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射线。 912年,威尔逊( Wilson)建立 云室 1913年,汤姆逊( Thomson)发现 稳定同位素。 1913年,北大设物理门
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射线。 1912年,威尔逊*(Wilson)建立 云室。 1913年,汤姆逊* (Thomson)发现 稳定同位素。 1913年,玻尔*(N.Bohr)建立原 子核的行星模型。 1913年,北大设物理门。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1914年,默塞菜( Moseley)用X射线测定原子核的电荷。 1919年,卢瑟福等实现首次人工核反应。 1919年,阿斯顿*( Aston)建立质谱仪。 1925年, Goudsmit和 Uhlenbeck提出自旋的概念。 1926年,薛定谔*( Schrodinger)建立量子力学。 1928年, Gamow、 Gurney和 Condon提出a放射性理论。 1930年,泡利·( Pauli)提出中微子假说。 叶企孙先生1921年在美国用X-射线法测定的普朗克常数是当时最精 确的值,被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 吴有训先生1925年以他精湛的实验技术、严密细致的工作和精辟的 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证及其丰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忠尧先生1930年在美国进行的“硬射线散射”实验研究中,发现 了“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新现象,特别是他测定的“特殊辐射”能量是 0.5MeV(等于一个电子的质量)。两年之后,安德森在他的师兄赵忠尧 实验的启发下,在宇宙线的云室照片中发现了正电子(科学家发现的第 个反粒子)
叶企孙先生1921年在美国用X-射线法测定的普朗克常数是当时最精 确的值,被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 吴有训先生1925年以他精湛的实验技术、严密细致的工作和精辟的 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证及其丰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忠尧先生1930年在美国进行的“硬γ射线散射”实验研究中,发现 了“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新现象,特别是他测定的“特殊辐射”能量是 0.5MeV(等于一个电子的质量)。两年之后,安德森在他的师兄赵忠尧 实验的启发下,在宇宙线的云室照片中发现了正电子(科学家发现的第 一个反粒子)。 1914年,默塞莱(Moseley)用X射线测定原子核的电荷。 1919年,卢瑟福*等实现首次人工核反应。 1919年,阿斯顿*(Aston)建立质谱仪。 1925年,Goudsmit和Uhlenbeck提出自旋的概念。 1926年,薛定谔*(Schrodinger)建立量子力学。 1928年,Gamow、Gurney和Condon提出α放射性理论。 1930年,泡利*(Pauli)提出中微子假说。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1931年,范德格拉夫( Van De graaff建立静电加速器 1931年, Sloan和 Lawrence建立线性加速器。 1932年, Lawrence和 Livingston建立回旋加速器。 SLAC/LBU/LLNL SLAC-Based B Factory: PEP.ll and BABAR oth Ring Housed in Current FEP Tun
1931年,范德格拉夫(Van De Graaff)建立静电加速器。 1931年,Sloan*和Lawrence*建立线性加速器。 1932年,Lawrence*和Livingston建立回旋加速器。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1932年,Urey、 Brickwedde和 Murphy发现氘核。 1932年,安德逊*( Anderson)发现正电子。 1932年,查德威克 Chadwick)发现中子。 1932年,海森堡"( Heisen berg)提出核的质子-中子结构模 型。 1932年,赵忠尧在清华开创我国的核物理实验研究
1932年,Urey*、Brickwedde和Murphy发现氘核。 1932年,安德逊*(Anderson)发现正电子。 1932年,查德威克*(Chadwick)发现中子。 1932年,海森堡*(Heisenberg)提出核的质子-中子结构模 型。 1932年,赵忠尧在清华开创我国的核物理实验研究。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经典核物理的成熟阶段 1932年, Cockcroft*和 Walton利用加速器实现核反应。 1934年,居里*和约里埃*( L Curie, FJoliot)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4年,费米☆( E Fermi)提出β衰变理论。 1935年, YUkawa*提出介子假说 1935年, Bothe建立符合测量方法。 1936年,玻尔*( N. Bohr)提出复合核理论。 1937年, Neddermeyer和 Anderson*发现宇宙射线中的u轻子。 1938年,Hahn和 Strassman发现重核裂变 1938年, Bethe*提出天体中的热核能源。 1939年, N. Bohr和 Wheeler建立裂变的液滴模型。 1940年, McMillan和 Seaborg*产生第一个超铀元素。 鲁●會 原子核裂变 裂变 碎片快 (放出2~3个中子和 200MeV能量)
原子核裂变 (放出2~3个中子和 200MeV 能量) ■经典核物理的成熟阶段 1932年,Cockcroft*和Walton*利用加速器实现核反应。 1934年,居里*和约里埃*(I.Curie, F.Joliot)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4年,费米*(E.Fermi)提出β衰变理论。 1935年,Yukawa*提出介子假说 1935年,Bothe*建立符合测量方法。 1936年,玻尔*(N.Bohr)提出复合核理论。 1937年,Neddermeyer和Anderson*发现宇宙射线中的μ轻子。 1938年,Hahn*和Strassman发现重核裂变。 1938年,Bethe*提出天体中的热核能源。 1939年,N.Bohr*和Wheeler建立裂变的液滴模型。 1940年,McMillan*和Seaborg*产生第一个超铀元素。 —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 Introdu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