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410083 课程 属性 必修■选修知 学分 15 实验学时 48 课程 实验■实训口上机0见习0实习。 类别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开课 适用 化学 单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 课得行 梁茜茜 撰写人 冯凌竹/ 梁茜茜 审核人 毕怕 贡人 二、实验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是理论课分析化学的实践 验证。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操作是学生从事化学相关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和研究技能。课程主要内容是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实验及分析测定实验,包括:常 用分析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的基本操作、滴定分 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及称量分析等化学分析常 用测定方法的运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 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加深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它有 关理论的理解,建立增强对“量”的概念的认识,获得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实 验素养及解决化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实验目标与基本要求 1.实验目标 目标】能学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 方法,能加深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它有关理论: 目标2能建立对“量”的概念的认识,获得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 养 目标3能针对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分析验证实验结果,取得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3
23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410083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1.5 实验学时 48 课程 类别 实验■ 实训□ 上机□ 见习□ 实习□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开课 单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化学 课程负 责人 梁茜茜 撰写人 冯凌竹/ 梁茜茜 审核人 毕怡 二、实验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是理论课分析化学的实践 验证。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操作是学生从事化学相关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和研究技能。课程主要内容是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实验及分析测定实验,包括:常 用分析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的基本操作、滴定分 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及称量分析等化学分析常 用测定方法的运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 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加深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它有 关理论的理解,建立增强对“量”的概念的认识,获得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实 验素养及解决化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实验目标与基本要求 1.实验目标 目标 1 能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 方法,能加深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它有关理论; 目标 2 能建立对“量”的概念的认识,获得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 养; 目标 3 能针对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分析验证实验结果,取得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2 1.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能熟练应用 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化学研究、开发和其它实际工作 的化学相关问题,具有化学安全常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文献查询能力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3.发展能力 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 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 计、研究与开发的一般性规律。 3.课程资源 )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 (第2版) 孟长功,辛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分析化学实验 参考书 (第五版) 武汉大学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1 上册 4.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操作技能 極作技能孰练程度及准确性等 平时成绩(41%) 故障处 分析故障原因及处理能力等 数据分析 能熟练完成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实验报告(50%)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内容完整、书写工整、计算准确、 结论正确等 操作考核(9%) 操作技 学生实验仪器使用、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准确性等。 数据处理 能够正确计算处理实验结果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学项目每组人项目对应课 时类型 数要求程目标 酸碱溶液体积 比值测定 4验证 1 必做12.3 与处理方法 24
24 2.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1. 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能熟练应用 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化学研究、开发和其它实际工作中 的化学相关问题,具有化学安全常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2.文献查询能力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 √ 3.发展能力 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 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 计、研究与开发的一般性规律。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 (第 2 版) 孟长功,辛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实验 (第五版) 上册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41%) 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及准确性等。 故障处理 分析故障原因及处理能力等。 数据分析 能熟练完成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实验报告(50%)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内容完整、书写工整、计算准确、 结论正确等。 操作考核(9%) 操作技能 学生实验仪器使用、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准确性等。 数据处理 能够正确计算处理实验结果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学 时 项目 类型 每组人 数 项目 要求 对应课 程目标 1 酸碱溶液体积 比值测定 学习滴定基本操作,学会正 确判断滴定终点及数据记录 与处理方法。 4 验证 1 必做 1.2.3
进一步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操 2 酸碱标准溶液 作,字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 的配制与标定 制与标定方法,熟悉酸碱指 验证 必做 12.3 示剂的使用 3 4 验远 必做 123 混合碱含量的 的原指 分析 程中溶液H值的变化。重 验证 1 必做 123 点练习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 用 生理盐水中氨 5化钠含量的则 学习摩尔法测定氯的原理 了解指示剂的使用。 验证 1 必做 123 正 6 交的也使度制 学习配位滴定法的原理、方 法和计算,草握铬黑 验证 必做 12.3 验 必做 12.3 的连续测定 方进知终占额伤恋化 掌握碘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 铜盐中铜含量 的测定 方法,堂握用碘量法测定铜 验证 1 必做 12.3 盐中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堂棒高糅酸御标准容瘦的和 过氧化氢含量 制和标定方法:掌握高锰酸 的测定 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 4 验证 1 必做 12.3 理和方法 掌握KMnO,法测定药剂中 10 的基本提 万法。掌握重里 综合 1 必做 12.3 移液官和容量 4 考核 1 必做 123 五、其他说明 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成绩组成:实验报告总成绩占课程成绩100%(其 中每项实验满分10分,11项实验,实验报告总分满分为110分:实际学生实验 报告总成绩为11项实验的实际报告成绩总和的平均值,最后换算成百分制。) 实验报告要求: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在规定的专业实验报告格式中,要求实验 基本信息填写完整、清楚:实验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 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原 始数据与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讨论、思考题等内容。 25
25 2 酸碱标准溶液 的配制与标定 进一步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操 作,学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 制与标定方法,熟悉酸碱指 示剂的使用。 4 验证 1 必做 1.2.3 3 有机酸摩尔质 量的测定 进一步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操 作,学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 测定方法 4 验证 1 必做 1.2.3 4 混合碱含量的 分析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 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滴定过 程中溶液 pH 值的变化。重 点练习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 用。 4 验证 1 必做 1.2.3 5 生理盐水中氯 化钠含量的测 定 学习摩尔法测定氯的原理, 了解指示剂的使用。 4 验证 1 必做 1.2.3 6 水的总硬度测 定 学习配位滴定法的原理、方 法和计算,掌握铬黑 T 和 K-B 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终 点颜色变化。 4 验证 1 必做 1.2.3 7 铅、铋混合液 中铅和铋含量 的连续测定 学习配位滴定法连续滴定铅 和铋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掌握二甲酚橙指示剂的使用 方法和终点颜色变化。 4 验证 1 必做 1.2.3 8 铜盐中铜含量 的测定 掌握碘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 方法,掌握用碘量法测定铜 盐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4 验证 1 必做 1.2.3 9 过氧化氢含量 的测定 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 制和标定方法;掌握高锰酸 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 理和方法 4 验证 1 必做 1.2.3 10 药剂中钙含量 的测定 掌握 KMnO4 法测定药剂中 Ca 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重量 分析基本操作。 8 综合 1 必做 1.2.3 11 滴定分析基本 操作考核 考核滴定管、移液官和容量 瓶的正确使用 4 考核 1 必做 1.2.3 五、其他说明 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成绩组成:实验报告总成绩占课程成绩 100%(其 中每项实验满分 10 分,11 项实验,实验报告总分满分为 110 分;实际学生实验 报告总成绩为 11 项实验的实际报告成绩总和的平均值,最后换算成百分制。) 实验报告要求: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在规定的专业实验报告格式中,要求实验 基本信息填写完整、清楚;实验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 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原 始数据与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讨论、思考题等内容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Organic Chemistry) 基本信息 课程 B2410095 课程 编号 性 必修选修口 B241009 学分 6 总学时 96 理论 96 上机 0 实验 学时 学时 0 学时 课程 公共基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如 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如顶峰课程如 先修 理理 无机化学A、分析化学 开课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化学 单位 专业 课程负 责人 王爱玲 撰写人 姜岚 审核人 李德鹏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 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等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来源和制备方法:各类官能团的特性,各种类型有 机反应的反应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立体化学知识,天然产物,有机合成等。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和互相转化、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重要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 方法:建立立体化学概念、初步掌握有机合成技术及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决一般性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 有机化学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chemistry majors.It studies the composition,structure,properties,synthesis methods of organic compounds.The course mainly includes:nomenclature,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properties,chemical properties,uses,sources,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compounds,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reac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arious types of organic reactions,stereochemistry,natural products and organic synthesis,etc.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systematic naming principles of organic compounds,the properti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organic compoun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the important mechanism of organic reaction,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compounds,etc;establish stereochemistry thought,master preliminary organic synthesis technology,and the application in
26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Organic Chemistr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410095 B2410096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6 总学时 96 理论 学时 96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机化学 A、分析化学 开课 单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化学 课程负 责人 王爱玲 撰写人 姜岚 审核人 李德鹏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 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等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来源和制备方法;各类官能团的特性,各种类型有 机反应的反应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立体化学知识,天然产物,有机合成等。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和互相转化、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重要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 方法;建立立体化学概念、初步掌握有机合成技术及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决一般性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 有机化学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chemistry majors. It studies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properties, synthesis methods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 course mainly includes: nomenclatur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properties, uses, sourc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compounds;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reac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arious types of organic reactions; stereochemistry, natural products and organic synthesis, etc.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systematic naming principles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 properti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organic com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of organic reactio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compounds, etc; establish stereochemistry thought, master preliminary organic synthesis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analyze and solve general organic chemistry problems,good organic chemistry research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skill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1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正确命名、分类有机化 合物,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目标2能够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的规 律,掌握重要有机反应及机理,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鉴别化合物的官能 团或结构,并能够运用规律设计简单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目标3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 用。培养学生化学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学生正确的科研志趣,提高学习兴 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23 1.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能熟练应用 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化学研究、开发和其它实际工作 的化学相关问题,具有化学安全常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文献查询能力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3.发展能力 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 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 计、研究与开发的一般性规律。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张文勒、郑艳 参考教材 有机化学 马宁、赵温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7月 有机化学 邢其毅、装伟伟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05年12月 徐瑞秋、裴坚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 (美)RT莫里森 (美)R.N博伊德 科学出版礼 1992年8月 有机化学 陆国元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 有机化学 汪小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 27
27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alyze and solve general organic chemistry problems, good organic chemistry research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skill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 1 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正确命名、分类有机化 合物,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目标 2 能够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的规 律,掌握重要有机反应及机理,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鉴别化合物的官能 团或结构,并能够运用规律设计简单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目标 3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 用。培养学生化学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学生正确的科研志趣,提高学习兴 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1. 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能熟练应用 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化学研究、开发和其它实际工作中 的化学相关问题,具有化学安全常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2.文献查询能力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 √ 3.发展能力 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 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 计、研究与开发的一般性规律。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有机化学 张文勤、郑艳 马宁、赵温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年 7 月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 邢其毅、裴伟伟 徐瑞秋、裴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 有机化学 (美) R. T.莫里森 (美) R.N.博伊德 科学出版社 1992 年 8 月 有机化学 陆国元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12 月 有机化学 汪小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