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概念和特征 1.环境污染防治法 所谓环境污染防治法,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治 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对产生或可能产生环境 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因活动(包括各种对环境不 利的人为活动)实施行政控制,以达到保护生活 环境、进而保护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目的而制 定的同类法律的总称
二、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概念和特征 1.环境污染防治法 所谓环境污染防治法,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治 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对产生或可能产生环境 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因活动(包括各种对环境不 利的人为活动)实施行政控制,以达到保护生活 环境、进而保护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目的而制 定的同类法律的总称
2.环境污染防治法的特征 (1)环境污染防治法是针对某一环境要素的污 染防治所进行的综合立法,其内容涉及到对该环 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2)环境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应 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它们从不同的角 度,不同的层面对环境要素的保护作出规定,但 它们各有侧重,两者不可偏废。 (3)环境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它是由某一环境要素保护的专门单行法规及其相 关法规构成的系统性规范的统一体,并非仅指某 一具体的单行法
2.环境污染防治法的特征 (1)环境污染防治法是针对某一环境要素的污 染防治所进行的综合立法,其内容涉及到对该环 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2)环境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应 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它们从不同的角 度,不同的层面对环境要素的保护作出规定,但 它们各有侧重,两者不可偏废。 (3)环境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它是由某一环境要素保护的专门单行法规及其相 关法规构成的系统性规范的统一体,并非仅指某 一具体的单行法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概念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 大气成分发生改变,而对人类、生物及财产带来 不利影响的现象 。 大气污染是由于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引起的。 污染源有两大部分,一类是自然污染源,另一类 是人工污染源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概念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 大气成分发生改变,而对人类、生物及财产带来 不利影响的现象。 大气污染是由于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引起的。 污染源有两大部分,一类是自然污染源,另一类 是人工污染源
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概况 早在1953年,原劳动部制定了《工厂安全卫 生暂行条例》,其中对防治空气污染作了规定。 1956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 程》和《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 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还制定了《工业“三 废”排放试行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1979年,在我国制定的首部环境保护法 律《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以法律的形 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概况 早在1953年,原劳动部制定了《工厂安全卫 生暂行条例》,其中对防治空气污染作了规定。 1956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 程》和《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 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还制定了《工业“三 废”排放试行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1979年,在我国制定的首部环境保护法 律《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以法律的形 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1987年9月5日,我国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 防治法》,1991年5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 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自1991年7月 1日起施行 针对我国的煤烟型污染,自20世纪80年代中 叶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还相继发布了《关于防 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1984) 《城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1987年)和 《关于发展民用型煤的暂行办法》(1987年) 以及《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1990 年)、《关于加强新生产机动车排汽污染监督管 理的通知》、《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硫酸工 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1987年9月5日,我国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 防治法》,1991年5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 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自1991年7月 1日起施行。 针对我国的煤烟型污染,自20世纪80年代中 叶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还相继发布了《关于防 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1984)、 《城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1987年)和 《关于发展民用型煤的暂行办法》(1987年) 以及《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1990 年)、《关于加强新生产机动车排汽污染监督管 理的通知》、《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硫酸工 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