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文(逐题解析) 四川省邛崃一中梁波 第Ⅰ卷(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涤纶/羽扇纶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寒舍/退避三舍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答案:B 考点:考查多音字 解析:A. zhong zhuo/ zhao ying E. chuang guan hao D. xie/jie she 提示:注意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的误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 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 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答案:C(误用对象) 考点:考查成语的用法 解析:A.轻描淡写,原指用浅淡的颜色描画;今多指说话、作文时将某些事情轻轻带过 B.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C.煥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 将释。"后用“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D.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调査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 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 绝密★启用前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 文(逐题解析) 四川省邛崃一中 梁波 第Ⅰ卷(30 分) 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中.肯/中.意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 寒舍./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答案:B 考点:考查多音字 解析:A.zhòng zhuó/zháo yìng B.chuāng guān hào C.gōng lún/guān bó D.xiè/jiě shè qū/qǔ 提示:注意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的误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 ....地说几句,显得不够 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 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 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 ....,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答案:C(误用对象) 考点:考查成语的用法 解析:A.轻描淡写,原指用浅淡的颜色描画;今多指说话、作文时将某些事情轻轻带过。 B.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C.焕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 冰释:冰块消融。《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 将释。”后用“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D.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 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奧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 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 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答案:A 考点:病句的辨析 解析:B.“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搭配不当: C.“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语序不当,应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 程。” D.“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 必须具备的。”成分残缺,应在“具备的”后加“素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B.③⑤①②③④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③①②④⑥ 答案:D 考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解析:先用排除法排除③,⑤是人格本质属性,③是人格的具体内容,根据逻辑顺序,先排 除,答案在C与D中选。再根据文体是议论文,注意论点、论据的关系,这段文字是 总-分-总的关系,再根据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提出-分析-解决可得出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 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 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 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 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 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答案:A 考点:病句的辨析 解析:B.“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搭配不当; C.“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语序不当,应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 程。”; D.“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 必须具备的。”成分残缺,应在“具备的”后加“素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答案:D 考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解析:先用排除法排除③,⑤是人格本质属性,③是人格的具体内容,根据逻辑顺序,先排 除,答案在 C 与 D 中选。再根据文体是议论文,注意论点、论据的关系,这段文字是 总-分-总的关系,再根据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提出-分析-解决可得出答案。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 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 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 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 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増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 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 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 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 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 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 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 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 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 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 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 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 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 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答案:B 考点:考查信息的筛选 解析:B项讲的是煤的属性和储量,不属于原因,答非所问。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3 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 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 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 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 “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 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 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 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 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 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 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 32%、柴油 21%、石蜡烃 47%。 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 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 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 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答案:B 考点:考查信息的筛选 解析:B 项讲的是煤的属性和储量,不属于原因,答非所问。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
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生产出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 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 过程。 答案:C 考点:考查文意的归纳和概括 解析:C项中说的只是“煤变石油”的第二步,“煤变石油”还有第三步加工除去如十六烷 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后,它才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文 中说“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 出一吨油。”可见可以生产出的石油25%的石油。曲解原文。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 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増幅,远远小于国内煤 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 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 分之三 答案:C 考点:根据文中信息推理 解析:A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术就较为有 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 B项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 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 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 費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曲解原文。 D项“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文章比较简单暂不翻译)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4 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 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生产出 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 47%的石 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 过程。 答案:C 考点:考查文意的归纳和概括 解析:C 项中说的只是“煤变石油”的第二步,“煤变石油”还有第三步加工除去如十六烷 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后,它才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文 中说“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 出一吨油。”可见可以生产出的石油 25%的石油。曲解原文。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 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 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 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 分之三。 答案:C 考点:根据文中信息推理 解析:A 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术就较为有 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 B 项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 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 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 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曲解原文。 D 项“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文章比较简单暂不翻译)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
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干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 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日 兄年老,吾自往辩。”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日:“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 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 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兔。居一岁,入觐,卒子京。十九年,濂坐 事当逮,从弟洧日:“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 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漢继。二 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里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 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根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 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人, 郑氏愈显。初,漢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漢朝谢,御书“孝 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遺人索之。漢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 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 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漢,皆以笃行著。文融 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孑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 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 任:承担 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 宥: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觐:拜见。 答案 考点: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 解析:完,根据上下文语境应为“保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波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5 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 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 “兄年老,吾自往辩。” 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 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 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子京。十九年,濂坐 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 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渶继。二 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里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 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根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 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人, 郑氏愈显。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御书“孝 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 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 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文融 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 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 任:承担。 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 宥.: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觐:拜见。 答案:A 考点: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 解析:完,根据上下文语境应为“保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波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