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市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会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2、掌握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能够判断城市功能区并且解释理由 4、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内容 二、桉心问题 1、城市区位分析 2、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掌握功能区的特点,依据功能区的特点,学会判断功能区 2)依据影响功能区布局的因素,判断功能区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4)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中心地理论 三、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 1、城市区位分析 2、中心地理论 (二)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集宁这个较大城市,那么什么是城市呢?城市有什么特点呢? (二)讲授新课 城市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产业,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的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密集性);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高(高效性);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动态性)(与乡村相比) (承转)提问:我国的大城市大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城市的分布(布局、选址)受 那些因素的影响?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影响事物布局在这里的影响因素) 思考1:地理事物有哪些,可以分为几大类? (承转)区位因素就是影响某一事 物布局(分布)在这里的因素 自然地理区位(气、地、水、土、生) 区位 人文地理区位(人口、城市、交通、政策、 宗教、资源、科技等)
§2.1 城市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会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2、掌握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能够判断城市功能区并且解释理由 4、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内容 二、核心问题: 1、城市区位分析 2、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掌握功能区的特点,依据功能区的特点,学会判断功能区 2)依据影响功能区布局的因素,判断功能区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4)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3、中心地理论 三、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 1、城市区位分析 2、中心地理论 (二)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四、课时安排:4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集宁这个较大城市,那么什么是城市呢?城市有什么特点呢? (二)讲授新课 一、城市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产业,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的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密集性);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高(高效性);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动态性)(与乡村相比) (承转)提问:我国的大城市大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城市的分布(布局、选址)受 那些因素的影响?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影响事物布局在这里的影响因素) 思考 1:地理事物有哪些,可以分为几大类? (承转)区位因素就是影响某一事 物布局(分布)在这里的因素 区位 自然地理区位(气、地、水、土、生) 人文地理区位(人口、城市、交通、政策、 宗教、资源、科技等)
2、城市区位分析 1)自然地理区位: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一人的分布一城市(中低纬度地区,沿海200km范围内居住60%以上的人口) ③地形一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农耕,有利于发展交通,便于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最适宜人居住 高原:低纬地区,城市建在高原面上,例如巴西高原一凉爽 中高纬地区,城市建在河谷地区,例如太原建在汾河谷地,青藏高原的城市一河谷 地区 ④河流:提供水;防御功能:水运:河谷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耕 两河交汇处一重庆(嘉陵江)、宜宾(岷江)、攀枝花(雅龚江)、武汉(汉水) 通航段的起点和终点(长江宜宾一上海),注意:河流的起点,一般无城市 过河点:伦敦:赣州 河流入海口:上海 河流的曲流处,河心岛,建城市,河流起到防御功能 2)人文区位 ①资源一开采资源,吸引人迁移,建立城市,目前存在转型的问题 ②交通一交通枢纽、交通干线两侧。例如郑州,株洲 一个地方的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城市 不同时代,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城市区位也不同 ③政治一西安,洛阳, 纯政治中心: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巴西利亚(开发内陆资源,均衡发展,安全),堪培 军事一嘉峪关、山海关 政策一深圳、 宗教-拉萨,麦加 旅游一张家界、黄山市,桂林,三亚 科技-筑波 小结:1、自然区位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基本不变 2、人文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资源、宗教,军事对城市的影响在减弱, 而旅游,科技的影响在增强 (承转)受区位因素的影响,城镇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3、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区域,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往往会形成较大 的城市
2、城市区位分析 1)自然地理区位: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人的分布---城市(中低纬度地区,沿海 200km 范围内居住 60%以上的人口) ③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农耕,有利于发展交通,便于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最适宜人居住 高原:低纬地区,城市建在高原面上,例如巴西高原—凉爽 中高纬地区,城市建在河谷地区,例如太原建在汾河谷地,青藏高原的城市—河谷 地区 ④河流:提供水;防御功能;水运;河谷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耕 两河交汇处---重庆(嘉陵江)、宜宾(岷江)、攀枝花(雅龚江)、武汉(汉水) 通航段的起点和终点(长江宜宾---上海),注意:河流的起点,一般无城市 过河点:伦敦;赣州 河流入海口:上海 河流的曲流处,河心岛,建城市,河流起到防御功能 2)人文区位 ①资源---开采资源,吸引人迁移,建立城市,目前存在转型的问题 ②交通---交通枢纽、交通干线两侧。例如郑州,株洲 一个地方的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城市 不同时代,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城市区位也不同 ③ 政治---西安,洛阳, 纯政治中心: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巴西利亚(开发内陆资源,均衡发展,安全),堪培 拉 军事—嘉峪关、山海关 政策—深圳、 宗教--拉萨,麦加 旅游—张家界、黄山市,桂林,三亚 科技---筑波 小结:1、自然区位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基本不变 2、人文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资源、宗教,军事对城市的影响在减弱, 而旅游,科技的影响在增强。 (承转)受区位因素的影响,城镇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3、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区域,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往往会形成较大 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也会形成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 的城市。 典例:依据材料1: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南临深圳湾,与珠海隔珠江口相望,是连接内 地与香港的重要纽带。京九和广九两条铁路交汇此。1980年,中央把深圳定为经济特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市迅速发展,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500万 人的特大城市。 思考:深圳市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承转)受城市区位因素的影响,城市选定最佳位置之后,城市占据一定的土地,把土 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各种活动,那么城市是如何利用土地资源的呢? 三、城市的土地利用 (一)土地类型 1、土地类型:农业用地(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建设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 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未利用土地 出示图2-4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图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归纳总结城市土地 类型。 2、城市的土地利用 1)含义:是指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自然属性 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承转)城市主要进行的是非农业活动,所以利用的主要是土地类型中的建设用地。建设 用地分为商业服务业用地,所以城市土地类型有商业用地 2)城市土地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绿地、交通用地等 (承转)在城市内部,有些土地的是用来发展商业的,有些土地是作为工业用地的,不同 的区域承担不同的功能,那么城市是如何进行功能分区的呢? (二)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 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成因 城市土地面积 各个地块的交通便 各项活动需要利用 有限 捷程度和地价不同 土地 城市各类活动产生竞争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3、影响功能区布局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主导因素)、交 通运输状况等 1)经济因素:地价、交通 ①地价:距市中心的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也会形成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 的城市。 典例:依据材料 1: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南临深圳湾,与珠海隔珠江口相望,是连接内 地与香港的重要纽带。京九和广九两条铁路交汇此。1980 年,中央把深圳定为经济特区,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深圳市迅速发展,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 500 万 人的特大城市。 思考:深圳市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承转)受城市区位因素的影响,城市选定最佳位置之后,城市占据一定的土地,把土 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各种活动,那么城市是如何利用土地资源的呢? 三、城市的土地利用 (一)土地类型 1、土地类型:农业用地(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建设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 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未利用土地 出示图 2-4 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图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归纳总结城市土地 类型。 2、城市的土地利用 1)含义:是指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自然属性 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承转)城市主要进行的是非农业活动,所以利用的主要是土地类型中的建设用地。建设 用地分为商业服务业用地,所以城市土地类型有商业用地。 2)城市土地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绿地、交通用地等 (承转)在城市内部,有些土地的是用来发展商业的,有些土地是作为工业用地的,不同 的区域承担不同的功能,那么城市是如何进行功能分区的呢? (二)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 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成因 3、影响功能区布局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主导因素)、交 通运输状况等。 1)经济因素:地价、交通 ①地价:距市中心的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城市土地面积 有限 各个地块的交通便 捷程度和地价不同 各项活动需要利用 土地 城市各类活动产生竞争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租金 商业 上住宅 工业 市中心 距市中心距离 市中心 距市中心距离 ②交通:交通越便捷,通达性越好,地租越高 小结: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市中心的远近,环境优美程度 2)历史文化因素:城市早期的布局会影响现在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例如北京的中心一故 宫 3)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质、河流、风向 ①河流:污染功能区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②风向: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 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 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强调:有污染的工业区布局在居住 区的什么方位) 小结: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性,环境 典例: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有色金属矿 铁矿 煤矿 湖铁河 路 流 化带 该城市功能分区布置合理,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A.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高技术产业区 B.重工业区、轻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轻工业区、住宅区、重工业区、商业区 D.高技术产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轻工业区 4、城市各功能区的特点(读图24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功 能区的特点) 1)任何城市都具备三大功能区,城市等级越高,功能区越齐全:占地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 是: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②交通:交通越便捷,通达性越好,地租越高 小结: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市中心的远近,环境优美程度 2) 历史文化因素:城市早期的布局会影响现在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例如北京的中心--故 宫 3) 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质、河流、风向 ①河流:污染功能区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②风向: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 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 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强调:有污染的工业区布局在居住 区的什么方位) 小结: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性,环境 典例: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城市功能分区布置合理,①、② 、③、④依次表示 A.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高技术产业区 B.重工业区、轻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轻工业区、住宅区、重工业区、商业区 D.高技术产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轻工业区 4、城市各功能区的特点(读图 2-4 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功 能区的特点) 1)任何城市都具备三大功能区,城市等级越高,功能区越齐全;占地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 是: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2)某一功能区是以这一功能区为主,功能区内部还有其它功能区 3)住宅区:①占地面积大,是城市基本职能 ②分化一收入差异一经济因素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建筑质量房屋面积达或独立庭院 面积狭小,拥挤密集 配套设施和设施配备齐全,生活方便、环破旧、设施缺乏、生活不便,环境质量差 环境质量境优美 城市边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在内城,与低地工业区相连 入住阶层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4)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 形状位置 原因 典型 点状市中心、街角路口 接近市场、交通便利零售业 带状交通干线两侧 交通便利、地租便宜批发业 5)CBD:一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 中心商务区(CBD)特点 ①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条状 ②经济活动最繁忙 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判断中心商务区 ④建筑物高大稠密(判断中心商务区) ⑤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垂直方向:从下到上:零售业、办公区、住宅区 水平方向:从中心往外:零售业一金融保险一住宅区 6)工业区 布局的2个趋势: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原因:环境用地紧张,布局不合理、地价 上涨,第三产业的兴起)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典例:图4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M)分布示意图”,图5是“该城 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人数 人数 20000 20000 20000 10000 10000 10000 8:00 12:00 ■进入本区交通量口高开木区交通量 图4 图5 1.图5反映的地区最可能是图4中的 2.图4中,等地租线沿虚线向外凸出,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C、人口密度 D、建筑物高度 (承转)城市的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那这些功能区是如
2)某一功能区是以这一功能区为主,功能区内部还有其它功能区。 3)住宅区:①占地面积大,是城市基本职能 ②分化---收入差异—经济因素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建筑质量 房屋面积达或独立庭院 面积狭小,拥挤密集 配套设施和 环境质量 设施配备齐全,生活方便、环 境优美 破旧、设施缺乏、生活不便,环境质量差 位置 城市边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 在内城,与低地工业区相连 入住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4)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 形状 位置 原因 典型 点状 市中心、街角路口 接近市场、交通便利 零售业 带状 交通干线两侧 交通便利、地租便宜 批发业 5)CBD:一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 中心商务区(CBD)特点: ①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条状 ②经济活动最繁忙 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判断中心商务区) ④建筑物高大稠密(判断中心商务区) ⑤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垂直方向:从下到上:零售业、办公区、住宅区 水平方向:从中心往外:零售业---金融保险----住宅区 6)工业区: 布局的 2 个趋势: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原因:环境用地紧张,布局不合理、地价 上涨,第三产业的兴起)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典例:图 4 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M 2)分布示意图”,图 5 是“该城 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 1~2 题。 1.图 5 反映的地区最可能是图 4 中的 A、M B、L C、N D、P 2.图 4 中,等地租线沿虚线向外凸出,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人口密度 D、建筑物高度 (承转)城市的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那这些功能区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