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贫血的分类】缺铁二、病因分类造血物质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再障生成不足单纯红细胞再障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红细胞膜结构缺陷红细胞内在异常红细胞酶缺乏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红细胞外在因素免疫因素:抗体破坏、药物非免疫因素:感染、物理化学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慢性贫血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贫血的分类】 二、病因分类 造血物质缺乏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生成不足 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慢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异常 缺铁 维生素B12缺乏 叶酸缺乏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障 单纯红细胞再障 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 红细胞外在因素 红细胞膜结构缺陷 红细胞酶缺乏 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 免疫因素:抗体破坏、药物 非免疫因素:感染、物理化学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贫血的分类】三、形态分类这类分类方法是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计算出红细胞平均容(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结果,将贫血分为四类:MCV (fI)MCH(pg)MCHC(%)正常值80~9428~3232~38大细胞性>94>3232~3880~94正细胞性28~323238<80单纯小细胞性<2832~38<80<28<32小细胞低色素性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贫血的分类】 三、形态分类 这类分类方法是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计算出红细胞平均容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 结果,将贫血分为四类: MCV (fl) MCH (pg) MCHC(%) 正常值 80~94 28~32 32~38 大细胞性 >94 >32 32~38 正细胞性 80~94 28 ~32 32~38 单纯小细胞性 <80 <28 32~38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8 <32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实验室检查】一、血涂片血常规+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HbRBC+)(Hb<RBC=(Hb+=RBC↓)+++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血清itB12含量某些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其它:某些白血病等多数继发性贫血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涂片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实验室检查】网织红细胞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减少L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纯红细胞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外异常红细胞内在缺陷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胞膜异常(形态学)Coombs试验酶缺陷(酶检查)血红蛋白异常阳性阴性(血红蛋白电泳)1儿免疫性非免疫性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实验室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 增 多 减 少 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 红细胞外异常 胞膜异常(形态学) 酶缺陷(酶检查) 血红蛋白异常 纯红细胞生成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 后天获得性 Coombs试验 免疫性 非免疫性 (血红蛋白电泳) 阳 性 阴 性
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概述】是由于体内铁缺之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根据1981年全国16省市对8435名29天一7岁小儿的调查,血红蛋流行病学调查白在110g/L以下的营养性贫血高达36.31%:6个月一6岁小儿9027名,患病率为43.03%,因而则是儿童保健工作中呕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根据1981年全国16省市对8435名 29天-7岁小儿的调查,血红蛋 白在110g / L以下的营养性贫血 高达36.31%; 6个月-6岁小儿 9027名,患病率为43.03%,因而 则是儿童保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 问题。 【概 述】 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以婴幼儿发病率 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