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SSN1674-5884 CN43-1492/G4 当代教育 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第8卷/Vol.8总第73期 2016 中国湘潭 Xiangtan China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鞋 第8卷1期 2016年1月20日出版 (总第73期) 目 次 (月刊) 基留教育研究 特约主特人弯师煌敷授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载文分析 李炳煌,李艳玲(1》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 杨万平(5)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探究 刘素琴(8) 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咯知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李蒙蒙,李鲁鲁(11 中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有的对策思考 刘新星(15) 中小学布置作业的反常现象及其反思 董文远(18)》 赫哲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范婷婷(21】 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李文负(24) 湖南农村中小学生湖水事故探因与干预 刘文青(27) 重庆市学前白闭症儿意融合教育现状调查 杜泽星,同静妈,梅共宝,等(31) 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特约主特人吴广平凝校 《近世代数》课程教学及教学案例分析 张(34 基于敏捷开发的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肖小肠,曾步清,粪波(37) 环境雕塑教学改革初探 郑先觉,环兰(40) 学生主体型多重教学方法的递次运用 《中国近现代更纲要》放学模式新构想 黄民文(43) ·工程地质助察”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陈剑文,王亮清(47) 数字媒介时代艺术概论课程改革探究 杜晓杰(50) 基于通信技术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方案分析 以《公司战培与风险管理》课程为例 刘锦芳(53 论折学装学的“一以之”之道 阮森晖(57) 论问题式教学法在剩余价值规律教学中的运用 江翠荣(61 理工科研究生英文文献阅读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王保文,张小桃,王为术(65) 以案例式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陈林杰,赵宁雨,陈彬科(68)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 序雄(70 商务教学中广告语的体裁分析—以食品类广告语为例 马艳艳(74) 地方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轩秀我,卢香,李琨,等(77 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应用型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开对策 董红生,刘青,林拥(81) 产业结构转型与劳动关系专业的适应性发展一一以广东金融学院实践为例 小仕(84) (下转封三) 期刊基本参数:CN43-1492/C4*2009MA4184*zh*p*¥12.00*1000*532016-01
(上秘封二) 教育技术与教育管理 基本公共教有服务云平台构建机制研究 李丽客(88)》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研究一基于本科生导师制视角 罗喜英(92) 高校肯年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班导师工作的实践研究 崔磊,毛江鸿,葛晓开(95) 高校教师教学投人行为高穷 一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桃角 娟,罗明(98)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典花教有有效性研究一以潮南科技大学“三支歌"典范教育为研究对象 文浩(102) 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角色及应用探素 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洽课程为例 蓝菌首,易显飞(105) 街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简宏海(109)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幕课模式应用初探 罗月(113 论地方高校特色德育品牌创箭的路径选择 乔莉萍,刘志片(1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对策研究 李婷(119) 心理教育 七年级学生应激事件与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 吴文峰,陈世英,卢永彪(122) 浅析新煤体情境下大学生特色成长铺导室的管理新模式 吴巧五,傅早雀(127) 湖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分析 李小青,宋额(130 职业教育与实践 高职职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湖南工业取业技术学院为例 唐著玲(134) 高职院校热工学课程教学改茧擦究 赵子琴,表尚科(138 德性伦理的边缘化与回归 中职教师专业化伦理讨 夏玉娇(140 教育文化基础 大学师生关系的伦理短变及其原因分析 林仕尧(143) 观点质变学习理论:成人高等数育理论的当代转型 哈到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杰克·麦基罗的启示 刘忠序147》 数育公平税闲下的多元文化教育 李援(150】 论文学的情感生成机制 背祥彪,徐宁(154)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 戴勇垃,丽刺勇,欧阳路璃(158) 试论校园文化的基础性 许金如,唐开鹏,徐开金(162) 论当代都市油面创作的人性表现 刘珮炜(166) 高校法治文化运动路径探析 陈青鹤.卓文文(169) 我国人民陪审员刷度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以湖南湘西自治州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或为样本的考察 李智伟(172) 多模态视野下图文关系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程国建设的国际境遇 刘成科,颜志蓉(177 赵惜群,李搏(181) 本期执行编辑王小飞
ǎ韩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ion Vol.8 No.I Jan.2016 di:10.13582/1.cki.1674-5884.2016.01.032 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 角色及应用探索 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 蓝菌菌,易显飞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老义学院,潮南长沙41014) 越体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拾演双重角色,它既是有价值的学习对象,地是重要的华习煤介。针 界经济与政治误程的性质与特点,探索应用新提体的双单角色,提高教学实效与提升半生学术性酸字 法,并提供相应的新媒体工具使用建议。作为学习对象,新媒休影响了数字时代国家,组织及个体行为 关能词:新蝶体;思致理论课教半:角色与应用:学术性数字信息素 中图分类号:C61 文制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1-0105-04 数字信息革命带来了如维基,内容聚合器,社交网络、博客、擂客、移动智能终端和远程合作工具等 在线平台和应用工具。这些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核心、多媒体和交互式为显要特点的新媒体,影响了社 会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也改变了教育生态。其中,青年学生透过新媒体自主获取信息并集体创建知识 的行为倾向,正逐渐瓦解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知识层级建构与单向传搭情境。 肯定新媒体对原有思政理论课教学造成极大冲击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新媒体并未带来另一种传福 模式。信息流仍然是在教师的组织设计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流动,并朝着既定方向产生 既定性质的结构化知识”。教师若能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方法创新中对新媒体善加利用,使其像化学反 应中的催化剂一样,让信息流动与知识创建过程更为剧烈、却不改变反应的本质属性,那么将显著提升 课程魅力、强化教学效果 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特点与新媒体角色定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下简称当代)是中共中央宜传部与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本科思政理论选修 课之一。考虑新媒体应用于恩政理论课的一般性问题时,当代课程牧学有儿个独特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在国际关系世里经济科坐补金主义等学科其上发展来的边 性与综合性学科2,新媒体对上述学科概念与命题的影响乃至于重塑,将自然反映到对该课程研究 象的创新式补充之中。 其次,该课程属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范畴,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 作者简介:盔菌首(193一),女.亩线,湖南常德人,博上研究生,讲师,主婴从事中国对外投资与世界投奇治理研究
106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8卷 汲取新媒体相关学术动态补充教学内容时,必须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大国的利益与视角 出发进行阿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民族意识。 最后,该课程是学生了解数字化信息时代世界图景的窗口,也应该成为提高学生自身数字信息索养 的一个窗口。大学生作为“天生数字化”的一代,在电邮、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的使用方面言于经验,但 这并不自然转换为学术性数字信息搜寻、理解与辨别能力。同时,学生们虽然擅长在海量信息中分析总 结自已感兴趣的娱乐,体育等信息,但对如何把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碎片统一为逻辑一致的原创分析却 经验甚少。因此,当代课程教师在试验以新技术提升教学实效时,还身负提升大学生学术性数字信息读 写能力的责任。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当代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扮演了学习对象与学习媒介的双重角色 下面分别探讨新媒体两种角色在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2作为课程学习对象的新媒体应用 随若计算,存储和带宽成本持续下降,信息生产与扩散的技术壁垒越来越低,基于互联网和无线通 讯技术的新媒体的发展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群能够相互直接联系,这对国家意识形态维护,政治经济 行为、外交政策以及国土安全事务造成巨大影响。新媒体作为主权政府,国际组织,民权活动者甚至恐 怖分子积极活动的领域,其对全球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潜在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问题 例如,在西方媒休所谓的“阿拉伯之眷”中,抗议者使用新媒体沟通信息与策略,完成了最初的自我 组织:恐怖组织紫马里肯年党在招募、宜传甚至协同攻击方面也发展了相当复杂而成熟的新媒体战略: 阿高汗的炸弹爆炸事件后推特(Twr)上往往充斥着国际安全授助部队和塔利班组织的“混战”,双力 都试图让己方叙事模式影响更多公众。教师可通过引人此类案例和学生们一起研究新媒体的国际政治 影响.导学生恩考新媒体用户之间的弱联系网络如何孕育出现实世界中的政治骚乱,以及新媒体语境 下主权国家又应如何捍卫意识形态领域主流话语权等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仅要研究“与中国相关的世界问题”,也要关注“与世界相关的中国问 题”)。在牵涉国际政治的中国内政问题之一 一西藏问题的讲授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我国中央政 府的角度出发,探索提升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新型策略,以更好地应对达及其流亡集团广泛运用新媒 体进行的国际公关博弈。此外,还有大量“既与中国,也与世界相关的”新媒体在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 界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包括情报分析、网络战争与黑客攻击等。 总之,主动将新烘体介人的国际政治话题引入当代果堂,追踪现实世界的执点难点,一方面可以让 学生直观感受到他们正在使用的社交技术对学科主题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显著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与 教学感染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字信息时代里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有利于他们在不 同世界观的价值冲突中做出正确选择。 3作为课程学习媒介的新媒体应用 3.】利用新媒体发展学术性数字信息索养 要有效地按上述方法微到将新媒体列入课程学习对象,就必须认识到学生不会个个都是“新技才 敏感性”。尤其在学术性数字信息读写方面,他们普遍面临诸多挑战。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强化了这 些问题,但以新煤体为工具也可以克服问题。 知何利用新媒体帮助学生提高学术性数字信息素养呢?一条可行之路就是,在课堂之外以现有新 媒体为平台,创设一个使学术信息搜素、整理、互动和评价便利化的空间,铺助以指导者最低限度的设计 与监管。例如,教师可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班级网页或者是社交网站的群组页面,在内 部公共平台上创建共享的学习空间,并适过应用该空间拓展学生对敦学重点难点的认识。具体应用方 面,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师、文化人类学家Michael Wesch的社会性学习和集体意义构建试验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