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滴传”所叙述的以色列人的上帝观念 (续2) ““以色列人驱逐了住在迦南南部的所有居民,占领了亚摩利人 的土地,清除了希实本人,横渡约旦河,占领了整个山区。他们驱逐了 迦南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示剑人,以及所有的吉尔盖斯人。到如 今,以色列人已经在这些山区里生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了。 “‘他们的神痛恨罪孽,因此每当他们顺服他的时候,他们就兴 旺发达。然而当他们背离他的时候,他们便在战争中屡遭惨败,最终被 当作俘虏遣送到外国去了。他们的神殿被铲平了,他们的城邑被敌人占 领了。不过现在,他们又归服他们的神了,他们已经从被遣散的国家里 返回家园了。他们又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城,这是他们的神殿的所在地 他们在山区里重新定居下来,这些山区一直无人居住。 ““阁下,如果这些人现在犯罪,触犯了他们的神,即使不知不 觉的吧,如果我们能够确信他们犯了某些罪过,那我们就能够成功地攻 击他们。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违背他们神的律法,那你就不要动他们好了 ,或许他会保佑他们,使我们在全世界面前丢脸。’” 「11《圣经后典》,张久宣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北京,页43-44
“‘以色列人驱逐了住在迦南南部的所有居民,占领了亚摩利人 的土地,清除了希实本人,横渡约旦河,占领了整个山区。他们驱逐了 迦南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示剑人,以及所有的吉尔盖斯人。到如 今,以色列人已经在这些山区里生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了。 “‘他们的神痛恨罪孽,因此每当他们顺服他的时候,他们就兴 旺发达。然而当他们背离他的时候,他们便在战争中屡遭惨败,最终被 当作俘虏遣送到外国去了。他们的神殿被铲平了,他们的城邑被敌人占 领了。不过现在,他们又归服他们的神了,他们已经从被遣散的国家里 返回家园了。他们又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城,这是他们的神殿的所在地 ,他们在山区里重新定居下来,这些山区一直无人居住。 “‘阁下,如果这些人现在犯罪,触犯了他们的神,即使不知不 觉的吧,如果我们能够确信他们犯了某些罪过,那我们就能够成功地攻 击他们。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违背他们神的律法,那你就不要动他们好了 ,或许他会保佑他们,使我们在全世界面前丢脸。 ’”[1] [1] 《圣经后典》,张久宣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北京,页43-44 。 “犹滴传” 所叙述的以色列人的上帝观念 (续2)
“犹滴传”所叙述的以色列人的上帝观念 (续3) 在“犹滴传”中,亚述国的军事将领何乐弗尼及其部下不信 亚吉奥的演说,指控他装模作样的象个先知,用外邦人的神 来威胁他们,而他们确信自己的强大的军事力量,继续对以 色列人包围进攻。结果正如亚吉奥所预言的那样,亚述人的 军队是在全世界面前丢脸,大败而归。“犹滴传”的具体内 容是,以色列的一位年青美貌的寡妇犹滴巧使美人计,灌醉 何乐弗尼,并在他的帐篷里杀了他,以色列的军队乘乱以少 胜多,击败何乐弗尼的大军。然而这个故事的着眼点并不在 于美人计本身,而在于强调犹滴以及这些以色列山民对上帝 的虔敬,他们的虔敬导致主的保佑,从而战胜强敌
“犹滴传” 所叙述的以色列人的上帝观念 (续3) 在“犹滴传”中,亚述国的军事将领何乐弗尼及其部下不信 亚吉奥的演说,指控他装模作样的象个先知,用外邦人的神 来威胁他们,而他们确信自己的强大的军事力量,继续对以 色列人包围进攻。结果正如亚吉奥所预言的那样,亚述人的 军队是在全世界面前丢脸,大败而归。 “犹滴传”的具体内 容是,以色列的一位年青美貌的寡妇犹滴巧使美人计,灌醉 何乐弗尼,并在他的帐篷里杀了他,以色列的军队乘乱以少 胜多,击败何乐弗尼的大军。然而这个故事的着眼点并不在 于美人计本身,而在于强调犹滴以及这些以色列山民对上帝 的虔敬,他们的虔敬导致主的保佑,从而战胜强敌
耶利米书”所记载以色列人的上帝观念 摩西十诫的前三条诫命是: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不可制造 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对于违背这些诫命的行为,按照 先知的看法上帝是十分在意的。 在旧约“耶利米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帝注意到在埃及的犹 太人敬拜偶像,他让耶利米向他们传达一个警告:由于他们的妻子向其 他神祗焚香和献祭,他们自己知道并支持他们的妻子这样做,上帝要怎 罚他们所有的人,包括孩子在内,正如上帝曾对耶路撒冷和其他的犹太 城市中的人所惩罚的那样,使他们在战争和饥荒中死亡,把他们居住的 地方毁为废墟。但是他们都不听从他,他们反而说,他们过去崇拜天后 平安无事,后来他们不崇拜天后了,就遭灾难,所以他们发誓:“我 们定要成就我们口中所说出的一切话,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按着我们 与我们列祖、君王、首领在犹太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市上素常所行的 样。因为那时我们吃饱饭,享福乐,并不见灾祸。”山于是耶利米 明确地告诉他们,上帝不再关怀他们的福祉,而将降祸给他们。 在埃及的一切犹太人必因刀剑饥荒所灭。…)有极少数人从刀剑下逃 脱出来,回到犹太的土地上。这些人将看到究竟谁的话。是我的还是你 们的,得到证实。”[2 “耶利米书”,第44章,第17节。 “耶利米书”,第44章,第27-29节
摩西十诫的前三条诫命是: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不可制造 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对于违背这些诫命的行为,按照 先知的看法上帝是十分在意的。 在旧约“耶利米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帝注意到在埃及的犹 太人敬拜偶像,他让耶利米向他们传达一个警告:由于他们的妻子向其 他神祗焚香和献祭,他们自己知道并支持他们的妻子这样做,上帝要惩 罚他们所有的人,包括孩子在内,正如上帝曾对耶路撒冷和其他的犹太 城市中的人所惩罚的那样,使他们在战争和饥荒中死亡,把他们居住的 地方毁为废墟。但是他们都不听从他,他们反而说,他们过去崇拜天后 ,平安无事,后来他们不崇拜天后了,就遭灾难,所以他们发誓:“我 们定要成就我们口中所说出的一切话,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按着我们 与我们列祖、君王、首领在犹太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市上素常所行的 一样。因为那时我们吃饱饭,享福乐,并不见灾祸。 ”[1] 于是耶利米 明确地告诉他们,上帝不再关怀他们的福祉,而将降祸给他们。--“ 在埃及的一切犹太人必因刀剑饥荒所灭。……只有极少数人从刀剑下逃 脱出来,回到犹太的土地上。这些人将看到究竟谁的话。是我的还是你 们的,得到证实。 ”[2] [1] “耶利米书” ,第44章,第17节。 [2] “耶利米书” ,第44章,第27-29节。 “耶利米书”所记载以色列人的上帝观念
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存在着一神论和多神论、 上帝崇拜和偶像崇拜之间激烈斗争 这段话表明,虽然以色列民族很早就形成了一神论的 观念,但是这一观念不是十分牢固的。不论在平民中还是贵 族中,都时常出现崇拜偶像的现象。即使在巴比伦流亡时期 中和以后,这时以色列的先知已完仝确认,耶路撒冷的被毁 和巴比伦流亡的悲剧的原因在于他们违背了崇拜唯一上帝的 诫命,仍然有许多人在崇拜其他神祗的偶像。我们在阅读旧 约圣经的时候,常常会形成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旧约中的上 帝嫉妒性很强,对以色列人敬拜外族神祗的行为的处罚特别 严厉。我想,当我们理解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存在着一神 论和多神论、上帝崇拜和偶像崇拜之间激烈斗争的时候,就 不会把这样的严厉处罚归之为上帝的嫉妒性,而毋宁把它视 为以色列的宗教思想家坚决捍卫一神论的决心
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存在着一神论和多神论、 上帝崇拜和偶像崇拜之间激烈斗争 这段话表明,虽然以色列民族很早就形成了一神论的 观念,但是这一观念不是十分牢固的。不论在平民中还是贵 族中,都时常出现崇拜偶像的现象。即使在巴比伦流亡时期 中和以后,这时以色列的先知已完全确认,耶路撒冷的被毁 和巴比伦流亡的悲剧的原因在于他们违背了崇拜唯一上帝的 诫命,仍然有许多人在崇拜其他神祗的偶像。我们在阅读旧 约圣经的时候,常常会形成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旧约中的上 帝嫉妒性很强,对以色列人敬拜外族神祗的行为的处罚特别 严厉。我想,当我们理解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存在着一神 论和多神论、上帝崇拜和偶像崇拜之间激烈斗争的时候,就 不会把这样的严厉处罚归之为上帝的嫉妒性,而毋宁把它视 为以色列的宗教思想家坚决捍卫一神论的决心
从作为以色列选民的上帝到全体人类的上帝,是有关上 帝的观念的一场深刻的神学革命 旧约中描述的上帝是创造世界的主和以色列民族的神。人们不免要 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既然上帝是创造万事万物和全体人类的唯一的神, 那么为什么上帝只与以色列民族相关联呢? 从作为以色列选民的上帝到全体人类的上帝,是有关上帝的观念的 场深刻的神学革命。这是从旧约到新约的革命。与新约的博爱的上帝的 观念相关联的是人的灵魂的拯救的观念。 在旧约中,上帝的保佑是对一个民族的保佑,上帝的惩罚是对一个 民族的惩罚。我们有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某一部分人犯了罪,上帝要 惩罚他们全体,乃至子孙后代。这只能用民族或部落群体的概念来解释 当时的犹太思想家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或部落群体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 起。一般来说,这些犹太的先知都有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他们期待着主 帮助他们复兴本民族,并彻底毁灭外邦人 而新约则不同,在新约中所说的拯救,是对全体人类的拯救。民族 的概念淡泊下去了,而个人的概念明显起来了。每一个人,不论他属于什 么民族,不论他居住在什么地方,只要他信仰上帝和广施善行,就会得到 上帝的保佑。个人不再与他的家庭、他的种族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是作 为独立的灵魂与上帝相关联
从作为以色列选民的上帝到全体人类的上帝,是有关上 帝的观念的一场深刻的神学革命。 旧约中描述的上帝是创造世界的主和以色列民族的神。人们不免要 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既然上帝是创造万事万物和全体人类的唯一的神, 那么为什么上帝只与以色列民族相关联呢? 从作为以色列选民的上帝到全体人类的上帝,是有关上帝的观念的 一场深刻的神学革命。这是从旧约到新约的革命。与新约的博爱的上帝的 观念相关联的是人的灵魂的拯救的观念。 在旧约中,上帝的保佑是对一个民族的保佑,上帝的惩罚是对一个 民族的惩罚。我们有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某一部分人犯了罪,上帝要 惩罚他们全体,乃至子孙后代。这只能用民族或部落群体的概念来解释。 当时的犹太思想家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或部落群体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一般来说,这些犹太的先知都有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他们期待着主 帮助他们复兴本民族,并彻底毁灭外邦人。 而新约则不同,在新约中所说的拯救,是对全体人类的拯救。民族 的概念淡泊下去了,而个人的概念明显起来了。每一个人,不论他属于什 么民族,不论他居住在什么地方,只要他信仰上帝和广施善行,就会得到 上帝的保佑。个人不再与他的家庭、他的种族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是作 为独立的灵魂与上帝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