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森林害虫的控制原理及方法 二、森林害虫的控制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治理方式与农业害虫是不同 的,是一项对森林害虫进行管理的系统工程。我国从 1998年开始执行了森林害虫治理的工程项目化管理。 森林可以区分为社会受益型的国土整治林,生态 环境建设林,城乡景观林的害虫防治工程,及经济型 的用材林和经济林
第二节 森林害虫的控制原理及方法 一、森林害虫的控制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治理方式与农业害虫是不同 的,是一项对森林害虫进行管理的系统工程。我国从 1998年开始执行了森林害虫治理的工程项目化管理。 森林可以区分为社会受益型的国土整治林,生态 环境建设林,城乡景观林的害虫防治工程,及经济型 的用材林和经济林
森林害虫治理工程的主要环节包括: 提出并确认防治对象 防治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防治任务的组织和落实 防治措施的实施和完成 防治效果的检查与评定 治理效果稳定性的监测
森林害虫治理工程的主要环节包括: 提出并确认防治对象 防治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防治任务的组织和落实 防治措施的实施和完成 防治效果的检查与评定 治理效果稳定性的监测
害虫治理中的防治指标 1.与害虫防治指标相关的概念 经济损害水平 Economic injury levels(ELL) 实施人工防治时的成本恰好等于防治后得到的经济 (或生态或社会)效益时的临界虫口密度。 即EL=(P;+A+B)/PoIE A人工成本、B机械成本、P消耗的物资成本、P0产 出物的单价、I每头害虫引起的产量损失、E防治效果 经济阈值(防治指标) Economic thresholds(ET) 为防止害虫种群密度超过ELL,根据多方面因素及 保险系数所确定的防治害虫时的一个种群密度值
二、害虫治理中的防治指标 1.与害虫防治指标相关的概念 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s(ELL) 实施人工防治时的成本恰好等于防治后得到的经济 (或生态或社会)效益时的临界虫口密度。 即ELL=(Pi+A+B)/P0IE A人工成本、B机械成本、Pi消耗的物资成本、P0产 出物的单价、I每头害虫引起的产量损失、E防治效果。 经济阈值(防治指标)Economic thresholds (ET) 为防止害虫种群密度超过EIL,根据多方面因素及 保险系数所确定的防治害虫时的一个种群密度值
种群数量平衡位置 Generalequilibrium position(EP) 即自然条件下害虫在较长时间内种群的平均密度值。 如果EP处于ELL以上、或徘徊于其附近,则该害虫为 主要害虫; EP偶然达到ELL则为偶发性害虫; EP长期处于EIL之下则为潜在害虫或有危害但不造成 明显损失的害虫。 ■■■■ ELL EP 经济损害水平平衡位置防治指标
种群数量平衡位置General equilibrium position (EP) 即自然条件下害虫在较长时间内种群的平均密度值。 如果EP处于EIL以上、或徘徊于其附近,则该害虫为 主要害虫; EP偶然达到EIL则为偶发性害虫; EP长期处于EIL之下则为潜在害虫或有危害但不造成 明显损失的害虫。 ELL EP ET 经济损害水平 平衡位置 防治指标
2,防治指标的类型 农、林生态林的防治指标对害虫实施治理后重新 获得的或增强的生态效益≥〔害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防治措施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损害(污染等)+防治费用) 时的虫口密度值。 景观工程林木的防治指标防治指标是害虫本身及 其危害后的美观损失水平、人类的恶感程度、该类林木 对害虫虫口的承载力等综合水准所对应虫口密度值
农、林生态林的防治指标 对害虫实施治理后重新 获得的或增强的生态效益≥〔害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防治措施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损害(污染等)+防治费用) 时的虫口密度值。 景观工程林木的防治指标 防治指标是害虫本身及 其危害后的美观损失水平、人类的恶感程度、该类林木 对害虫虫口的承载力等综合水准所对应虫口密度值。 2.防治指标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