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3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却在 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你从这两场战役曹操的胜败中得到什厶启 示? 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启示:1、要谦虚谨慎,骄兵必败;2、学会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4、事在人为,团结可以战胜强 大敌人等 4.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沮到达夷洲(现台濟),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 系 5.西晋的建立 1)西晋建立的时间:266年/建立者司马炎_/都城洛阳西 第16页共10
第 16 页 共 109 页 2.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3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却在 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你从这两场战役曹操的胜败中得到什么启 示? 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启示: 1、要谦虚谨慎,骄兵必败;2、学会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4、事在人为,团结可以战胜强 大敌人等。 4.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现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 系. 5. 西晋的建立 1) 西晋建立的时间: 266 年 /建立者 司马炎 /都城 洛阳 西
晋统一全国的时间:280年 2)三国归晋的根本原因是:北方经济的到恢复和发展 3)八王之乱:晋惠帝—在位时期,昏庸无能,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奇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结果: 西晋衰落。 影响:A、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B、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6.西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史称“五族内迁” 或“五胡乱华”。 7.东晋的建立与灭亡 找出东晋建立的时间:317年/建立者司马睿/都城建康/东晋灭 亡的时间:420年 8.南朝政权更替:宋_、齐_、梁_、陈 9淝水之战 (1)背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2)交战双方:前秦与_东晋 第17页共10
第 17 页 共 109 页 晋统一全国的时间: 280 年 2) 三国归晋的根本原因是: 北方经济的到恢复和发展 3) 八王之乱:晋惠帝 在位时期,昏庸无能,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奇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结果: 西晋衰落。 影响:A、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 B、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的人口迁徙 高潮。 6.西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史称“五族内迁” 或“五胡乱华”。 7.东晋的建立与灭亡 找出东晋建立的时间: 317 年 /建立者 司马睿/ 都城 建康 /东晋灭 亡的时间: 420 年 8.南朝政权更替: 宋 、 齐 、 梁 、 陈 9.淝水之战 (1)背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2)交战双方: 前秦 与 东晋
(3)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是A.投鞭于江,足断其流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_ (4)特点: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重要战役。 (5)结果:前秦灭亡,北方分裂。先后建立“十六国 10.北魏建立与魏孝文帝改革 (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 (2)魏孝文帝改革措施:A、迁都瀣阻 B、汉化措施:说汉 、穿汉服、改汉姓、通婚。 C.作用:促进了民族交醢,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1.江南地区的开发 1)条件:A、自然条件优越B、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C、南方战争少,社会安定 D、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2)主要表现:农业: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牛耕、粪肥、选种、育种、 田间管理技术得到推广。 手工业:快速进步 商业交流与城市繁荣。 3)江南开发的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岭南一带(今浙江、福建 第18页共109
第 18 页 共 109 页 (3)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是 A.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4)特点:是中国古代又一次 以少胜多 的重要战役。 (5)结果:前秦灭亡,北方分裂。先后建立“十六国” 10.北魏建立与魏孝文帝改革 (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鲜卑族 (2)魏孝文帝改革措施:A、迁都洛阳 B、汉化措施:说 汉 语 、穿 汉服 、改汉姓 、通婚。 C.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 北魏的实力 11.江南地区的开发 1)条件:A、自然条件优越 B、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 C、南方战争少,社会安定 D、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2)主要表现:农业: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牛耕、粪肥、选种、育种、 田间管理技术得到推广。 手工业:快速进步 商业交流与城市繁荣。 3)江南开发的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岭南一带(今浙江、福建
广东) 1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民族 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1)主要方式: 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歌舞。 社会习俗:各民族互相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心理逐渐减少。 2)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 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 1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科技 文化 贾愚闓:《齐民要术》我|书曹魏箅繇和胡的书法 农|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法:|作为标准楷书 学农书 东 第19页共10
第 19 页 共 109 页 广东) 1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主要方式: 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学习汉族君主专 制。 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 歌舞。 社会习俗:各民族 互相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心理逐渐减少。 2)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 隋唐 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1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科技 文化 农 学 贾思勰:《齐民要术 》我 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 农书 书 法: 东 曹魏钟繇 和 胡昭的书法 作为标准楷书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 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民族 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三国刘徽:“割圆术”汉西晋设书博土教学生学习 末书法 数南朝祖冲之: 年|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为古 学 《缀数》 逐渐今之冠,“飘若浮云,矫若惊 2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小|成为|龙 数点后第七位 种代表作《兰亭集序》,人称 艺术“书圣” 北魏:《魏碑》 天|南朝祖冲之《大明历》绘画东晋厦恺之擅长人物画 文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代表作《女史箴图》《盜 历 神赋图》 法 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第20页共109
第 20 页 共 109 页 数 学 三国刘徽:“ 割圆术 ” 汉 末 年 逐渐 成为 一种 艺术 西晋设书博士 教学生学习 书法 南朝 祖冲之: 1.《缀数 》 2.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小 数点后第七位 东晋 王羲之 的书法为古 今之冠,“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 代表作《兰亭集序》,人称 “书圣” 北魏:《魏碑》 天 文 历 法 南朝祖冲之《大明历》 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擅长人物画 代表作《女史箴图 》 《洛 神赋图 》 雕塑 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