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欧洲的中国热
专题八 欧洲的中国热
欧洲的中国热 冷传教士通过通信、译著等形式,向欧洲广泛介绍中 国的文化,掀起了东学西去的热潮。据统计, 1552-1773年间,传教士所撰有关介绍和研究中国 的著作就有422部。内容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天 文、政治制度、宗教哲学及中国古籍的翻译和中文 字典的编纂等等。这些著作在欧洲的流传,增进了 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直接推动了西方人研 究中国文化的热潮
欧洲的中国热 ❖ 传教士通过通信、译著等形式,向欧洲广泛介绍中 国的文化,掀起了东学西去的热潮。据统计, 1552-1773年间,传教士所撰有关介绍和研究中国 的著作就有422部。内容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天 文、政治制度、宗教哲学及中国古籍的翻译和中文 字典的编纂等等。这些著作在欧洲的流传,增进了 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直接推动了西方人研 究中国文化的热潮
欧洲的中国热 一、17-18世纪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告 二、儒家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 三、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欧洲的中国热 ❖ 一、17-18世纪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告 ❖ 二、儒家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 ❖ 三、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17-18世纪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告 冷1、耶稣会士中国书简 1601年刊出的龙华民书简和1605年刊出的庞迪我书简 1702年,《有益而有趣的书简》结集出版,通称为《耶稣 会士书简集》。文集删除了原始信件中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负 面描述,保留赞赏之笔,呈现出一个美好中国的形象。 18世纪后期《北京传教士关于中国人历史、科学、艺术、习 俗论丛》,共16卷,简称《中国论丛》。一部关于中国文化 的学术论集,成为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的欧洲关于中国 和中国人的首要信息来源
一、17-18世纪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告 ❖ 1、耶稣会士中国书简 ❖ 1601年刊出的龙华民书简和1605年刊出的庞迪我书简 ❖ 1702年,《有益而有趣的书简》结集出版,通称为《耶稣 会士书简集》。文集删除了原始信件中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负 面描述,保留赞赏之笔,呈现出一个美好中国的形象。 ❖ 18世纪后期《北京传教士关于中国人历史、科学、艺术、习 俗论丛》,共16卷,简称《中国论丛》。一部关于中国文化 的学术论集,成为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的欧洲关于中国 和中国人的首要信息来源
、17-18世纪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告 冷2、人种史著作 在华耶稣会士除书简外的论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情况的概述 这被西方学者称为“人种史”著作,一类是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 专论。 令17世纪最重要的人种史著作是利玛窦原著、金尼阁修订并出版的《基督 教远征中国史》 令曾德昭《大中国忘志》、安文思的《中国新志》、李明的《中国现势新 志》。 令其结构大致相仿,先是中国概述,后是在华传教史。在整体上对中国给 予好评,但随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倾向性又有微妙差异
二、17-18世纪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告 ❖ 2、人种史著作 ❖ 在华耶稣会士除书简外的论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情况的概述, 这被西方学者称为“人种史”著作,一类是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 专论。 ❖ 17世纪最重要的人种史著作是利玛窦原著、金尼阁修订并出版的《基督 教远征中国史》 ❖ 曾德昭《大中国志》、安文思的《中国新志》、李明的《中国现势新 志》。 ❖ 其结构大致相仿,先是中国概述,后是在华传教史。在整体上对中国给 予好评,但随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倾向性又有微妙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