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教师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必修课。本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师范生未来的职业素养和从事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普通话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两部分。本课程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注重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2.技能与方法普通话课程的学习训练,使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掌握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师范生毕业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普通话合格等级(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育方向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普通话口语基础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形式;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了解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作用;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运用规律、基本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工作情境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师的职业口语,基本做到职业口语表达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普通话教学训练,在教学方面采取理论讲授和实际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遵循边讲边练,讲练并重的原则,让学生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和教学:教师职业口语教学训练,遵循讲练并重,强化实践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实践,使师范生初步掌握教师职业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二、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1.普通话教学训练,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正确发音;通过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辨正,突破方言给学习普通话带来的难点,着重培养学生语音正确、语言规范、自然流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2.教师口语教学训练,重点在于掌握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的运用规律,以及形成分析辨止常见口语语病的能力。难点是学生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如何通过有目的的严格训练,能够逐步达到教师职业口语的实际表达能力。1
1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教师教育专 业教师技能必修课。本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师范生未来的职业素养和从事 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普通话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两部分。本课程是一门在 理论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注 重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2.技能与方法 普通话课程的学习训练,使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掌握普通话声、 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 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师范生毕业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 教师普通话合格等级(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育方向必须达 到二级甲等水平),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普通话口语基础。 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形式;做 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 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了解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作用;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运用规律、基 本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工作情境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 教师的职业口语,基本做到职业口语表达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 和感染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普通话教学训练,在教学方面采取理论讲授和实际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遵循 边讲边练,讲练并重的原则, 让学生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和 教学;教师职业口语教学训练,遵循讲练并重,强化实践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 练和实践,使师范生初步掌握教师职业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 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1. 普通话教学训练,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 的正确发音;通过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辨正,突破方言给学习普通话带来的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语音正确、语言规范、自然流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师口语教学训练,重点在于掌握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的运用规律, 以及形成分析辨正常见口语语病的能力。难点是学生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如何 通过有目的的严格训练,能够逐步达到教师职业口语的实际表达能力
三、整体学时分配章节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实训学时第一章2普通话水平测试26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三章22朗读训练第四章22讲故事训练12第五章演讲训练2第六章1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2第七章教师态势语训练1第八章24教学口语训练13第九章教育口语训练合计1323四、课程内容安排(一)第一章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内容:1.普通话的特点和地位;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三级六等标准3.普通话水平测试基本程序、题型;4.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及样卷分析。教学要求:1,理解普通话的内涵,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2.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内容、题型和评分标准。(二)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主要内容:1.普通话语音概说: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2.普通话声母发音与辨正训练:3.普通话韵母发音与辨正训练;4.普通话声调发音与辨正训练;5.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教学要求:1.了解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基本特点;2.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正确发音;3.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主要区别,结合方言进行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辨正练习。教学重难点:1.声母中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尖音的克服:2
2 三、整体学时分配 章节序号 章节名称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第一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 2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2 6 第三章 朗读训练 2 2 第四章 讲故事训练 2 2 第五章 演讲训练 1 2 第六章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 1 2 第七章 教师态势语训练 1 2 第八章 教学口语训练 2 4 第九章 教育口语训练 1 3 合计 13 23 四、课程内容安排 (一)第一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 主要内容: 1. 普通话的特点和地位; 2.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三级六等标准; 3. 普通话水平测试基本程序、题型; 4. 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及样卷分析。 教学要求: 1. 理解普通话的内涵,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 2. 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内容、题型和评分标准。 (二)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主要内容: 1. 普通话语音概说: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 2. 普通话声母发音与辨正训练; 3. 普通话韵母发音与辨正训练; 4. 普通话声调发音与辨正训练; 5. 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 教学要求: 1. 了解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基本特点; 2. 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正确发音; 3. 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主要区别,结合方言进行 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辨正练习。 教学重难点: 1. 声母中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尖音的克服;
2.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区别:3.声调中上声的发音;4.音变中的轻声、儿化等。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1.声母辨正训练2课时2.韵母辨正训练2课时3.声调及音变训练2课时(三)第三章朗读训练主要内容:1.朗读的基本要求:2.朗读的基本技巧:停连、重音、语调、语速;教学要求:1.了解朗读的要求和基本技巧;2.能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恰当运用朗读技巧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教学重难点:1.朗读的语气、语调的变化:2.作品中重音的把握。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朗读训练2课时(四)第四章讲故事训练主要内容:1.讲故事的特征;2.讲故事的类型:3.讲故事的技巧;教学要求:1.了解讲故事的特征和类型;2.掌握“话”、“表”的技巧以及开讲和结尾的技巧。教学重难点:1.“话”的技巧的掌握和运用:2.“表”的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讲故事训练2课时(五)第五章演讲训练主要内容:1.演讲的基本要求;2.演讲前的准备;3.演讲的技巧。教学要求:3
3 2. 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区别; 3. 声调中上声的发音; 4. 音变中的轻声、儿化等。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1. 声母辨正训练 2 课时 2. 韵母辨正训练 2 课时 3. 声调及音变训练 2 课时 (三)第三章 朗读训练 主要内容: 1. 朗读的基本要求; 2. 朗读的基本技巧:停连、重音、语调、语速; 教学要求: 1. 了解朗读的要求和基本技巧; 2. 能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恰当运用朗读技巧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的语气、语调的变化; 2. 作品中重音的把握。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朗读训练 2 课时 (四)第四章 讲故事训练 主要内容: 1. 讲故事的特征; 2. 讲故事的类型; 3. 讲故事的技巧; 教学要求: 1. 了解讲故事的特征和类型; 2. 掌握“话”、“表”的技巧以及开讲和结尾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 “话”的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表”的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讲故事训练 2 课时 (五)第五章 演讲训练 主要内容: 1. 演讲的基本要求; 2. 演讲前的准备; 3. 演讲的技巧。 教学要求:
1.了解演讲的要求及准备;2.掌握演讲的技巧。教学重难点:1.开场白和结尾的方式:2.克服快场的技巧。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训练2课时(六)第六章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内容:1.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2.教师口语发声技能及语音技巧训练。教学要求:1.了解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2.掌握教师口语发声技能: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吐字归音:3.掌握教师口语语音技巧:音量适中、表达清晰流畅、注意语调和重音的运用。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用气发声的方法;2.吐字归音训练。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教师口语发声技能及语音技巧训练2课时(七)第七章教师态势语训练主要内容:1.教师态势语的基本要求;2.教师态势语的基本技巧。教学要求:1.了解教师态势语的基本要求:2.掌握身姿、手势、目光、表情等态势语的基本动作和规范,能在不同语境中恰当运用态势语。教学重难点:1.手势语的规范和运用;2.目光语的规范和运用。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教师态势语训练2课时(八)第八章教学口语训练主要内容:1.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2.导入语及其训练;4
4 1. 了解演讲的要求及准备; 2.掌握演讲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 开场白和结尾的方式; 2. 克服怯场的技巧。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训练 2 课时 (六)第六章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 主要内容: 1. 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2. 教师口语发声技能及语音技巧训练。 教学要求: 1. 了解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2. 掌握教师口语发声技能: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吐字归音; 3. 掌握教师口语语音技巧:音量适中、表达清晰流畅、注意语调和重音的 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正确的用气发声的方法; 2. 吐字归音训练。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教师口语发声技能及语音技巧训练 2 课时 (七)第七章 教师态势语训练 主要内容: 1. 教师态势语的基本要求; 2. 教师态势语的基本技巧。 教学要求: 1. 了解教师态势语的基本要求; 2. 掌握身姿、手势、目光、表情等态势语的基本动作和规范,能在不同语 境中恰当运用态势语。 教学重难点: 1. 手势语的规范和运用; 2. 目光语的规范和运用。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教师态势语训练 2 课时 (八)第八章 教学口语训练 主要内容: 1. 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2. 导入语及其训练;
3.小结语及其训练;4.讲授语及其训练;5.提问语及其训练。教学要求:1.了解课堂教学口语的特征、种类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着重进行导入语、小结语、讲授语、提问语的训练,为今后从事课堂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难点:1.课堂各教学环节口语的特征和运用技巧;2.难点是课堂教学口语的综合性运用和应变技巧。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1.导入语与小结语训练2课时2.讲授语与提问语训练2课时(九)第九章教育口语训练主要内容:1.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2.沟通的方法及其训练;3.说服的方法及其训练;4.表扬和鼓励的方法及其训练;5.批评的方法及其训练。教学要求:1,了解教育口语的特征、种类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2.着重进行沟通语、说服语、表扬语、批评语的训练,为今后从事学生教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教学重难点:1.各种教育口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2.难点是教育口语的综合性和因人施教过程中教育口语的灵活运用。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教育口语训练3课时教学单位盖章大纲撰写人签字:张文娜2015年4月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签字:5
5 3. 小结语及其训练; 4. 讲授语及其训练; 5. 提问语及其训练。 教学要求: 1. 了解课堂教学口语的特征、种类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着重进行导入语、小结语、讲授语、提问语的训练,为今后从事课堂教 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1. 课堂各教学环节口语的特征和运用技巧; 2. 难点是课堂教学口语的综合性运用和应变技巧。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1. 导入语与小结语训练 2 课时 2. 讲授语与提问语训练 2 课时 (九)第九章 教育口语训练 主要内容: 1. 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2. 沟通的方法及其训练; 3. 说服的方法及其训练; 4. 表扬和鼓励的方法及其训练; 5. 批评的方法及其训练。 教学要求: 1. 了解教育口语的特征、种类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2. 着重进行沟通语、说服语、表扬语、批评语的训练,为今后从事学生教 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 1. 各种教育口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2. 难点是教育口语的综合性和因人施教过程中教育口语的灵活运用。 其它教学环节(实训课): 教育口语训练 3 课时 大纲撰写人签字:张文娜 教学单位盖章 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签字: 2015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