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其对产品市场的传导机制 1.货币市场的均衡过程 2.货币供给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 3.资本的边际效率 (1)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 (2)资本边际效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4.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 (1)投资边际效率的含义。 (2)投资函数。 第四节企业投资理论 1.企业固定投资 2.企业存货投资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目的要求】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IS-LM模型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效应及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了解不同经济学学 派产生政策分歧的原因:能够运用IS一LM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并掌握宏观经济政 策的手段的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供给理论 1.货币政策极其影响因素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工具。 2.货币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效应的含义。 (2)货币政策大小的决定因素。 (3)货币政策乘数。 3.流动性陷阱、古典情况与货币政策效应 (1)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应。 (2)古典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应。 第二节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效应 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与财政政策 (1)功能性财政。 ·118✉
·118·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其对产品市场的传导机制 1.货币市场的均衡过程 2.货币供给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 3.资本的边际效率 (1)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 (2)资本边际效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4.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 (1)投资边际效率的含义。 (2)投资函数。 第四节 企业投资理论 1.企业固定投资 2.企业存货投资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目的要求】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 IS-LM 模型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效应及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了解不同经济学学 派产生政策分歧的原因;能够运用 IS – LM 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并掌握宏观经济政 策的手段的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1.货币政策极其影响因素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工具。 2.货币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效应的含义。 (2)货币政策大小的决定因素。 (3)货币政策乘数。 3.流动性陷阱、古典情况与货币政策效应 (1)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应。 (2)古典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应。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效应 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与财政政策 (1)功能性财政
(2)权衡性财政。 (3)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2.财政政策手段 (1)政府支出。 (2)转移支付。 (3)税收手段。 (4)国债。 3.财政政策效应极其影响因素 (1)财政政策的含义。 (2)财政政策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 4.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的含义。 (2)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 (3)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挤出效应。 (4)古典情况下的挤出效应。 第三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混合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2)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混合使用 (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混合的类型。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混合的形式及适用的经济形势。 (3)政策的时滞。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 决定模型,IS-LM模型。为分析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S曲线 1.IS曲线的推导 (1)IS曲线的含义。 (2)IS模型的推导。 .119
·119· (2)权衡性财政。 (3)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2.财政政策手段 (1)政府支出。 (2)转移支付。 (3)税收手段。 (4)国债。 3.财政政策效应极其影响因素 (1)财政政策的含义。 (2)财政政策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 4.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的含义。 (2)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 (3)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挤出效应。 (4)古典情况下的挤出效应。 第三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混合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2)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混合使用 (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混合的类型。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混合的形式及适用的经济形势。 (3)政策的时滞。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 决定模型,IS-LM 模型。为分析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 1.IS 曲线的推导 (1)IS 曲线的含义。 (2)IS 模型的推导
2.S曲线的斜率 3.IS曲线的移动 4.IS曲线的扩展 (1)三部门的IS曲线。 (2)四部门的IS曲线。 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LM曲线的推导 2.LM曲线的斜率 (1)斜率的形式。 (2)斜率的决定。 3.LM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1.IS-LM模型 (1)IS-LM模型的含义。 (2)IS-LM模型的推导。 2.均衡的调整 (1)市场的失衡状况。 (2)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3.均衡的变动 4.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目的要求】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焦 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衡量标准、通货膨胀的分类、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等内容:掌握失业的概念及分类:重点掌握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 的理论一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内容】 第一节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衡量 (1)通货膨胀的定义。 (2)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 2.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 ·120·
·120· 2.IS 曲线的斜率 3.IS 曲线的移动 4.IS 曲线的扩展 (1)三部门的 IS 曲线。 (2)四部门的 IS 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 曲线 1.LM 曲线的推导 2.LM 曲线的斜率 (1)斜率的形式。 (2)斜率的决定。 3.LM 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 模型 1.IS–LM 模型 (1)IS–LM 模型的含义。 (2)IS–LM 模型的推导。 2.均衡的调整 (1)市场的失衡状况。 (2)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3.均衡的变动 4.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目的要求】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焦 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衡量标准、通货膨胀的分类、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等内容;掌握失业的概念及分类;重点掌握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 的理论—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衡量 (1)通货膨胀的定义。 (2)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 2.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
(2)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期划分。 (3)按照通货膨胀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 (4)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3.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3)进口型通货膨胀和出口型通货膨胀。 第二节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 (1)失业的概念。 (2)失业的度量。 (3)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2.菲利普斯曲线 3.萨缪尔森和索洛读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 4.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否定 第三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及其治理 1.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2)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水平的影响。 2.通货膨胀的治理 (1)紧缩需求的政策。 (2)收入政策。 (3)指数化政策。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 【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基 本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出现波动的原因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了 解并掌握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以及乘数与加速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 1.经济增长的涵义和特征 (1)经济增长的涵义。 ·121·
·121· (2)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期划分。 (3)按照通货膨胀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 (4)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3.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3)进口型通货膨胀和出口型通货膨胀。 第二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 (1)失业的概念。 (2)失业的度量。 (3)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2.菲利普斯曲线 3.萨缪尔森和索洛读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 4.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否定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及其治理 1.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2)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水平的影响。 2.通货膨胀的治理 (1)紧缩需求的政策。 (2)收入政策。 (3)指数化政策。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 【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基 本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出现波动的原因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了 解并掌握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以及乘数与加速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 1.经济增长的涵义和特征 (1)经济增长的涵义
(2)经济增长的特征。 2.经济增长的源泉 (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2)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一剩余。 第二节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前提。 (2)哈罗德模型。 (3)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2.新古典增长模型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前提。 (2)新古典增长模型。 3.新剑桥增长模型 (1)新剑桥增长模型的前提。 (2)新剑桥增长模型。 (3)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4.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三节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1)经济周期的涵义。 (2)经济周期的阶段。 2.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模型 (1)加速原理。 (2)汉森一萨缪尔森模型。 3.经济波动的上限和下限 4.政府对经济波动的控制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九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选讲) 【目的要求】 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任何一国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开放经济。本 章把宏观经济的国民收入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分析,以说明一国经济的运行与 世界经济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122·
·122· (2)经济增长的特征。 2.经济增长的源泉 (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2)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剩余。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前提。 (2)哈罗德模型。 (3)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2.新古典增长模型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前提。 (2)新古典增长模型。 3.新剑桥增长模型 (1)新剑桥增长模型的前提。 (2)新剑桥增长模型。 (3)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4.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三节 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1)经济周期的涵义。 (2)经济周期的阶段。 2.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模型 (1)加速原理。 (2)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3.经济波动的上限和下限 4.政府对经济波动的控制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选讲) 【目的要求】 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任何一国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开放经济。本 章把宏观经济的国民收入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分析,以说明一国经济的运行与 世界经济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