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矗立(zh)辗(zhan)转反侧 B.蹊跷(qiao)万籁(lai)俱 C.玛瑙(nao)踉踉跄跄( qiang)D.女红(hong)苛(ke)捐杂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初夏的无锡,荷花娇羞,樱桃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 醉人的味道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 绳之以法 C.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 的话啊!” 3.选出下列文言语段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A.习:熟悉 B.方:将要 C.坐:犯罪 D.盗:偷窃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 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5.下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3分) 默读电视新闻、广告和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 更多信息。你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 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 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 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很容易地辨别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积累与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矗立(zhù) 辗(zhǎn)转反侧 B.蹊跷(qiāo) 万籁(lài )俱 寂 C.玛瑙(nǎo) 踉踉跄跄(qiāng) D.女红(hóng) 苛(kē)捐杂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A.初夏的无锡,荷花娇羞,樱桃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 醉人的味道。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 绳之以法。 C.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 ....,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 ....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 的话啊!” 3.选出下列文言语段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 分) ( )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 A.习:熟悉 B.方:将要 C.坐:犯罪 D.盗:偷窃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 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5.下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3 分) ( ) 默读电视新闻、广告和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 更多信息。你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 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 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 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很容易地辨别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
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了,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 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他在观看之前相信的东西 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 B.信息接受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 C.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D.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 二、阅读与分析(4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8分) 庄子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②。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③,将贷子三 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 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④也。君岂有斗升之 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⑤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 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若乃言此,曾不如早索 我于枯鱼之肆。” ①贷栗:借粮贷,借货,此指借入。栗,谷子,泛指粮食。②监河侯:官名。③邑金: 封地的租税。④波臣:水族中的臣民。此为鲋鱼自称。⑤游:游说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我东海之波臣也”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今方来,吾欲辱之 B.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耶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解用法和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将贷子三百金: (2)庄周忿然作色 (3)周顾视车辙 (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若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3分) 春日 (宋)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9.这首诗通过描绘了 、细雨翻萍、 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 美而完整的画面。(1分)
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了,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 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他在观看之前相信的东西。 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 B.信息接受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 C.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D.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 二、阅读与分析(41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8 题。(8 分) 庄子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②。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③,将贷子三 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 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④也。君岂有斗升之 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⑤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 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若乃言此,曾不如早索 我于枯鱼之肆。”’ ①贷栗:借粮贷,借货,此指借入。栗,谷子,泛指粮食。②监河侯:官名。③邑金: 封地的租税。④波臣:水族中的臣民。此为鲋鱼自称。⑤游:游说。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我东海之波臣也”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2 分) A.今方来,吾欲辱之. B.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耶?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解用法和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 将贷子.三百金: (2)庄周忿然作色. (3)周顾.视车辙: (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若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9—10 题(3 分) 春 日 (宋)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9.这首诗通过描绘了____ __、细雨翻萍、___ 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 美而完整的画面。(1 分)
10.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1-13题(6分) 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 ①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也十分罕见,1976年在埃博 拉河地区发现了这种病毒,其可在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之间感染,并引发多器官衰竭导 致死亡,致死率最高为90%。通过近40年的科学发现,医学研究人员仍然没有找到能 预防埃博拉病毒的方法、没有标准的治疗程序、没有预测其流行的扩散模型、更没有 疫苗。医学专家给出的答案就是让人们不要对埃博拉病毒产生太大的恐惧情绪,如果 不幸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就应该卧床休息,隔离感染人群。 ②1976年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出现了两个版本,事实上它们是不同的毒株,其中 种是苏丹埃博拉病毒,另一种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后者也被称为埃博拉病毒,前者 又被称为苏丹病毒。在苏丹爆发的流行病毒事件中有284人感染,其中151人死亡 死亡率为53%,而在扎伊尔爆发的感染事件中,318人受到感染,死亡280人,致死 率为8%。埃博拉病毒虽然没有特别的治疗的程序,但是有个经验定律可以使用,研 究人员发现肥皂可以杀死它们,即便这样我们仍然不可忽视其传染性。 ③埃博拉病毒毕竟是引发全球关注的病毒,医学专家的任务就是防止其扩散,事 实上我们对埃博拉病毒的防控仍然处于很低级的水平,因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 入身体,如果要防控埃博拉病毒,就要穿着可防生化武器的防化服,全身都要与感染 物体隔离。如果埃博拉病毒感染了某个个体,就会分泌出一种糖蛋白,可让你的免疫 系统发生混乱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有研究指出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完美的 杀手,可与免疫系统“联手”杀死自己 ④大约一半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出血的症状,这是因为患者身体内已经失 去了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能力,一些组织开始坏死,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有效的“武 器”来击退埃博拉病毒。此前我们在与SARS和MERS病毒的斗争中清楚看到抗生素失 去了效果,这些病毒使得我们的“武器库”无能为力,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军备竞赛从 来没有停止过,可以认为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选文有删改) 11.文章以“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为题有什么妙处?(2分) 12.为什么说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2分) 13.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4分)
10.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 11-13 题(6 分) 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 ①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也十分罕见,1976 年在埃博 拉河地区发现了这种病毒,其可在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之间感染,并引发多器官衰竭导 致死亡,致死率最高为 90%。通过近 40 年的科学发现,医学研究人员仍然没有找到能 预防埃博拉病毒的方法、没有标准的治疗程序、没有预测其流行的扩散模型、更没有 疫苗。医学专家给出的答案就是让人们不要对埃博拉病毒产生太大的恐惧情绪,如果 不幸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就应该卧床休息,隔离感染人群。 ②1976 年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出现了两个版本,事实上它们是不同的毒株,其中一 种是苏丹埃博拉病毒,另一种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后者也被称为埃博拉病毒,前者 又被称为苏丹病毒。在苏丹爆发的流行病毒事件中有 284 人感染,其中 151 人死亡, 死亡率为 53%,而在扎伊尔爆发的感染事件中,318 人受到感染,死亡 280 人,致死 率为 88%。埃博拉病毒虽然没有特别的治疗的程序,但是有个经验定律可以使用,研 究人员发现肥皂可以杀死它们,即便这样我们仍然不可忽视其传染性。 ③埃博拉病毒毕竟是引发全球关注的病毒,医学专家的任务就是防止其扩散,事 实上我们对埃博拉病毒的防控仍然处于很低级的水平,因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 入身体,如果要防控埃博拉病毒,就要穿着可防生化武器的防化服,全身都要与感染 物体隔离。如果埃博拉病毒感染了某个个体,就会分泌出一种糖蛋白,可让你的免疫 系统发生混乱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有研究指出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完美的 杀手,可与免疫系统“联手”杀死自己。 ④大约一半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出血的症状,这是因为患者身体内已经失 去了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能力,一些组织开始坏死,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有效的“武 器”来击退埃博拉病毒。此前我们在与 SARS 和 MERS 病毒的斗争中清楚看到抗生素失 去了效果,这些病毒使得我们的“武器库”无能为力,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军备竞赛从 来没有停止过,可以认为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 (选文有删改) 11.文章以“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为题有什么妙处?(2 分) 12.为什么说埃博拉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2 分) 13.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14 分)
继父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 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 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一一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 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 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 会用干净点的手背蹭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心里 就甜了。 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 “回家喽 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 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啥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 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已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 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 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 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 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 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 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 “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 “再能顶啥用,还不就是人家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 那么卖命地干 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 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功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 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欺生。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 他上门的,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 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日 子能过得去?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来往了 他倒劝起母亲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继 父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 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 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 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 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 会用干净点的手背蹭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心里 就甜了。 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 “回家喽——”。 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 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啥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 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 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 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 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 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 菜边说,你是当家的, 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 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 “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 “再能顶啥用,还不就是人家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 那么卖命地干。 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 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功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 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欺生。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 他上门的,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 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日 子能过得去?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 来往了! 他倒劝起母亲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给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哩,孙子抱完 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胎,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 作的身影! 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您? 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他特喜欢吃的茴香味儿的干馍片? 爸,您胃疼得整晩整晩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 倘若您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爱一直是单向 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您多少啊?!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 也没说起过生父。我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本文有删改) 1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3 分) 15.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 ①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②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 16.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 来指称?(4分) 7.“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8.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① 儿女共沾巾。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辛苦遭逢起一经,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家书抵万金。 ⑦红军不怕远征难, ,恨别鸟惊心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给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哩,孙子抱完 了,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胎,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 作的身影! 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您? 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他特喜欢吃的茴香味儿的干馍片? 爸,您胃疼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 …… 倘若您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爱一直是单向 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您多少啊?!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 也没说起过生父。我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 (本文有删改) 1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3 分) 15.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4 分) ①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 ....地撒了我一身。 ②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 泪.。 16. 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 来指称?(4 分) 17. “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3 分) 18.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 分) ① ,儿女共沾巾。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③辛苦遭逢起一经, 。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⑥ ,家书抵万金。 ⑦红军不怕远征难, 。 ⑧ ,恨别鸟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