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三节旅游学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0分钟 一、旅游学的涵义与研究对象 1.涵义 2研究对象 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 二、旅游研究的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 20分钟 1西方 旅游经济研究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 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旅游综合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我国 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 三、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0分钟 1.研究内容 (1)旅游活动研究 (2)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研究 (3)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 (二)旅游学的任务 思考: 50分钟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旅游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复习本节课内容 15分钟
5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三节 旅游学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一、旅游学的涵义与研究对象 1.涵义 2.研究对象 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 二、旅游研究的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 1.西方 旅游经济研究阶段(19 世纪末-20 世纪 60 年代) 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80 年代) 旅游综合研究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2.我国 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 三、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研究内容 (1)旅游活动研究 (2)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研究 (3)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 ( 二)旅游学的任务 思考: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旅游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复习本节课内容 10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50 分钟 15 分钟
教 案 姓名翟代清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12.9.19节次13 课程名称 旅游学原理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12级旅游管理本科 授课内容 旅游活动的主体一一旅游者 学时数 3 了解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概念:掌握旅游者的形成条件:掌握旅 教学目的 游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重点 旅游者的概念、形成条件、主要类型及特点 难点 旅游动机 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我国学者对旅游者的定义 教学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 5分钟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一) 第一节旅游者的定义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10分钟 一、关于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 二、关于旅游者的统计标准定义 1关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2.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案例分析法 30分钟 、收入水平 1.关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 2.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 二、闲暇时间 1.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 2.闲暇时间对旅游的影响 三、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其他客观条件 1科学技术因素
6 教 案 姓名_翟代清_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时间_2012.9.19_ 节次_1-3_ 课程名称 旅游学原理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12 级旅游管理本科 授课内容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了解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概念;掌握旅游者的形成条件;掌握旅 游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重 点 旅游者的概念、形成条件、主要类型及特点 难 点 旅游动机 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我国学者对旅游者的定义 教 学 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一)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一、关于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 二、关于旅游者的统计标准定义 1.关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2.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案例分析法 一、收入水平 1.关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 2.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 二、闲暇时间 1.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 2.闲暇时间对旅游的影响 三、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其他客观条件 1.科学技术因素 5 分钟 10 分钟 30 分钟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2.人口结构及素质 3.家庭生命周期 4.文化信息和新闻媒体的作用 5.政府或单位的鼓励因素 6.旅游业的发达程度 7.气候气象因素 第三节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一旅游动机讨论法 20分钟 一、旅游动机的形成 二、旅游动机的分类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1.个人因素 2.社会因素 3.文化因素 第四节旅游者的类型 20分钟 一、分类方法 二、旅游者类型的特点 L消遣型旅游壹 2事务型旅游者 3个人和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作业 50分钟 1、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动机? 3、旅游者对旅游业的作用有哪些? 复习本节课内容 15分钟
7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2.人口结构及素质 3.家庭生命周期 4.文化信息和新闻媒体的作用 5.政府或单位的鼓励因素 6.旅游业的发达程度 7.气候气象因素 第三节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 讨论法 一、旅游动机的形成 二、旅游动机的分类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1.个人因素 2.社会因素 3.文化因素 第四节 旅游者的类型 一、分类方法 二、旅游者类型的特点 1.消遣型旅游者 2.事务型旅游者 3.个人和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作业 1、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动机? 3、旅游者对旅游业的作用有哪些? 复习本节课内容 20 分钟 20 分钟 50 分钟 15 分钟
教 案 姓名翟代清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12.926节次13 课程名称 旅游学原理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12级旅游管理本科 授课内容 旅游活动的主体(二)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重点 旅游资源概念、分类、特点 难点 旅游资源分类 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旅游资源美感类型、旅游景观观赏、中国与世界五大旅游强国的资源地位比较 教学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 5分钟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二)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涵义、特点及其分类 一、旅游资源的涵义及其特点 讲授法 20分钟 1旅游资源的涵义 2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20分钟 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1)自然旅游资返 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促与天象类 (2)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类、近现代类、文化、体育类、风情胜地类 2.国家旅游局2001年新拟的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的分类系统 (1)自然景系 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候生物、其他 (2)人文景系
8 教 案 姓名_翟代清_ 2012~ 2013 学年第一 学期 时间_2012.9.26_ 节次_1-3_ 课程名称 旅游学原理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12 级旅游管理本科 授课内容 旅游活动的主体(二)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重 点 旅游资源概念、分类、特点 难 点 旅游资源分类 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旅游资源美感类型、旅游景观观赏、中国与世界五大旅游强国的资源地位比较 教 学 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二)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涵义、特点及其分类 一、旅游资源的涵义及其特点 讲授法 1.旅游资源的涵义 2.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1.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地表类、 水体类、 生物类、 、气候与天象类 (2)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类、 近现代类、 文化、体育类、 风情胜地类 2.国家旅游局2001年新拟的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的分类系统 (1)自然景系 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候生物、其他 (2)人文景系 5 分钟 20 分钟 20 分钟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历边渍产羽代人文吸孔物执象人文吸孔物、其他 (3)服务景系 10分钟 旅游服务、其他 3.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3 20分钟 作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按照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 (1)自然风景旅游资返 山光水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沙滩、气象与气候、生物景观、云 山雾海 (2)人文景观旅游资返 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 参考资料 讲授法、分析法 50分钟 资料之一自然旅游景观的美感类型 、形象美 其价值特征为雄”、“奇”、“险”、“秀 二、色彩美 其价值特征为山色”、“石色”、“天色”、“水色”、“植物色 三、所觉美 其价值特征为“鸟语”、“风声”、“钟声”、“水声” 四、嗅觉送 如:鲜花的芬芳、泉水的甘甜、清爽的空气,等。 资料之二21世纪最受欢迎的8类旅游 据业内专家预测,21世纪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表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山、下乡、飞天、入海、观文化、走沙漠、游森林、进工工 资料之三旅游景视的观造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远望近看,适时欣赏 3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复习本节课内容 15分钟
9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历史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抽象人文吸引物、其他 (3)服务景系 旅游服务、其他 3.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3) 作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按照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 (1)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山光水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沙滩、气象与气候、生物景观、云 山雾海 (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 参考资料 讲授法、分析法 资料之一 自然旅游景观的美感类型 一、形象美 其价值特征为“雄”、“奇”、“险”、“秀” 二、色彩美 其价值特征为“山色”、“石色”、“天色”、“水色”、“植物色” 三、听觉美 其价值特征为“鸟语”、“风声”、“钟声”、“水声” 四、 嗅觉美 如:鲜花的芬芳、泉水的甘甜、清爽的空气,等。 资料之二 21世纪最受欢迎的8类旅游 据业内专家预测,21世纪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表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山、下乡、飞天、入海、观文化、走沙漠、游森林、进工厂 资料之三 旅游景观的观赏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远望近看,适时欣赏 3.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复习本节课内容 10 分钟 20 分钟 50 分钟 1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