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 班级 姓名 得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词默写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欲济无舟楫,端屠耻圣明。 ③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溯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⑤你的朋友即将远行,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劝勉他 ⑥.式微式微,胡不归? ,故为乎中露? ⑦.坐观垂钓者, 2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 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 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 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 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 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 的陕北风情。 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 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6分) 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刚播不久的《朗读者》 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①(进而同时)传播出 精神,展现出人生。②(介于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翻 看的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dang起伏的情节,随着主持人亲切温和的语 调,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静静地倾听与欣赏。这里每个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都是根
明智学校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 150)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 古诗词默写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②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③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 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 , ⑤ 你的朋友即将远行,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劝勉他。 ○6 .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______,故为乎中露? ○7 .坐观垂钓者, 。 2.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 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 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 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 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 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 的陕北风情。 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 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6 分) 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刚播不久的《朗读者》 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__①__(进而 同时)传播出 精神,展现出人生。__②__(介于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翻 看的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 dàng 起伏的情节,随着主持人亲切温和的语 调,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静静地倾听与欣赏。这里每个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都是根
据自己的经厉和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心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跌dang()起伏情不自禁()拨动心弦()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分)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4)请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1分)① 阅读(共6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共5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与“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又承认了错误 D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反而 连累老母牵挂的愧作之情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一“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新”字道出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 尽思念和关怀。 全诗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摯而复杂的感情。 C.尾联中的“风尘”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劳累。 D.全诗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老,并怡然自乐
据自己的经厉和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心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跌 dàng( )起伏 情不自禁.( ) 拨动心弦.(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1 分)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1 分) (4)请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1 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二.阅读(共 60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共 5 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与“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又承认了错误。 D.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反而 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5.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中一“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新”字道出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 尽思念和关怀。 B.全诗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C.尾联中的“风尘”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劳累。 D.全诗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甭。每一醉,则 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 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 弦音位的标志。 6、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各1,总4分) (1)屋舍俨然()(2)黄发垂( (3)颗脱不羁()(4)亦雅咏不 7、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3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口口口口”。进入桃花 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口口口口”。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口口口口” 、翻译下列句子(各2,总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 大适① 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 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 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 弦音位的标志。 6、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各 1,总 4 分) (1)屋舍俨然( ) (2)黄发垂髫( ) (3)颖脱不羁( ) (4)亦雅咏不辍( ) 7、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3 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 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9、翻译下列句子(各 2,总 4 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0、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出 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三)阅读《成长的桥》,完成第题目。(20分)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 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 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 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 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 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⑧懵懵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④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 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 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 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 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辜就往 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自,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 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 每隔一个小时就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的 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⑤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 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已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 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 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 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
10、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出 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 分) (三)阅读《成长的桥》,完成第题目。(20 分)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 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 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 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 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 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④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 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 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 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 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 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 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 每隔一个小时就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的 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⑤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 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 48 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 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 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 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
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愤,一读读到研究生。 ⑥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 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析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 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 立地的栋梁。 1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用“成长的桥”作为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 12.第二段中写“我”因打碎了花瓶而受到母亲的责骂,在听完“我”“振振有词”地 对答后,母亲为何“忍不住扑哧笑了”?(3分 13.将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改为“父母非常着急”好不好,为什么?(4分) 14.你认为“我”由“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读到研究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就表达方式看,最后一段属于 作用是 (4分) 16.读完此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要说。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最深的感受。(3分)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胡宇齐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 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 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 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
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⑥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 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 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 立地的栋梁。 1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用“成长的桥”作为标题有什么含义?(3 分) 12.第二段中写“我”因打碎了花瓶而受到母亲的责骂,在听完“我” “振振有词”地 对答后,母亲为何“忍不住扑哧笑了”?(3 分) 13.将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改为“父母非常着急”,好不好,为什么?(4 分) 14.你认为“我”由“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读到研究生的原因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就表达方式看,最后一段属于 ,作用是 (4 分) 16.读完此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要说。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最深的感受。(3 分)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胡宇齐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 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 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 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