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测量的本质和基本前提 ·测量的本质 采集和表达被测物理量 与标准作比较。 ·将度量数字X作为比较量N(标准)的倍 数赋予被测量x则有: XEXN (1.1) 从量纲上考虑对应上式有下述公式成立 [d]=[]d](1.2) d表示量纲
1.2 测量的本质和基本前提 • 测量的本质: – 采集和表达被测物理量 ; – 与标准作比较。 • 将度量数字X作为比较量N(标准)的倍 数赋予被测量x则有 : X=xN (1.1) • 从量纲上考虑对应上式有下述公式成立 : [d]=[-] ·[d] (1.2) d表示量纲
测量的前提 被测的量必须有明确的定义; 测量标准必须事先通过协议确定 没有明确定义(如:气候的“舒适度”或人的 “智力”等)的量,在上述的意义上是不可测 的 ·基本标准(绝对标准):彼此相互独立的标准 在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 Conference Genera| e des poids et mesures)上定义了七个基 本标准: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光强和 原子物理中的物质量
• 测量的前提: – 被测的量必须有明确的定义; – 测量标准必须事先通过协议确定。 • 没有明确定义 (如:气候的“舒适度”或人的 “智力”等 )的量,在上述的意义上是不可测 的。 • 基本标准(绝对标准):彼此相互独立的标准 。 – 在国际度量衡大会 (C G P M : C on f ér en c e Générale des Poids et Mésures )上定义了七个基 本标准: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光强和 原 子 物 理 中 的 物 质 量
1.3标准及其单位 各国在商业及其它涉及公众利益的范围内都 制定有法定计量学的规定条例,这些条例涉 及法定计量学的三大范畴: 确定单位和单位制 确定国家施加影响的范围(测量仪表的校准乂务, 官方监督职能和校准能力); 实施校准和官方监督。 目的 保证正当竞争; 保护公民免遭不公平对待或由不正确计量结果所带 来的损害; 保护消费者利益
1.3 标准及其单位 • 各国在商业及其它涉及公众利益的范围内都 制定有法定计量学的规定条例,这些条例涉 及法定计量学的三大范畴: – 确定单位和单位制; – 确定国家施加影响的范围(测量仪表的校准义务, 官方监督职能和校准能力); – 实施校准和官方监督。 • 目的: – 保证正当竞争 ; – 保护公民免遭不公平对待或由不正确计量结果所带 来的损害; – 保护消费者利益
国际单位制(SI): 国际度量衡大会在1960年将大会以前确定的 七个基本单位的系统命名为“国际单位制” 国际上统一缩写为S|( Systeme International d'Unites ·基本单位: 七个基本单位分别赋于七个基本量,经协议 规定认为是彼此独立的
• 国际单位制(SI) : – 国际度量衡大会在1960年将大会以前确定的 七个基本单位的系统命名为“国际单位制” , 国 际 上 统 一 缩 写 为 SI (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 基本单位: – 七个基本单位分别赋于七个基本量,经协议 规定认为是彼此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