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题: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授课人: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刘超 审核人: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李绍金 一、教学分析 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所在单元主要介绍了一战带来的 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 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 立起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 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重大国际事务无 不直接或间接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系。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条 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本课分为两个子目,分别为“《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二 者在时间上呈先后关系,在空间上分别协调了战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 国际关系,共同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按照时序与空间呈现一 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1919年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及相 关条约暂时协调了战胜国在欧洲地区的关系,形成“凡尔赛体系”: 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及一系列条约暂时协调了列强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华盛顿体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帝 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是该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教学设计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 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题:第 10 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授课人: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 刘超 审核人: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绍金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所在单元主要介绍了一战带来的 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 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 立起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 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重大国际事务无 不直接或间接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系。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条 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本课分为两个子目,分别为“《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二 者在时间上呈先后关系,在空间上分别协调了战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 国际关系,共同构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按照时序与空间呈现一 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1919 年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及相 关条约暂时协调了战胜国在欧洲地区的关系,形成“凡尔赛体系”; 1921 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及一系列条约暂时协调了列强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华盛顿体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帝 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是该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与矛盾分析等事实,了解《凡尔赛条约》 和《九国公约》签订的背景,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的多元联系性、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 本内容;通过史料分析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进行评价, 逐步发展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意识。认识国家利益是影响外交政策的 决定性因素,感悟帝国主义时代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的道理。 3.知道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 序,通过史料分析初步理解该体系的局限性,认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秩序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一战 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2教学难点: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教学过程 r 1.新课导入 se 以乌克兰地区冲突的时事新闻导入,引导学生感悟地区大国博弈 与国际秩序体系的重构,并回顾世界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变化,导入 新课。 sforical Educa 2.正课讲授 教学内容一、《凡尔赛条约》 教师讲授: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安排战后世界 成为当务之急,巴黎和会在这一背景下召开。阅读课本43-44页,完 成表格。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与矛盾分析等事实,了解《凡尔赛条约》 和《九国公约》签订的背景,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的多元联系性、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 本内容;通过史料分析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进行评价, 逐步发展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意识。认识国家利益是影响外交政策的 决定性因素,感悟帝国主义时代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的道理。 3.知道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 序,通过史料分析初步理解该体系的局限性,认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秩序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一战 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2. 教学难点: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以乌克兰地区冲突的时事新闻导入,引导学生感悟地区大国博弈 与国际秩序体系的重构,并回顾世界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变化,导入 新课。 2. 正课讲授 教学内容一、《凡尔赛条约》 教师讲授: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安排战后世界 成为当务之急,巴黎和会在这一背景下召开。阅读课本 43-44 页,完 成表格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会议名称 巴黎和会 会议时间2 a 会议地,点 a 参会国 a 核心议题日 主要成果(文件、机构组织)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 教师过渡: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也出席了会议,并对这场会议 抱有很高的期待,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会议?我们从会前图谋、 会议流程、会议成果三个角度来再识这场和会。 角度一:会前图谋 A 教师呈现会前一战后英美法三国的基本情况,并提出问题: 美国 英国e 法国e 1914-1917商品输出额净增2 战前协约国最强国家,一战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倍 后整体实力削弱 向英国、美国举借大量外债 战后最大债权国(1919年协 仍保持较顽固的传统财政金 在欧洲大陆占有军事战略优 约国欠其债务100亿美元): 融体系 势,世界最强陆军,占领向东 掌握世界黄金储备40% 保持对欧洲的最大债权国地 扩张的重要基地 发表“十四点原则”,要求构 位 建“开放的世界”、裁减军备、 全球最强海军力量 调整殖民地等 问题:根据表格,思考美国、英国、法国的主要战略企图是什么? 对待德国会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呈现结构图点拨总结:美国在一战中经济实 力迅速增强,进而希望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而这一过程必然要与英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 教师过渡: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也出席了会议,并对这场会议 抱有很高的期待,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会议?我们从会前图谋、 会议流程、会议成果三个角度来再识这场和会。 角度一:会前图谋 教师呈现会前一战后英美法三国的基本情况,并提出问题: 问题:根据表格,思考美国、英国、法国的主要战略企图是什么? 对待德国会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呈现结构图点拨总结:美国在一战中经济实 力迅速增强,进而希望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而这一过程必然要与英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国产生矛盾,美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 是依旧试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也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希望其 制止法国膨胀:法国在一战中实力也有所削弱,但是仍然保有一定的 军事优势,企图争夺欧洲霸权,并主张肢解德国以消灭这个宿敌和对 手,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之仇。意大利和日本也各自有争 霸野心,尤其是日本,妄图把其在战时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特权合法化, 独占中国,称霸亚太。由此可见,巴黎和会主要参与国各有算盘,都 从自身不当利益出发企图操纵会议走向,必然带来一番争斗。 角度二:会议程序 教师呈现材料 材料:美、英、法、日、意五国各有5名全权代表,可以出席一 切会议,其他国家只有1-3名全权代表,只能出席与他们有关的会 议…其决策机构最初由五大国首领和外长组成,因而也叫“十人会 议”,后来又缩小为美英法意四国首脑组成的“四人会议”,而实际起 操作作用的是由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里蒙梭组成的三巨头会议,他 们有权决定一切重大会议…在长达五个多月的会期中,全体会议只 召开七次,实际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 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Re 教师提问:会议的程序存在什么间题?2心⊙ 教师总结:从程序来看,会议几乎完全被英美法大国操纵,成为 其互相交换条件,谋利争霸的平台。 角度三:会议结果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表格,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 要内容。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国产生矛盾,美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 是依旧试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也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希望其 制止法国膨胀;法国在一战中实力也有所削弱,但是仍然保有一定的 军事优势,企图争夺欧洲霸权,并主张肢解德国以消灭这个宿敌和对 手,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之仇。意大利和日本也各自有争 霸野心,尤其是日本,妄图把其在战时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特权合法化, 独占中国,称霸亚太。由此可见,巴黎和会主要参与国各有算盘,都 从自身不当利益出发企图操纵会议走向,必然带来一番争斗。 角度二:会议程序 教师呈现材料 教师提问:会议的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从程序来看,会议几乎完全被英美法大国操纵,成为 其互相交换条件,谋利争霸的平台。 角度三:会议结果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表格,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 要内容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 德国领土问题 德国军事处置 政治问题(民族自决)只 德国赔偿问题 德国海外殖民地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 1、从会议图谋、会议程序和会议结果来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战胜国希望以什么方式重建世界秩序? 3、条约哪条内容最能体现会议性质?会议的哪些决定也体现了会议 的性质? 4、综合以上,你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总结:这次会议是一场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 权的分赃会议。战胜国希望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重建世界秩 序,其中瓜分德国殖民地最能体现出会议和条约的性质。此外,列强 为获得日本支持,不顾中国的抗议,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全 部转交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义愤并引发了五四运动。国家 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弱国无外交。 教师:此后,协约国先后与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和 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协调了战胜 国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的矛盾,确立起了列强在这一地区的新秩序。 教师:巴黎和会还决定成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主要受英法两国操纵, 成为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931年日本侵华后,国联曾派调查团 来中国调查,祖护日本的侵略行为,希望将中国东北交由“国际共管”,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 1、从会议图谋、会议程序和会议结果来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战胜国希望以什么方式重建世界秩序? 3、条约哪条内容最能体现会议性质?会议的哪些决定也体现了会议 的性质? 4、综合以上,你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总结:这次会议是一场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 权的分赃会议。战胜国希望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重建世界秩 序,其中瓜分德国殖民地最能体现出会议和条约的性质。此外,列强 为获得日本支持,不顾中国的抗议,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全 部转交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义愤并引发了五四运动。国家 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弱国无外交。 教师:此后,协约国先后与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和 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协调了战胜 国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的矛盾,确立起了列强在这一地区的新秩序。 教师:巴黎和会还决定成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主要受英法两国操纵, 成为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931 年日本侵华后,国联曾派调查团 来中国调查,袒护日本的侵略行为,希望将中国东北交由“国际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