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合作讨论 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 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我的思路: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 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 了哪些化学变化? 我的思路:淀粉属于多糖,其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 糖。注意这里“一定条件”的涵义。 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我的思路:注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 忆和理解。 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 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 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Cu(OH)2 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酒 变蓝色 蛋白质+浓HNO 共热,变黄色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新制CuO 2砖红色沉淀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 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 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我的思路: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 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 了哪些化学变化? 我的思路:淀粉属于多糖,其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 糖。注意这里“一定条件”的涵义。 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我的思路:注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 忆和理解。 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 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 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 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 Cu(OH)2 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酒 变蓝色 蛋白质+浓 HNO3 共热,变黄色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 △ 新制 ⎯⎯⎯⎯⎯⎯⎯2 → Cu(OH) 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银氨溶液,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Ⅰ、IO3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蛋白质浓HNO3,变黄色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催化剂 C12H2O11+H2O→ →>C6H12O6+C6H12O 蔗糖 葡萄糖果糖 (CH0O3)+nHO催化剂nCH2O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照高级脂肪酸+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2)葡萄糖 △ 银氨溶液 ⎯⎯⎯⎯⎯→ 光亮的银镜 新制 Cu(OH)2 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 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 I2 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 I -、IO - 3 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蛋白质 ⎯⎯⎯⎯⎯3 → 浓HNO 变黄色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 HNO3 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 3—6]蔗糖的水解反应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H2O ⎯⎯⎯ ⎯→ 催化剂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nH2O ⎯⎯⎯ ⎯→ 催化剂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 H2SO4 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 酸 △ 高级脂肪酸+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 ⎯⎯→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GfICCOD aE← COI NbI 甘氨酸 丙氨酸 、IEIa 苯丙氨酸 谷氨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a一氨基酸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存在水果和蔬菜中 血液中 葡萄糖和果糖 「食品加工 主要用途医疗输液 合成补钙药物和维生素C等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蔗糖存在: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 主要用途:食用,如白糖、冰糖等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 淀粉主要用途用 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存在植物的茎,叶、果皮中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纤维素 食用:加强小肠蠕动,有通便功能造纸 主要用途{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和 黏胶纤维等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 沸点的动物脂肪。 油 脂肪 在一定条件下 (2)油脂的主要用途一一食用
CH 2 NH 2 COOH CH 2 NH 2 CHCOOH 甘氨酸 丙氨酸 COOH NH 2 C 6 H 5 CH 2 CH 苯丙氨酸 COOH NH 2 HOOCCH 2 CH 2 CH 谷氨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葡萄糖和果糖 合成补钙药物和维生素 等 医疗输液 食品加工 主要用途 血液中 水果和蔬菜中 存在 C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蔗糖 主要用途:食用,如白 糖、冰糖等 存在:主要存在于甘蔗 和甜菜中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淀粉 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食用 主要用途 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 纤维素 黏胶纤维等 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 维素乙酸酯和 食用:加强小肠蠕动, 有通便功能造纸 主要用途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 素 植物的茎、叶、果皮中 存在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 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 沸点的动物脂肪。 油 在一定条件下 ⎯+⎯⎯H2→ 脂肪 (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
油脂+水一酶,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1)氨基酸的种类 必需氨基酸(共8种)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 氨基酸/物中补给 非必需氨基酸(共12种:人体可利用N元素合 成,不必由食物供给 月J 发毛 (2)蛋白质的存在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西每 意3 (4)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4.科学视野一一生命的化学起源 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 为生物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 物进行自我复制 五、例题讲评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油脂+水 ⎯⎯→ 酶 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1)氨基酸的种类 氨基酸 成,不必由食物供给 非必需氨基酸 共 种 :人体可利用 元素合 物中补给 必需氨基酸 共 种 :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 ( 12 ) N ( 8 ) (2)蛋白质的存在 蛋白质 细胞: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 植物:种子中具有丰富的蛋白质 肌肉 皮肤 发、毛 蹄 角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蛋 白 质 食用:蛋白质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氨基酸 蛋白质 激素 酶 尿素 纺织业:动物的毛、蚕丝等 皮革业:动物的皮 医药业:用驴皮制作阿胶 化工业:从牛奶中提取酪素,制造塑料等 (4)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 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 为生物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 物进行自我复制。 五、例题讲评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A错误 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中含 有一NH2,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B不正确。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C不正确 D选项正确。 答案:D 【例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 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A.甲酸乙酯( 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 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m) 解析:逐项分析。 A可选: HCOOC2H5+H,O=HCOOH+ C,HsOH B不可选 EE<.DBES d· d司 3×284 C不可选,因为葡萄糖不水解 D不可选,因为淀粉水解只生成一种物质 答案:A 【例3】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但却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EICECHCEOKSD (EL(EICEICEIODI GECECEICE。E (DIDIQEICDICDI (1)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KMnO4(H,aq褪色。答. (2)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溴水褪色。若能,写出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弱氧化剂都能将葡萄糖氧化,溴水和KMOA(H'aq)都是强氧化剂,自然也能将葡萄糖 氧化,而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离子(MO4一→Mmn2,Br2—→Br) 溴水将一CHO氧化为一COOH,多出1个O原子,这个O原子应该是由1个H2O分子提供 的,1个H2O分子提供一个O原子必游离出2个H,所以HO是一种反应物,HBr是一种生成物 答案:(1)能(2)能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A 错误。 糖类、油脂都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中含 有—NH2,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 C、H、O 三元素外,还含有 N 元素等。B 不正确。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C 不正确。 D 选项正确。 答案:D 【例 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A、B,且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 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 ) A.甲酸乙酯(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 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 解析:逐项分析。 A 可选: HCOOC2H5+H2O H + △ HCOOH+C2H5OH 46 46 B 不可选: C C C C 17 17 17 17 H H H H 35 35 35 35 COO COO COO COO +3H 2 O 3 OH OH OH CH 2 CH 2 CH 2 CH H CH CH 2 H + △ + 3×284 92 C 不可选,因为葡萄糖不水解。 D 不可选,因为淀粉水解只生成一种物质。 答案:A 【例 3】新制 Cu(OH)2 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但却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 CH 2 CH CH CH CH COOH OH OH OH OH OH 新制 银氨溶液,△ CH 2 Cu () OH2或 (1)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 KMnO4(H+,aq)褪色。答 。 (2)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溴水褪色。若能,写出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弱氧化剂都能将葡萄糖氧化,溴水和 KMnO4(H+ aq)都是强氧化剂,自然也能将葡萄糖 氧化,而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离子(MnO - 4 ⎯⎯→ Mn2+,Br2 ⎯⎯→ Br- )。 溴水将—CHO 氧化为—COOH,多出 1 个 O 原子,这个 O 原子应该是由 1 个 H2O 分子提供 的,1 个 H2O 分子提供一个 O 原子必游离出 2 个 H+,所以 H2O 是一种反应物,HBr 是一种生成物。 答案:(1)能 (2)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