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江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6小题,共8页。满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斑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积累与运用。(本试题含1~7题,共2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谁怜爱国干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心灵遨游在“爱国情怀”这一单元的课 文里,①倾听已届A(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的海外游子的心声 ②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力的亡国者,③品味著明科学家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深情,④领 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优愤,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 命的凛然正气……无论你从哪里走来,或走向哪里,无论你生活在哪个时代,你始终都 要记住:你是一位“炎黄子孙“ 1.请用正楷将划横线词语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2.为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遨 )游(2)眷( 3.文中有三处错别字,请你分别找出并改正。(3分)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 李江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 26 小题,共 8 页。满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 积累与运用。(本试题含 1~7 题,共 25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5 题。 “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心灵遨.游在“爱国情怀”这一单元的课 文里,①倾听已届 A(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的海外游子的心声, ②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力的亡国者,③品味著明科学家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深情,④领 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优愤,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 命的凛然正气……无论你从哪里走来,或走向哪里,无论你生活在哪个时代,你始终都 要记住:你是一位“炎黄子孙”。 1. 请用正楷将划横线词语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 分) 2.为加点的字注音。(2 分) (1) 遨.( )游 (2) 眷.( )恋 3.文中有三处错别字,请你分别找出并改正。(3 分)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文中有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语病在第句,应改为 5.根据意思,将A处对应的成语填写出来。(2分) 6.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最后一课》是德国小说家都德的代表之作,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刚刚结束两年的时 间 B.《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 成 C.刘义庆撰写了《世说新语》这部书,该书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D.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相继病 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 7.按要求默写。(共12分,其中第(5)、(6)小题每题2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人生自古谁无死, 乌蒙磅礴走泥丸。 (5)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显出努力的 样子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7)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8)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达了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 不朽名句是: (9)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 亥杂诗》中“ 的写照
(1)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文中有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 分) 语病在第__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将 A 处对应的成语填写出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2 分) A.《最后一课》是德国小说家都德的代表之作,写于 1873 年,普法战争刚刚结束两年的时 间。 B.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 成。 C. 刘义庆撰写了《世说新语》这部书,该书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D.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相继病 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 7.按要求默写。(共 12 分,其中第(5)、(6)小题每题 2 分,其余小题每题 l 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僵卧孤村不自哀, 。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5)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他用两手攀着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出努力的 样子。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_____________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达了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 不朽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 亥杂诗》中“ , ”的写照
(10)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乡”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二、阅读理解。(本试题含8~22题,共37分) (一)诗歌赏析。(第8题,3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1分)后三联 则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何为者也?对日,齐 人也。王曰,何坐?日,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 齐人也,坐盜。”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 长于齐不盜,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 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10)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乡”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 。 二、阅读理解。(本试题含 8~22 题,共 37 分) (一)诗歌赏析。(第 8 题,3 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后三联 则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 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9~13 题。(10 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 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 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唐雎①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②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干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 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土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③;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④;要离之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上⑤。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⑥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⑦,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①唐雎(j):人名,是安陵国的臣子。《唐雎不辱使命》是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 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的故事。②怫然(f):盛怒的样子。③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④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⑤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 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仓,通“苍”,苍鹰。⑥休祲:吉凶的 征兆。⑦挠:屈服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寡人反取病焉( (2)王曰,何坐?( (3)圣人非所与熙也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10.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吾欲辱之 B.挺剑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徒以有先生也 吾欲辱之,何以也? D.于土墙凹凸处 生于淮北则为枳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
【乙】唐雎①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②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 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③;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④;要离之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上⑤。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⑥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⑦,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①唐雎(jū):人名,是安陵国的臣子。《唐雎不辱使命》是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 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的故事。②怫然(fú):盛怒的样子。③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④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⑤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 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仓,通“苍”,苍鹰。⑥休祲:吉凶的 征兆。⑦挠:屈服。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1)寡人反取病.焉 ( ) (2)王曰,何坐.?( ) (3)圣人非所与熙.也 (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10. 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吾欲辱之. B.挺剑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徒以.有先生也 吾欲辱之,何以.也? D.于.土墙凹凸处 生于.淮北则为枳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
12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雎“挺剑而起”是因 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请从乙文中找出所对应的语句进行回答。(2分) 13.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12分) 我的母亲(节选) 邹韬奋 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妺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妺仔听着 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妺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 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 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 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 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妺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个教员, 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②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 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 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 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兔的感觉,当然失声地 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 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 司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 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
12.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雎“挺剑而起”是因 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请从乙文中找出所对应的语句进行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7 题。(12 分) 我的母亲(节选) 邹韬奋 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 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 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 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 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 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 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②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 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 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 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 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 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 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 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