后修补较麻烦 (二)沥青混凝土 (1)组成:粘结层、防水层及沥青表面层。 (2)厚度:高速、一级不宜小于 70mm,必要时可增至 100mm(目前常采用 1 00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宜小于 50mm。 (3)特点:重量较小,维修养护方便,铺筑后几小时就能通车运营,行车舒 适,但易老化和变形,受温度影响较大。 (三)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 备 注
在桥梁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桥面铺装参与主梁受力,但桥面铺装采用水泥混凝土时,如在施工中能确保铺装层与行车道板紧密结合成整体,则铺装层的混凝土(除去作为车轮磨耗的部分,可取10~20mm厚)也可以计算在行车道的厚度内与行车道板共同受力,以充分发挥这部分材料的作用。4.3、桥面纵、横坡(约10分钟)1、设置纵横坡的目的:利于排水,保护桥面板,延长寿命。2、横坡度:车行道:按路面取用或增加0.5%,1.5-3.0%,抛物线型:人行道:1%-2%,直线型3、实现方式:盖梁顶设横坡三角垫层结构设横坡4.4、桥面防水层(约10分钟)为什么要重视钢筋砼桥梁的防排水工作?(1)作用除课件中案例外,要求(2)《桥规》规定,桥面铺装要设置防水层学生列举身边桥梁作为(3)防水层的类型?案例教学的补充。①沥青涂胶下封层②高分子聚合物涂胶③沥青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无纺工布注意:不设置专门的防水层时,水泥混凝土铺装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对于沥青混凝土铺装则应加强排水和养护。另外,考虑到桥面铺装长期磨损,在桥面板位于结构受拉区而可能出现裂缝处应设置局部防水层。4.5伸缩缝(约15分钟)1为什么要设置伸缩缝?(或伸缩缝的作用?)2、梁式桥应在哪些位置设置伸缩缝?思考题:为什么要加伸缩缝?3、理想的公路桥梁伸缩缝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满足桥梁自由伸缩要求,有足够的伸缩量;牢固可靠,与桥梁结构连为整体,抗冲击,经久耐用:桥面平坦,行驶性良好,平顺,无突跳和噪音:能够防水和排水,有效防止雨水渗入;能有效防止垃圾渗入阻塞:构造简单,施工、安装方便,且养护、修理与更换方便;经济价廉。4、伸缩缝变形量?一类型选定的主要依据以安装时为基准温度,所有正、负变形量之和。-般中小跨径桥取2-5cm即可,大跨径桥则由计算确定。尚应计入因荷载作用和梁体上、下温差等所引起的梁端转角产生的变形量
在桥梁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桥面铺装参与主梁受力,但桥面铺装采用水泥 混凝土时,如在施工中能确保铺装层与行车道板紧密结合成整体,则铺装层 的混凝土(除去作为车轮磨耗的部分,可取 l0~20mm 厚)也可以计算在行车道 的厚度内与行车道板共同受力,以充分发挥这部分材料的作用。 4.3、桥面纵、横坡(约 10 分钟) 1、设置纵横坡的目的:利于排水,保护桥面板,延长寿命。 2、横坡度:车行道:按路面取用或增加 0.5%,1.5-3.0%,抛物线型; 人行道:1%-2%,直线型 3、实现方式: 盖梁顶设横坡 三角垫层 结构设横坡 4.4、桥面防水层(约 10 分钟) 为什么要重视钢筋砼桥梁的防排水工作? (1)作用 (2)《桥规》规定,桥面铺装要设置防水层 (3)防水层的类型? ①沥青涂胶下封层 ②高分子聚合物涂胶 ③沥青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无纺土工布 注意:不设置专门的防水层时,水泥混凝土铺装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对于沥 青混凝土铺装则应加强排水和养护。另外,考虑到桥面铺装长期磨损,在桥 面板位于结构受拉区而可能出现裂缝处应设置局部防水层。 4.5 伸缩缝(约 15 分钟) 1 、为什么要设置伸缩缝?(或伸缩缝的作用?) 2 、梁式桥应在哪些位置设置伸缩缝? 3 、理想的公路桥梁伸缩缝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满足桥梁自由伸缩要求,有足够的伸缩量; 牢固可靠,与桥梁结构连为整体,抗冲击,经久耐用; 桥面平坦,行驶性良好,平顺,无突跳和噪音; 能够防水和排水,有效防止雨水渗入; 能有效防止垃圾渗入阻塞; 构造简单,施工、安装方便,且养护、修理与更换方便; 经济价廉。 4 、伸缩缝变形量? —— 类型选定的主要依据 以安装时为基准温度,所有正、负变形量之和。 一般中小跨径桥取 2-5cm 即可,大跨径桥则由计算确定。尚应计入因荷载作 用和梁体上、下温差等所引起的梁端转角产生的变形量。 除课件中案例外,要求 学生列举身边桥梁作为 案例教学的补充。 思考题:为什么要加伸 缩缝?
说明:《桥规》规定,对于多跨简支梁桥,为了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减轻桥课下小作业:测量一下梁的养护工作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桥面应尽量连续,使得多孔简支梁桥新桥、解放桥和虞山桥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为简支体系,水平力作用下具有一定连续功能的结构。的人行道高度。经验表明:采用桥面板连续构造,连续部分易于开裂,近来多用简支连续体系。4.6、人行道与安全带(约15分钟)城镇及近郊的桥梁:设置人行道行人稀少地区:设护轮安全带1、人行道:宽度:行人的交通量决定(0.75m或10m,大于10m,按0.5m的倍数增加)。构造形式:现浇一一与桥面连成整体预制一一做成配件,现场组合安装安全带在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桥,或行人稀少地区,若两侧无人行道,则两侧应设安全道。宽度:0.50~0.75m,高度不少于0.25m。4.7桥梁护栏(约10分钟)桥梁护栏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应根据其防撞等级,设置在高速公路、汽车专用一级公路上的特大桥、大、中桥梁上
说明:《桥规》规定,对于多跨简支梁桥,为了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减轻桥 梁的养护工作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桥面应尽量连续,使得多孔简支梁桥 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为简支体系,水平力作用下具有一定连续功能的结构。 经验表明:采用桥面板连续构造,连续部分易于开裂,近来多用简支 —— 连续体系。 4.6、人行道与安全带(约 15 分钟) 城镇及近郊的桥梁:设置人行道 行人稀少地区:设护轮安全带 1、人行道: 宽度:行人的交通量决定(0.75m 或 l.0m ,大于 l.0m,按 0.5m 的倍数增加)。 构造形式:现浇——与桥面连成整体 预制——做成配件,现场组合安装 安全带 在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桥,或行人稀少地区,若两侧无人行道,则两侧 应设安全道。 宽度:0.50~0.75m,高度不少于 0.25m。 4.7 桥梁护栏(约 10 分钟) 桥梁护栏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 应根据其防撞等级,设置在高速公路、汽车专用一级公 路上的特大桥、大、中桥梁上。 课下小作业:测量一下 新桥、解放桥和虞山桥 的人行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