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文科增加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 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树冠/衣冠楚楚塞车/闭目塞听症结/对症下药 B.给以/家给自足便利/大腹便便载重/怨声载道 C.脉络/恪尽职守殉难/徇私枉法缉拿/打躬作揖 D.逡巡/怙恶不悛裨益/稗官野史褴褛/滥竽充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游资炒作造成的 B.体育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提振士气,更应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意识方面 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C.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事业,对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 界具有重要意义 D.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 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3.提取并整合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给“自主招生”下定义。(4分) ①自主招生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扩大了高校自主权,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②高校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超常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 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考生通过招生考试并与高校签订协议,可被降分录取。 ④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在80所大学实行 4.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1 南京市 2011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文科增加 40 分,考试用时 3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 ...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 ...上对应题目 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树冠./衣冠.楚楚 塞.车/闭目塞.听 症.结/对症.下药 B.给.以/家给.自足 便.利/大腹便.便 载.重/怨声载.道 C.脉络./恪.尽职守 殉.难/徇.私枉法 缉.拿/打躬作揖. D.逡.巡/怙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 褴.褛/滥.竽充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游资炒作造成的。 B.体育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提振士气,更应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意识方面 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C.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事业,对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 界具有重要意义。 D.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 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3.提取并整合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给“自主招生”下定义。(4 分) ①自主招生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扩大了高校自主权,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②高校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超常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 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考生通过招生考试并与高校签订协议,可被降分录取。 ④自主招生制度始于 2003 年,首先在 22 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在 80 所大学实行。 答: ▲ 4.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分)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 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 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日:“生未尝 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日:“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 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 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 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日:“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 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 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
2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 分) 答:① ▲ ② ▲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 分) 答: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 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 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 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 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 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 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 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 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
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 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 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 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 D.居兴国,畜骏骡 畜:蓄养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分)(▲ ①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B.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 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止息为官之心,怕他心 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 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 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分)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分) 译文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分) 译
3 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 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 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 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 D.居兴国,畜.骏骡 畜:蓄养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 分)( ▲ ) ①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 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止息为官之心,怕他心 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 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 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 分) 译文: ▲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 分) 译文: ▲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 分) 译文: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灏伟观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干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遺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2分) (2)第二、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 (《诗经·氓》) (2)往者不可谏 (《论语·微子》) (3)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8)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麻鞋之歌 天水谣日:秦安褐子清水麻 凊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日牛头河; 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
4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 黻,南宋 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 ,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2 分) 答: ▲ (2)第二、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4 分) 答: ▲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 ▲ 。(《诗经·氓》) (2)往者不可谏, ▲ 。(《论语•微子》) (3)奇文共欣赏, ▲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 (4)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5)闻道有先后,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8)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4 题。 麻鞋之歌 叶 梓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 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
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嫰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种传统种 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 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 显现出沉淀在夭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毎年夏天,天—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双精致的麻 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髙跟鞋。你穿你的高 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 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 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脚下风声习习,医学上有按摩之功效,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干 的图案。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 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 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 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 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 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 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岀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 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岀麻花辫鞋面和鞋耳 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 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岀点点汘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5 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 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 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 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双精致的麻 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 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 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 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脚下风声习习,医学上有按摩之功效,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 的图案。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 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 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 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 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 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 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 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 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 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