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6重金属沉淀池设计应符合本规程3.43条的规定 3.587最终中和池的设计条件如下: (1)水在池中停留时间宜为10~15min (2)设搅拌装置 (3)经调节后,出水的pH值应为6~9 3.5.88清净水池设计可按具体使用条件确定。 3.59含重金属废水的泥渣系统按本规程3.4节设计。 3.6锅炉化学清洗废液处理 3.6.1根据工程主管单位提出和经上级审查批准的化学清洗方案,确定锅炉化学 清洗废液处理系统。 362锅炉化学清洗废液的处理应按釆用不同清洗药剂如氨化柠檬酸、EDIA和 盐酸等)所排出的废液,分别制定处理方案 3.6.3锅炉化学清洗废液的水量和水质可参照类似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在无 参考数据时,排水量宜按锅炉化学清洗总排水量的1_2或清洗水容积的7~8 倍确定 锅炉化学清洗系统水容积的确定参见表3.63 3.64锅炉化学清洗废液处理系统根据所用药剂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3.641锅炉盐酸清洗废液处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3.63不同锅炉化学清洗方案下的清洗容积 喪3,6.3不同锅炉化学清洗方案下的清洗容积 机(妒〉容量 谊流分质 清流范团 汁洗谷积 50MW列组 110120 4c^nh锅六》 IICl-CgII,OT sHaO MW机组 HH一(HH 过熱器,炉前 (u/h训》 :.O 本体,过按部、圹兩 MW机组 HCI CsH ChuO 103t/h圹 过热器、妒前 1y-20 ELTA 不体、过胺、圹倌 18…0 HCI (aH:) ChyV (1)当只要求pH值、悬浮物指标合格时,可采用简单的酸碱中和及澄清处理; (2)直接中和后,排入水力除灰系统 (3)要求重复利用时,应按用户要求进行深度处理 (4)COD值较高时,应进行氧化分解处理 3.642锅炉氨化柠檬酸清洗废液处理可采用焚烧法或氧化分解处理。 当采用焚烧处理时,柠檬酸清洗废液宜中和至pH值8~9,经过滤后送λ炉膛 进行焚烧,注入量宜为锅炉蒸发量的0.5%~1%
3.5.8.6 重金属沉淀池设计应符合本规程3.4.3条的规定。 3.5.8.7 最终中和池的设计条件如下: (1)水在池中停留时间宜为10~15min; (2)设搅拌装置; (3)经调节后,出水的pH值应为6~9。 3.5.8.8 清净水池设计可按具体使用条件确定。 3.5.9 含重金属废水的泥渣系统按本规程3.4节设计。 3.6 锅炉化学清洗废液处理 3.6.1 根据工程主管单位提出和经上级审查批准的化学清洗方案,确定锅炉化学 清 洗废液处理系统。 3.6.2 锅炉化学清洗废液的处理应按采用不同清洗药剂(如氨化柠檬酸、EDTA和 盐酸等)所排出的废液,分别制定处理方案。 3.6.3 锅炉化学清洗废液的水量和水质可参照类似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在无 参 考数据时,排水量宜按锅炉化学清洗总排水量的 1 3 2 5 ~ 或清洗水容积的7~8 倍确 定。 锅炉化学清洗系统水容积的确定参见表3.6.3。 3.6.4 锅炉化学清洗废液处理系统根据所用药剂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3.6.4.1 锅炉盐酸清洗废液处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3.6.3 不同锅炉化学清洗方案下的清洗容积 (1)当只要求pH值、悬浮物指标合格时,可采用简单的酸碱中和及澄清处理; (2)直接中和后,排入水力除灰系统; (3)要求重复利用时,应按用户要求进行深度处理; (4)COD值较高时,应进行氧化分解处理。 3.6.4.2 锅炉氨化柠檬酸清洗废液处理可采用焚烧法或氧化分解处理。 当采用焚烧处理时,柠檬酸清洗废液宜中和至pH值8~9,经过滤后送入炉 膛 进行焚烧,注入量宜为锅炉蒸发量的0.5%~1%
3.643锅炉EDIA清洗废液处理系统中,回收EDIA后的废液宜采用以下方式处 理: (1)当发电厂采用水力除灰时,排至水力除灰系统 (2)当发电厂采用干除灰时,按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3.65对锅炉化学清洗废液进行集中处理时,贮存池宜设置2个(格),池内设搅拌 装置。废液输送泵宜设2台。 分散处理时,锅炉化学清洗废液贮存池宜在靠近锅炉房后扩建端布置。 3.6.6当设置有机废液焚烧系统时,焚烧设备宜靠近锅炉房 4灰水治理 4.1一般规定 41.1贮灰场经常性排水(以下简称灰水)的超标项目应根据燃煤和粉煤灰的化学 成分、除尘和除灰工艺、灰水比、冲灰水的水质等具体条件,经分析判断或参 照类似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必要时,可进行浸出试验。 41.2灰水宜采用闭路循环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并符合当地环保排放 标准时,也可经处理后排放。 4.1.3灰水治理装置可布置在靠近除灰设施处或灰水排放口 42闭路循环处理 42.1灰水回收率可根据灰水比、灰水量和灰场所在地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等条 件,经分析论证确定或参照类似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 42.2应根据粉煤灰中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冲灰水的水质以及除尘、除灰工艺流 程等因素,参照类似发电厂灰渣管道的结垢现状,判断结垢的可能性并采取必 要的防垢措施。 42.3灰水回收系统有结垢倾向时,应采用添加阻垢剂等防垢措施。必要时,可 经试验筛选合适的阻垢剂及确定有效剂量 42.4采用干除灰且干渣需分除时,宜实施渣水闭路循环。 4.3排放处理 43.1应确保灰、渣水在灰场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去除灰、渣水中的悬浮物 必要时,可设二次沉淀池 43.2处理灰水pH值可采用以下方法 (1)增大灰场内灰、渣水的曝气面积,加速自然降解; (2)加酸中和处理 4.44灰渣浓缩池(沉灰、渣池)排水处理 44.1采用灰渣浓缩池(沉灰、渣池)除灰工艺时,排水宜回收再循环,或根据工 程具体条件经处理后回收利用或排放 44.2灰渣浓缩池(沉灰、渣池)排水采用再循环工艺时,回水系统宜添加阻垢剂 5含油污水治理 5.1一般规定 5.1.1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宜靠近油库区布置。 5.1.2污水处理设施宜设置调节池,其容积应按污水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及处理 要求等因素确定 5.1.3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和设计参数宜参照类似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必要 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5.1.4主厂房区的含油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视实际情况而定 52水量和水质
3.6.4.3 锅炉EDTA清洗废液处理系统中,回收EDTA后的废液宜采用以下方式处 理: (1)当发电厂采用水力除灰时,排至水力除灰系统。 (2)当发电厂采用干除灰时,按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3.6.5 对锅炉化学清洗废液进行集中处理时,贮存池宜设置2个(格),池内设搅拌 装 置。废液输送泵宜设2台。 分散处理时,锅炉化学清洗废液贮存池宜在靠近锅炉房后扩建端布置。 3.6.6 当设置有机废液焚烧系统时,焚烧设备宜靠近锅炉房。 4 灰 水 治 理 4.1 一 般 规 定 4.1.1 贮灰场经常性排水(以下简称灰水)的超标项目应根据燃煤和粉煤灰的化学 成 分、除尘和除灰工艺、灰水比、冲灰水的水质等具体条件,经分析判断或参 照类似 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必要时,可进行浸出试验。 4.1.2 灰水宜采用闭路循环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并符合当地环保排放 标 准时,也可经处理后排放。 4.1.3 灰水治理装置可布置在靠近除灰设施处或灰水排放口。 4.2 闭 路 循 环 处 理 4.2.1 灰水回收率可根据灰水比、灰水量和灰场所在地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等条 件,经分析论证确定或参照类似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 4.2.2 应根据粉煤灰中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冲灰水的水质以及除尘、除灰工艺流 程 等因素,参照类似发电厂灰渣管道的结垢现状,判断结垢的可能性并采取必 要的防 垢措施。 4.2.3 灰水回收系统有结垢倾向时,应采用添加阻垢剂等防垢措施。必要时,可 经 试验筛选合适的阻垢剂及确定有效剂量。 4.2.4 采用干除灰且干渣需分除时,宜实施渣水闭路循环。 4.3 排 放 处 理 4.3.1 应确保灰、渣水在灰场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去除灰、渣水中的悬浮物。 必要时,可设二次沉淀池。 4.3.2 处理灰水pH值可采用以下方法: (1)增大灰场内灰、渣水的曝气面积,加速自然降解; (2)加酸中和处理。 4.4 灰渣浓缩池(沉灰、渣池)排水处理 4.4.1 采用灰渣浓缩池(沉灰、渣池)除灰工艺时,排水宜回收再循环,或根据工 程具 体条件经处理后回收利用或排放。 4.4.2 灰渣浓缩池(沉灰、渣池)排水采用再循环工艺时,回水系统宜添加阻垢剂。 5 含 油 污 水 治 理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宜靠近油库区布置。 5.1.2 污水处理设施宜设置调节池,其容积应按污水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及处理 要 求等因素确定。 5.1.3 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和设计参数宜参照类似发电厂的运行数据确定。必要 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5.1.4 主厂房区的含油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视实际情况而定。 5.2 水 量 和 水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