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5分) 1、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短略,但允许开路 2、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 无等效可言。当端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 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_0,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为R;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U/R,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_0。(用U、l、R表示) 3、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和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理想电流源 4、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 越长
一、填空题(15分) 1、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 路,但允许 路。 2、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 无等效可言。当端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 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为 ;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用US、IS、R表示) 3、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 理想电流源和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 4、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 越 。 短 开 0 IS 2R US 2 /R 0 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 长
5、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诸振条件是ZL=0。oL 6、电感的电压相量超前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 量滞后于电流相量π/2。 7、正弦电压为u=-100100+37/4),4 u10+,0u的相量为2 u2=-10√2cos(ot) 8、在采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时,若功率表、电压表和 电流的诗数均为已知(P、U、Ⅰ,则阻抗角为 P ± arccos( UI
5、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0。 6、电感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 量 于电流相量π/2。 7、正弦电压为u1 =-10cos(100πt+3π/4), u2=10cos(100πt+π/4),则u1的相量为 ,u1+ u2 = 。 8、在采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时,若功率表、电压表和 电流表的读数均为已知(P、U、I),则阻抗角为 φZ = 。 Im[Z] 超前 滞后 0 1 = − C L 2 4 10 − 10 2 cos(t) arccos( ) UI P
、简算题 1、图示电路中,求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并判断是吸收还 是发出功率。(5分) 标出i和参考方向 IA 30V 09 2=30/10=34 2 1=2A Pa=30i,=60W发出 P,=30×1=30W发出 R=30×i2=90W吸收
二、简算题 1、图示电路中,求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并判断是吸收还 是发出功率。(5分) + 1A 30V - 10Ω 标出i1和i2参考方向 i1 i2 i 2 = 30/10 = 3A i 1 = i 2 −1 = 2A P30V = 30i 1 = 60W 发出 P1A = 301 = 30W 发出 PR = 30i 2 = 90W 吸收
2、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5分) 52 392 59 6Ⅴ 64 6 392 19 392 392 O 6A 5Q 392 64L 392 392 19
2、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5分) + 3Ω 5Ω 6V - + 3Ω 1Ω U’ - + 3Ω 5Ω 6V 6A - + 3Ω 1Ω U - 3Ω 5Ω 6A + 3Ω 1Ω U - 6A 5Ω 3Ω 1Ω 3Ω + U” -
3、图示电路中,u(t) cosV,i(t)=cos(+459)A,N为不含源 网络,求N的阻抗Z2(5分) 2H U=1∠0° i IF ∠45° 总 ∠-45°=1 Z=Z-1 12×(-j) 总 j2+(-
3、图示电路中,u(t)= cos(t)V, i(t)=cos(t+45º)A, N为不含源 网络,求N的阻抗Z。(5分) 2H 1Ω + i 1F u - N = = • • 45 2 1 1 0 I U j I U Z = = − = − • • 总 2 45 1 j j j j j Z Z = + − − = − − 2 ( 1) 2 ( 1) 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