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人类课题报告 我们身边的H7N9 背景 近期,中国发现了新型流感病毒H7N9的感染与传播,造成多人染病甚至死 亡,其中上海感染人数最多,在社会引起了一定的恐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 解H7N9,我们小组决定以H7N9为研究主题,调查复旦大学的同学对此疾病的 了解情况并通过疾控中心了解H7N9的最新情况。 小组组成及分工 组长李俏负责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并带领张柳雅、余常宏、刘宇轩进行校 园调査,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组长王岳负责疾控中心调研,带领宫民和叶 磊做采访活动。宫民另外负责PPT的制作,叶磊负责通讯稿的写作 、小组成员活动历程 4月29日至5月6日,小组全体成员查阅背景资料,对于H7N9的起源和症 状以及预防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将相关资料做一个梳理,写成一篇H7N9 的资料总结 5月7日至5月11日,李俏、张柳雅、余常宏、刘宇轩陆续向复旦学生群 体发放问卷,以及面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同学们对于流感的认知,主要考察传播 渠道、症状、预防措施等等。从中可以获得学生群体对于流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 储备水平,同时也起到预防宣传的作用 5月7日至5月11日期间,王岳、叶磊、宫民前往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实地了解杨浦区针对甲型H7N9流感的预案及具体措施,从而形成对此次流 感的客观认识。全过程留存照片、视频和访谈记录以及数据调查汇总,记录项目
1 病原生物与人类课题报告 —我们身边的 H7N9 一、背景 近期,中国发现了新型流感病毒 H7N9 的感染与传播,造成多人染病甚至死 亡,其中上海感染人数最多,在社会引起了一定的恐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 解 H7N9,我们小组决定以 H7N9 为研究主题,调查复旦大学的同学对此疾病的 了解情况并通过疾控中心了解 H7N9 的最新情况。 二、小组组成及分工 组长李俏负责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并带领张柳雅、余常宏、刘宇轩进行校 园调查,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组长王岳负责疾控中心调研,带领宫民和叶 磊做采访活动。宫民另外负责 PPT 的制作,叶磊负责通讯稿的写作。 三、小组成员活动历程 4 月 29 日至 5 月 6 日,小组全体成员查阅背景资料,对于 H7N9 的起源和症 状以及预防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将相关资料做一个梳理,写成一篇 H7N9 的资料总结。 5 月 7 日至 5 月 11 日,李俏、张柳雅、余常宏、刘宇轩陆续向复旦学生群 体发放问卷,以及面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同学们对于流感的认知,主要考察传播 渠道、症状、预防措施等等。从中可以获得学生群体对于流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 储备水平,同时也起到预防宣传的作用。 5 月 7 日至 5 月 11 日期间,王岳、叶磊、宫民前往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实地了解杨浦区针对甲型 H7N9 流感的预案及具体措施,从而形成对此次流 感的客观认识。全过程留存照片、视频和访谈记录以及数据调查汇总,记录项目
实施过程 5月12至5月17日,李俏、张柳雅、余常宏、刘宇轩整理汇总调查问卷的 相关结果,并据此形成报告记录;同时记录活动过程,以通讯稿形式呈现;照片 汇总成册,提供活动的实证依据;以及小组成员的点滴感想。5月12至5月17 日,王岳、叶磊、宫民记录活动过程,以通讯稿形式呈现:照片汇总成册,提供 活动的实证依据;以访谈笔录的形式整理访谈内容和资料汇总;以及小组成员的 点滴心得体会。 调研过程:1.事前与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取得联系,说明我们的调研目的,商 量时间;2.征得同意后,小组成员乘公交前往目的地;3.以参观提问方式向接待 老师了解情况;4.适当留取照片资料;5.调研成果的汇总及产出。5月18日 李俏汇总所有成果后,上传报告。5月20日,小组全体成员准备最后的汇报, 以PPT和视频形式在课堂上呈现最终成果。 四、调查问卷板块 在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调查的总共234人,平均分为 其中选择题正确率如下表:
2 实施过程。 5 月 12 至 5 月 17 日,李俏、张柳雅、余常宏、刘宇轩整理汇总调查问卷的 相关结果,并据此形成报告记录;同时记录活动过程,以通讯稿形式呈现;照片 汇总成册,提供活动的实证依据;以及小组成员的点滴感想。5 月 12 至 5 月 17 日,王岳、叶磊、宫民记录活动过程,以通讯稿形式呈现;照片汇总成册,提供 活动的实证依据;以访谈笔录的形式整理访谈内容和资料汇总;以及小组成员的 点滴心得体会。 调研过程:1.事前与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取得联系,说明我们的调研目的,商 量时间;2.征得同意后,小组成员乘公交前往目的地;3.以参观提问方式向接待 老师了解情况;4.适当留取照片资料;5.调研成果的汇总及产出。5 月 18 日, 李俏汇总所有成果后,上传报告。5 月 20 日,小组全体成员准备最后的汇报, 以 PPT 和视频形式在课堂上呈现最终成果。 四、调查问卷板块 在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调查的总共 234 人,平均分为 56.96. 其中选择题正确率如下表:
60 第二题 37.6 第四题 28.6 凵正确率% 填空题正确率如下 60 1 第三题 第四题 64.5 第五题 第六题 41.8 第七题 66.6 第八题 24.3 第九题 33.3 正确率
3 35.8 37.6 70.9 28.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正确率% 填空题正确率如下:
在对同学的性别、专业、年级进行分类后再做数据分析发现得分与这些因素 基本无关,分数均在及格线附近,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同学们对H7N9这种病毒 缺乏了解。 附上筒略版调查问卷: 被访者基本概况 1、您的性别() ①男 ②女 2、您的专业类型() ①文科类②理科类③工科类④社会科学类 3、您的年级() ①大 ②大二③大三④大四 关于HTN9的认知调查 1、H7N9首先发现地区() ①上海,安徽②上海,浙江③浙江,江苏④上海,江苏 2、H7N9病毒名称中H表示(),有()个亚型;N表示(),有()亚型 ①血细胞凝集素,9:神经氨酸酶,15②血细胞凝聚素,15:神经氨酸酶,9 ③神经氨酸酶,9:血细胞凝聚素,15④神经氨酸酶,15:血细胞凝聚素,9 3、人感染的H7N9的潜伏期一般为()天以内 ①3天②5天③7天④10天 4、以下条件中具备( 项的病例为监测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C):具有肺 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不能从临 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①2项 ②3项 ③4项
4 在对同学的性别、专业、年级进行分类后再做数据分析发现得分与这些因素 基本无关,分数均在及格线附近,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同学们对 H7N9 这种病毒 缺乏了解。 附上简略版调查问卷: 被访者基本概况 1、您的性别( ) ① 男 ② 女 2、您的专业类型( ) ① 文科类 ② 理科类 ③ 工科类 ④ 社会科学类 3、您的年级( ) ① 大一 ② 大二 ③ 大三 ④ 大四 关于 H7N9 的认知调查 1、H7N9 首先发现地区( ) ① 上海,安徽 ② 上海,浙江 ③ 浙江,江苏 ④ 上海,江苏 2、H7N9 病毒名称中 H 表示( ),有( )个亚型;N 表示( ),有( )亚型 ① 血细胞凝集素,9;神经氨酸酶,15 ② 血细胞凝聚素,15;神经氨酸酶,9 ③ 神经氨酸酶,9;血细胞凝聚素,15 ④ 神经氨酸酶,15 ;血细胞凝聚素,9 3、人感染的 H7N9 的潜伏期一般为( )天以内 ① 3 天 ② 5 天 ③ 7 天 ④ 10 天 4、以下条件中具备( )项的病例为监测病例: 发热(腋下体温≥38℃); 具有肺 炎的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不能从临 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① 2 项 ② 3 项 ③ 4 项
判断: 1)特性:该病毒已被证明具有人传人的特性 2)特性: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3)症状: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 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相关表现,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 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4)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5)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 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6)易感人群:目前已经证明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多为成人 刀)变异:研究结果初步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已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暗示了猪 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发挥了中间宿主的作用。 8)预防:对于H7N9的高危人群,可以采用“中药代茶饮”的方法。 9)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布通报称,建议因H7N9禽流感在各入境处进行专门检查,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旅游和贸易
5 判断: 1) 特性:该病毒已被证明具有人传人的特性。 ( ) 2) 特性: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 30 分钟或煮沸(100℃) 2 分钟以上可灭活,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 ) 3) 症状: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 感染症状。起病 5-7 天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相关表现,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 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 ) 4)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 ) 5) 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 1 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 ) 6) 易感人群:目前已经证明人类对 H7N9 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多为成人。 ( ) 7) 变异:研究结果初步显示,H7N9 禽流感病毒已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暗示了猪 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发挥了中间宿主的作用。 ( ) 8) 预防:对于 H7N9 的高危人群,可以采用“中药代茶饮”的方法。 ( ) 9) 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布通报称,建议因 H7N9 禽流感在各入境处进行专门检查,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旅游和贸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