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口学术型口专业学位)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所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点马克思主义理论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制 2022年4月6日
长沙理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学术型 □专业学位)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所在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制 2022 年 4 月 6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X121100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The Thematic Study of Marx's Theor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包括课程论文、基础理论测试、读书报告等。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从整体上 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三、教学目标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精髓,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识,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掌 握这一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不断提升自己对于各种理论和路线之 是非的辨识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步提高自 己的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与运用相关理论指导 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马克思为什么与我们同行 (一)目的与要求 1.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时代性与 民族性的统一: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懂得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重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1.千年伟人:马克思的举世盛名 2.千载华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 3.千秋伟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X121100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The Thematic Study of Marx's Theor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包括课程论文、基础理论测试、读书报告等。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从整体上 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三、教学目标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精髓,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识,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掌 握这一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不断提升自己对于各种理论和路线之 是非的辨识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步提高自 己的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与运用相关理论指导 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马克思为什么与我们同行” (一)目的与要求 1.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时代性与 民族性的统一;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懂得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重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1.千年伟人:马克思的举世盛名 2.千载华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 3.千秋伟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代主题 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 第三节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关系 4.正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样化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转向”或新世界观,领会科学实践观对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变革的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以“实践”纲领为基础的本体论革命 1.超感性世界的颠覆 2,单纯理论态度的终结 3.意识之内在性的瓦解 第二节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基础地位 1.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2.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规定 3.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特征 1.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2.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 3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 4.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研究 (·)目的与要求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思想,懂得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当代基本课题。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2.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 3.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代主题 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 第三节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关系 4.正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样化形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转向”或新世界观,领会科学实践观对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变革的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以“实践”纲领为基础的本体论革命 1.超感性世界的颠覆 2.单纯理论态度的终结 3.意识之内在性的瓦解 第二节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基础地位 1.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2.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规定 3.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特征 1.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2.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 3.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4.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思想,懂得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当代基本课题。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2.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 3.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
4.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 5.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1.“批判本性”与“批判功能” 2.思想前提的自我批判 3.本体观念的自我批判 4.“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课题 1.辩证法理论的当代社会生活基础 2.当代辩证法理论的总体特征 3.当代辩证法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范素 4.作为理论思维的辩证法与作为常识思维的形而上学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握认识的辨证过程,正确认识马 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与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第节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实践论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实践的同构性 2.认识的本质:反映、选择与建构的统 3.认识的特点:时间、空间和内容的统 4.认识的功能:解释、反思与批判的统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1.认识产生:从实践中生成观念 2.思想实现: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 3.双重更新:以实践变革促进理论创新 4.思维路径: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 5.超前引领:实践观念及其作用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的统 1.独断论真理观、知识论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真理观 2.实用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贴 4.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4.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 5.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1.“批判本性”与“批判功能” 2.思想前提的自我批判 3.本体观念的自我批判 4.“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课题 1.辩证法理论的当代社会生活基础 2.当代辩证法理论的总体特征 3.当代辩证法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范畴 4.作为理论思维的辩证法与作为常识思维的形而上学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握认识的辨证过程,正确认识马 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与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实践论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实践的同构性 2.认识的本质:反映、选择与建构的统一 3.认识的特点:时间、空间和内容的统一 4.认识的功能:解释、反思与批判的统一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认识产生:从实践中生成观念 2.思想实现: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 3.双重更新:以实践变革促进理论创新 4.思维路径: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 5.超前引领:实践观念及其作用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1.独断论真理观、知识论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真理观 2.实用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 4.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待历史 虚无主义和“西马”“后马”等历史观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 1.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及结构 3.历中唯物主义的原生形态和发展形春 第二节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1,历史滤无主义的发展源流及当代表现 2.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3.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几个典型评价及其问题 1.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辨析 2.物质生产的逻辑优先与“经济决定论”批判 3.“西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4.“后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5.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理解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变与不变,学会创新 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揭示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随着资本主义变化而不断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新桃战 第二节 当代劳动的变迁与价值创造 1.科技劳动与价值创借 2.管理劳动与价值创造 3.服务劳动与价值创借 第三节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 1.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思考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劳动价值论 3.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 第七章剩余价值论与现代性批判
正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待历史 虚无主义和“西马”“后马”等历史观。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 1.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及结构 3.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生形态和发展形态 第二节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1.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源流及当代表现 2.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3.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几个典型评价及其问题 1.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辨析 2.物质生产的逻辑优先与“经济决定论”批判 3.“西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4.“后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5.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理解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变与不变,学会创新 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揭示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随着资本主义变化而不断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新挑战 第二节 当代劳动的变迁与价值创造 1.科技劳动与价值创造 2.管理劳动与价值创造 3.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 第三节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 1.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思考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劳动价值论 3.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 第七章 剩余价值论与现代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