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经典习题 基础巩固 图1、图2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图例 城市边界 湖泊 人口密度 小 图1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色湖泊 ●工业区 图2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 1.结合图1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2.结合图2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1.B2D 【解析】第1题,根据人口密度图例,从图1中信息看,城区西北部人口密度基本没有 变化,而中部和东部人口密度增长快,故A、C、D选项错误;从整个城市来说,人口密度 是增加的,B选项正确。第2题,从图2中信息看,随着市区主干道和外环路的增加,商业 区要在交通通达度优越的位置出现,故有分散趋势,A项错误:老工业区只有一个,新工业 区并没有向其集聚,B项错误;滨湖地区在图示东南和西北方向,城区并未在湖边有大的扩 展,也就不会有大量住宅区,C项错误;中部、南部路网密度相比15年前显著增大,D项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经典习题 基础巩固 图 1、图 2 分别表示 H 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 15 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 1~2 题。 1.结合图 1 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2.结合图 2 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1.B 2.D 【解析】第 1 题,根据人口密度图例,从图 1 中信息看,城区西北部人口密度基本没有 变化,而中部和东部人口密度增长快,故 A、C、D 选项错误;从整个城市来说,人口密度 是增加的,B 选项正确。第 2 题,从图 2 中信息看,随着市区主干道和外环路的增加,商业 区要在交通通达度优越的位置出现,故有分散趋势,A 项错误;老工业区只有一个,新工业 区并没有向其集聚,B 项错误;滨湖地区在图示东南和西北方向,城区并未在湖边有大的扩 展,也就不会有大量住宅区,C 项错误;中部、南部路网密度相比 15 年前显著增大,D 项
正确 某国某个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km的范围内。城市人口 54%居住在贫民窟。如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3~4 面积/km2 城市内部的未开发区 贫民窟 与大型商贸中心的距离/km 3.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kmB.9~16kmC.17~24kmD.25~35km 4.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C.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D.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答案】3A4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km不存在“城市内部的未 开发区”,所以0~8km为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而其他选项都有一定的“城市内部的未开发区”。 第4题,该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km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 住在贫民窟,图中大部分区域都是“其他建筑”占主体,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土地 开发程度在距离城市商贸中心15km处有增大,所以开发比例不是逐渐降低。 (江苏省苏州一中2019届期末)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 金与该功能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回答 题 区韁撸数
2 正确。 某国某个沿海城市人口达 1 600 万,约 60%居住在离市中心 3 km 的范围内。城市人口 54%居住在贫民窟。如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 3~4 题。 3.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 km B.9~16 km C.17~24 km D.25~35 km 4.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C.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D.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答案】3.A 4.B 【解析】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0~8 km 不存在“城市内部的未 开发区”,所以0~8 km为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而其他选项都有一定的“城市内部的未开发区”。 第 4 题,该城市人口达 1 600 万,约 60%居住在离市中心 3 km 的范围内,城市人口 54%居 住在贫民窟,图中大部分区域都是“其他建筑”占主体,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土地 开发程度在距离城市商贸中心 15 km 处有增大,所以开发比例不是逐渐降低。 (江苏省苏州一中 2019 届期末)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 金与该功能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回答 5~6 题
5.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5C6B 【解析】第5题,城市商业区的地租水平虽然较高,但题中所指的是地租指数,地租指 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功能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显然商业区的人口 日流通量较大,从而使得其地租指数较低。第6题,由图可知,该城市西南方向的住宅区地 租指数较高,说明该地的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较大,故该地最可能分布 着高级住宅区 读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和2030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预测图,完成7-8题 0区域中心城市 °沸“4角° 7.依据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可知(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 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近 C.郑州市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 D.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大于洛阳市 【答案】 【解析】2012年,区域中心城市比区域次中心城市等级高,但数量也多于区域次中心 城市: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远;郑州市等级高于南阳市,故其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 商丘属于区域次中心城市,洛阳属于核心城市,故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小于洛阳市
3 5.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6.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5.C 6.B 【解析】第 5 题,城市商业区的地租水平虽然较高,但题中所指的是地租指数,地租指 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功能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显然商业区的人口 日流通量较大,从而使得其地租指数较低。第 6 题,由图可知,该城市西南方向的住宅区地 租指数较高,说明该地的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较大,故该地最可能分布 着高级住宅区。 读 2012 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和 2030 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预测图,完成 7—8 题。 7.依据 2012 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可知( )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近 C.郑州市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 D.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大于洛阳市 【答案】C 【解析】2012 年,区域中心城市比区域次中心城市等级高,但数量也多于区域次中心 城市;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远;郑州市等级高于南阳市,故其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 商丘属于区域次中心城市,洛阳属于核心城市,故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小于洛阳市
8.对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的正确预测有() ①城市等级体系由单核变成三核模式②豫东城市等级均有提升③新乡市等级提升 加快豫北经济发展④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 A.①③B.②③ 【答案】D 【解析】对比两图可知,城市等级体系由双核模式变为三核模式,豫东有些城市的等级 并没有提升:新乡市等级由区域中心城市提升为核心城市,其服务种类增多,服务范围扩大, 从而加快豫北经济发展;不同等级城市数量更加优化,城市等级也变得更加合理。 (湖北武汉一中2019届期中)图示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9—10题。 中心商务区 火车站 文化教育中心 Z2重工业区 轻工业区 E住区 河流 +↑↑ 200-等高线(米) 高级住宅区适合布局在() 地 地 C.C地D.D地 【答案】D 【解析】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地势较高、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 区。据图可知,D点地势较高,且位于盛行方向上风向,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适合建 高级住宅区。故选D 10.近年来,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 合理的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C.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D.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 【答案】 【解析】为缓解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应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
4 8.对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的正确预测有( ) ①城市等级体系由单核变成三核模式 ②豫东城市等级均有提升 ③新乡市等级提升 加快豫北经济发展 ④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对比两图可知,城市等级体系由双核模式变为三核模式,豫东有些城市的等级 并没有提升;新乡市等级由区域中心城市提升为核心城市,其服务种类增多,服务范围扩大, 从而加快豫北经济发展;不同等级城市数量更加优化,城市等级也变得更加合理。 (湖北武汉一中 2019 届期中)图示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 9—10 题。 9.高级住宅区适合布局在( ) A.A 地 B.B 地 C.C 地 D.D 地 【答案】D 【解析】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地势较高、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 区。据图可知,D 点地势较高,且位于盛行方向上风向,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适合建 高级住宅区。故选 D。 10.近年来,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 合理的是( )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C.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D.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 【答案】B 【解析】为缓解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应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
先发展公共交通,但限制汽车产业发展不现实。故选 模拟提高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 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 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 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 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11~13题。 图例口“平衡城市”影响范围◎人口规模 11.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 C.交通D.政治 12.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A.服务门槛B.服务种类 C.服务等级D.服务范围 13.“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A.空间结构B.规模结构 C.产业协作D.城市化进程 【答案】11.D12.D13. 【解析】第11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可以 看出其主导因素是政治。第12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 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图示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 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第13题,“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 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体 现的是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
5 先发展公共交通,但限制汽车产业发展不现实。故选 B。 模拟提高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 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 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 7 倍以上。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 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 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 11~13 题。 11.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交通 D.政治 12.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 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 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 13.“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空间结构 B.规模结构 C.产业协作 D.城市化进程 【答案】11.D 12.D 13.B 【解析】第 11 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可以 看出其主导因素是政治。第 12 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 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图示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 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第 13 题,“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 7 倍以 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体 现的是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