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3y 2008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一)2008.5 语文试题 1.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满分为10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请将第一、二、三、四部分的选择题答案填到第Ⅰ卷后面的答题卡中。 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给分 、(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3分)() A.峥嵘(rong) 荡漾(yang) 踌躇(chu) 深恶(w)痛绝 B.休憩(qi) 袅娜(nu6) 点缀(zhui) 心急如焚(fen) C.谬(m)说 呻吟(yin) 锱(zi)铢 茕茕孑(jue)立 D.萎缩(suo) 斟酌(zhuo) 熟稔(ren) 骇(hai)人听闻 2.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金榜题名不胫而走千古传诵殒身不恤 B.察颜观色讳莫如深家喻户晓义愤填膺 C.六神不安杳无踪影残羹冷炙风华正茂 D.所向披靡帆风顺人才辈出问心无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袁隆平先生出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他体会过什么叫作民不聊生,他的父母曾经 做过学校的普通教师 B.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度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 K版权费,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C.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 规划呼之欲出 D.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转向固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 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工资增长过快、工资水平过高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之所以有必要从严控制其 工资上浮比例,首先是因为这些企业是国有企业。 B.为飞行安全,在飞机所必经的地面上,大约间隔3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通讯导航设备,为 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C.教育部门将把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内容, 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D.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l6ca2997doc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 第1页 2008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一) 2008.5 语文试题 1.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试卷满分为 100 分。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0 分) 请将第一、二、三、四部分的选择题答案填到第Ⅰ卷后面的答题卡中。 本卷共 13 小题,每小题均有 4 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给分。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3 分) ( ) A.峥嵘(róng) 荡漾(yàng) 踌躇(chú) 深恶(wù)痛绝 B.休憩(qì) 袅娜(nuó) 点缀(zhuì) 心急如焚(fén) C.谬(miù)说 呻吟(yín) 锱(zǐ)铢 茕茕孑(jué)立 D.萎缩(suō) 斟酌(zhuó) 熟稔(rěn) 骇(hài)人听闻 2.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 A.金榜题名 不胫而走 千古传诵 殒身不恤 B.察颜观色 讳莫如深 家喻户晓 义愤填膺 C.六神不安 杳无踪影 残羹冷炙 风华正茂 D.所向披靡 一帆风顺 人才辈出 问心无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 A.袁隆平先生出生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他体会过什么叫作民不聊生,他的父母曾经 做过学校的普通教师。 B.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度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 OK 版权费,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C.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 规划呼之欲出。 D.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转向固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 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对于工资增长过快、工资水平过高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之所以有必要从严控制其 工资上浮比例,首先是因为这些企业是国有企业。 B.为飞行安全,在飞机所必经的地面上,大约间隔 3 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通讯导航设备,为 “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C.教育部门将把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内容, 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D.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 2021-2-13 zy
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 (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利工作的新理念 钱正英 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江河洪水是一种自 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而产生的 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安排解决。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开发 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 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 全控制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 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泄空间。 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了人类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研究 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 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以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 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和环 境问题后,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由 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要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 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 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它为 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 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 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例如,河流的洪水,它虽然有为害的 面,但它有补给两岸地下水和湖泊洼地的水源、塑造河床、稀释污水等作用,是维持河流生态功 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内陆河流从上中游宣泄的季节性洪水,补给下游河道两岸的地下水和河道 终端的湖泊,使河道两岸和湖泊周边的生态系统得以维持。黄河下游的河道也因每年有洪水冲刷 泥沙,才能保持一定的河槽。保护每条河流的水质不受污染,更是保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必要条件 有的论述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仅限于支持河道内的水生动植物,是不够全面的。 (本文略有删节) 5.下列对文中“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 B.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C.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利用 洪水 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第2页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 第2页 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 二、(1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利工作的新理念 钱正英 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江河洪水是一种自 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而产生的 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安排解决。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开发 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 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 全控制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 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泄空间。 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了人类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研究 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 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以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 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和环 境问题后,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由 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要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 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 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它为 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 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 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例如,河流的洪水,它虽然有为害的一 面,但它有补给两岸地下水和湖泊洼地的水源、塑造河床、稀释污水等作用,是维持河流生态功 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内陆河流从上中游宣泄的季节性洪水,补给下游河道两岸的地下水和河道 终端的湖泊,使河道两岸和湖泊周边的生态系统得以维持。黄河下游的河道也因每年有洪水冲刷 泥沙,才能保持一定的河槽。保护每条河流的水质不受污染,更是保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必要条件。 有的论述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仅限于支持河道内的水生动植物,是不够全面的。 (本文略有删节) 5.下列对文中“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 B.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C.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利用 洪水
D.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过多的占用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 6.下列对“河流生态功能”的解说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A.在地球表层,河流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功能不可替代 B.河流的干流和它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为地球水循环的陆面唯一通道 C.河流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通过它实现陆地和海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D.河流的洪水,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尽管它有为害的一面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 A.人类不能完全消除自然现象的江河洪水,但是可以解决人为因素的江河洪灾 B.在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水利工作要有所兼顾 C.研究如何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是人类维护生存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D.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硏究并掌握河流变化的规律,河流的洪水就不再是有害的了。 (12分)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 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 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B.夫晋,何厌之有厌:讨厌、厌恶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其无礼于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吾其还也 C.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子犯请击之 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6907604cd342c6b7624a7bl6ca2997doc第3页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 第3页 D.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过多的占用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 6.下列对“河流生态功能”的解说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 分) ( ) A.在地球表层,河流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功能不可替代。 B.河流的干流和它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为地球水循环的陆面唯一通道。 C.河流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通过它实现陆地和海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D.河流的洪水,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尽管它有为害的一面。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 分) ( ) A.人类不能完全消除自然现象的江河洪水,但是可以解决人为因素的江河洪灾。 B.在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水利工作要有所兼顾。 C.研究如何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是人类维护生存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D.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并掌握河流变化的规律,河流的洪水就不再是有害的了。 三、(12 分)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 8~11 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 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 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3 分) (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厌恶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吾其还也 C.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子犯请击之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您放下郑国,成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 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B.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郑国当作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 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C.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行李运输,郑国可以可以提 供一些帮助,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D.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行李运输,郑国可以可以 提供一些帮助,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11.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 烛说秦埋下伏笔。 B.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句话从侧面形象地刻画烛 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由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荐(任)的一面 C.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说明晋文公是一个深明大义、善于纳谏、 能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D.文章刻画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知难而上、义无返顾、巧言善辩的爱国志士、勇士、 辩士形象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对这首诗一二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句一个“独”字,造境突兀,既刻画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形象,又传达出抒 情主人公寂寞凄凉的心境 B.起句中两个“异”字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 C.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 才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D.第二句中一个“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了平日思亲之经常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着重写诗人对节日的感受。诗题已点明时值重阳佳 节,埋下了伤感思亲的伏笔,使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的游子形象更加鲜明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在节日时必然也在想念 自己,从而突出表现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 C、诗人巧妙地通过兄弟重阳佳节佩茱萸囊登高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使兄弟思己之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第4页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 第4页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您放下郑国,成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 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B.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郑国当作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 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C.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行李运输,郑国可以可以提 供一些帮助,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D.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行李运输,郑国可以可以 提供一些帮助,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11.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 烛说秦埋下伏笔。 B.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句话从侧面形象地刻画烛 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由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荐(任)的一面。 C.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说明晋文公是一个深明大义、善于纳谏、 能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D.文章刻画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知难而上、义无返顾、巧言善辩的爱国志士、勇士、 辩士形象。 四、(6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2~13 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对这首诗一二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起句一个“独”字,造境突兀,既刻画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形象,又传达出抒 情主人公寂寞凄凉的心境。 B.起句中两个“异”字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 C.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 才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D.第二句中一个“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了平日思亲之经常。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着重写诗人对节日的感受。诗题已点明时值重阳佳 节,埋下了伤感思亲的伏笔,使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的游子形象更加鲜明。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在节日时必然也在想念 自己,从而突出表现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 C、诗人巧妙地通过兄弟重阳佳节佩茱萸囊登高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使兄弟思己之
情具体化、形象化,用兄弟对登高行列缺了一人的遗憾心情来反射岀诗人思亲的心曲,更使人感 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 D.这首诗注重感受和细节的典型性,“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既是诗人日常感受的升华, 义是对长期客居异乡的游子思亲之情的概括和总结,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含第一、二、三、四部分) 题号12 4 67 910 1213 姣安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 五、(5分) 4.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填写五句即可)(5分) ,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的“ 。”观点相同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六、(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晩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漸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 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 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 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晩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 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 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关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这时侯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第5页
6907604c0dc342c6b7624a7b16ca2997.doc 第5页 情具体化、形象化,用兄弟对登高行列缺了一人的遗憾心情来反射出诗人思亲的心曲,更使人感 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 D.这首诗注重感受和细节的典型性,“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既是诗人日常感受的升华, 义是对长期客居异乡的游子思亲之情的概括和总结,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含第一、二、三、四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第Ⅱ卷(综合题 共 60 分) 五、(5 分) l4.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填写五句即可)(5 分) __________________,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 (5)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六、(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8 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 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 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 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 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 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 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关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