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藤22 常春藤1 8 紫藤 山葡萄 三籽两 33522 型 金银花 4 异叶爬 山虎 石韦 栝楼 3 木通 441 乌敛梅22 平均 2.653.153.4 312 表1详细记录了我们在天目山采集的102棵不同乔木以及附生的所有攀缘植物的种类和数 量。共有312棵攀缘植物。很明显在天目山的攀缘植物中,以薜荔、络石、常春藤、爬山虎 和异叶爬山虎分布数量最多。平均每棵乔木上的攀缘植物为3.06种。其中在主要采集的4 中乔木中,以榧树上的攀缘植物数量最多,平均为3.4种/棵:而柳杉上的攀缘植物数量最 少,平均为265/棵 2.2不同的乔木上分布的攀缘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乔木上分布的攀缘植物的差异 50.00% 0.00% 目爬山虎 30.00% ■络石 ■薜荔 目常春藤 10.00% ■异叶爬山虎 0.00% 柳杉枫香相树樟树|其他 ■爬山虎 16.33%20.40%24.49%24.48%14.30% ■络石 17.33%12%26.67%25.33%18.67% 口薜荔 13,1122952951%16.39%18.04% □常春藤1111963963%4111152 ■异叶爬山虎3.43%39.134.34%117.39%8.71% 图1表明在4大类乔木中,枫香和柳杉上附生的异叶爬山虎明显多于其他乔木,在榧树上面 几乎不生长;薜荔和常春藤能更多的在枫香和榧树上找到;络石在榧树和樟树上面分布较多, 在枫香上相对较少;而爬山虎在各大类乔木上分布比较均匀,柳杉上相对少一些 2.3不同的攀缘植物与乔木的附生分布关系 图2柳杉上主要攀缘植物的分布比例
-16- 鸡屎藤 2 2 3 2 3 10 常春藤 1 3 8 8 3 3 1 27 紫藤 5 5 山葡萄 2 2 三籽两 型豆 2 2 金银花 2 1 1 4 异叶爬 山虎 2 7 6 3 4 22 石韦 3 1 4 栝楼 3 1 4 木通 1 4 3 2 1 11 乌敛梅 2 2 1 5 平均 2.65 3.15 3.4 2.8 312 表 1 详细记录了我们在天目山采集的 102 棵不同乔木以及附生的所有攀缘植物的种类和数 量。共有 312 棵攀缘植物。很明显在天目山的攀缘植物中,以薜荔、络石、常春藤、爬山虎 和异叶爬山虎分布数量最多。平均每棵乔木上的攀缘植物为 3.06 种。其中在主要采集的 4 中乔木中,以榧树上的攀缘植物数量最多,平均为 3.4 种/棵;而柳杉上的攀缘植物数量最 少,平均为 2.65/棵。 2.2不同的乔木上分布的攀缘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图 1 表明在 4 大类乔木中,枫香和柳杉上附生的异叶爬山虎明显多于其他乔木,在榧树上面 几乎不生长;薜荔和常春藤能更多的在枫香和榧树上找到;络石在榧树和樟树上面分布较多, 在枫香上相对较少;而爬山虎在各大类乔木上分布比较均匀,柳杉上相对少一些。 2.3不同的攀缘植物与乔木的附生分布关系 图 2 柳杉上主要攀缘植物的分布比例
柳杉 爬山虎 异叶爬山 虎,30.43 爬山虎 口络石 口薜荔 图2表明在柳杉上主 络石口常春藤 要以异叶爬山虎为 17.3 ■异叶爬山虎 主,常春藤附生较少 常春藤, 薛荔 11.11% 13.11% 图3枫香上主要攀缘植物的分布比例 枫香 爬山虎, 异叶爬山 络石,口爬山虎 口络石 口薜荔 口常春藤 图3中可以看出枫香 ■异叶爬山虎 上异叶爬山虎和常春 薛荔, 藤占了一半以上的比 常春藤 2.95% 例 29.63% 图4榧树上主要攀缘植物的分布比例 异叶肥山 榧树 虎 爬山虎, 常春藤 9.63% 口爬山虎 口络石 口薛荔 图4表明榧树上除了 口常春藤 ■异叶爬山虎 异叶爬山虎分布非常 络石, 少以外,其他几种攀 薛荔, 26.67% 缘植物都比较均匀。 29.51% 图5樟树上主要攀缘植物分布比例
-17- 图 3 枫香上主要攀缘植物的分布比例 图 4 榧树上主要攀缘植物的分布比例 图 5 樟树上主要攀缘植物分布比例 图 2 表明在柳杉上主 要以异叶爬山虎为 主,常春藤附生较少。 图 3 中可以看出枫香 上异叶爬山虎和常春 藤占了一半以上的比 例。 图 4 表明榧树上除了 异叶爬山虎分布非常 少以外,其他几种攀 缘植物都比较均匀
樟树 虎以 爬山虎 常春藤 口爬山虎 11.11% 口络石 口薛荔 图5表明樟树上主要 口常春藤 以爬山虎和络石为 ■异叶爬山虎 主,常春藤相对较 薜荔, 络石, 16.3% 25.33% 2.4榧树上攀缘植物的种类数量随榧树胸径大小的变化 图6榧树攀缘植物种类与榧树胸径关系图 攀缘植物种类 攀缘植物种类 738697107110118136154171180 树胸径大小 图6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随着榧树胸径的增大,附生的攀缘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加。而且在胸 径大于127CM以后有个明显的突变
-18- 2.4榧树上攀缘植物的种类数量随榧树胸径大小的变化 图 6 榧树攀缘植物种类与榧树胸径关系图 图6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随着榧树胸径的增大,附生的攀缘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加。而且在胸 径大于127CM以后有个明显的突变。 图 5 表明樟树上主要 以爬山虎和络石为 主,常春藤相对较 少
3分析与讨论 达尔文认为,“攀缘植物的生长,也像兰花靠昆虫传粉的活动一样,是自然选择作用的 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自然选择把意来愈适宜的运动保存下来,并传给后代。”达尔文还表 示过,“在进行观察时,充分相信物种是可以改变的这一原则是一种极好的指导原则。” 3.1攀缘植物在天目山的分布受地域、气候、乔木种类的影响 有表1可以看到,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的发现天目山200-500海拔范围内最主 要分布的攀缘植物是薜荔、络石、常春藤、爬山虎和异叶爬山虎为主。数据统计的结果表明 在我们一共采集的312株攀缘植物中,这5种植物有234种,占据了总量的75%。分析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点:(1)天目山的地域特点。天目山山势高峻,水资源清凉透澈,矿化成分丰 富,水质优良。天目山海拔60m以下为红壤,植被演替积累了腐殖质丰富的森林土壤。而 以络石为代表的这几类攀缘植物都喜半阴湿润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排 水良好的沙壤土。(2)天目山的气候环境。天目山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 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8-8.8摄氏度。雨水充 沛,年降水量达到1390-1870m,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络石等攀缘植物耐寒性强, 在河南省济源市太行山区低温可达-23℃的地方,仍能健壮生长。(3)西天木山的植被种类 天目山独特又多变的自然环境,蕴育了丰富多彩的植被类型。以薜荔为代表的这几种攀缘植 物所攀附的物种,尤以樟、柏、枫香、枫杨、木荷、杉等树种多见。而这些树种在西天目山 分布较多。特别是樟和枫香。 3.2攀缘植物在不同乔木上分布的程度受自身特点影响 在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在4大类乔木中,枫香和柳杉上附生的异叶爬山虎明显 多于其他乔木,在榧树上面几乎不生长;薜荔和常春藤能更多的在枫香和榧树上找到:络石 在榧树和樟树上面分布较多,在枫香上相对较少:而爬山虎在各大类乔木上分布比较均匀, 柳杉上相对少一些等等。这些特点都和攀缘植物本身的习性以及所依附的乔木的特点有关 (1)异叶爬山虎:落叶藤木,植株全无毛,营养枝上的叶为单叶,心卵形,宽24厘米 缘有粗齿:花果枝上的叶为具长柄的三出复叶,中间小叶倒长卵形,长5-10厘米,侧生小 叶斜卵形,基部极偏斜,叶缘有不眀显的小齿或近全缘。聚伞花序常生于短枝端叶腋。果熟 时紫黑色。(2)爬山虎: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 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 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爬山虎生性随和,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 大。(3)络石:适应性强。络石适应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它喜光,稍耐阴、耐旱,耐 水淹能力也很强,耐寒性强。抗污染能力强。络石生长快,叶长革质,表面有蜡质层。(4) 薜荔: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状心形,长约2.5厘米,薄 革质,基部稍不对称,尖端渐尖,叶柄很短;结果枝上无不定根,革质,卵状椭圆形。垂直 分布海拔50~800m之间,无论山区、丘陵、平原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块都有程度不同地零 星野生分布,多攀附在村庄前后、山脚、山窝以及沿河沙洲、公路两侧的古树、大树上和断 墙残壁、古石桥、庭园围墙等。(5〕常舂藤:极耐阴,也能在光照充足之处生长。喜温暖
-19- 3 分析与讨论 达尔文认为,“攀缘植物的生长,也像兰花靠昆虫传粉的活动一样,是自然选择作用的 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自然选择把愈来愈适宜的运动保存下来,并传给后代。”达尔文还表 示过,“在进行观察时,充分相信物种是可以改变的这一原则是一种极好的指导原则。” 3.1 攀缘植物在天目山的分布受地域、气候、乔木种类的影响 有表 1 可以看到,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的发现天目山 200-500 海拔范围内最主 要分布的攀缘植物是薜荔、络石、常春藤、爬山虎和异叶爬山虎为主。数据统计的结果表明 在我们一共采集的 312 株攀缘植物中,这 5 种植物有 234 种,占据了总量的 75%。分析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点:(1)天目山的地域特点。天目山山势高峻,水资源清凉透澈,矿化成分丰 富,水质优良。天目山海拔 600m 以下为红壤,植被演替积累了腐殖质丰富的森林土壤。而 以络石为代表的这几类攀缘植物都喜半阴湿润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排 水良好的沙壤土。(2)天目山的气候环境。天目山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 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8-8.8 摄氏度。雨水充 沛,年降水量达到 1390-1870mm,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络石等攀缘植物耐寒性强, 在河南省济源市太行山区低温可达-23℃的地方,仍能健壮生长。(3)西天木山的植被种类。 天目山独特又多变的自然环境,蕴育了丰富多彩的植被类型。以薜荔为代表的这几种攀缘植 物所攀附的物种,尤以樟、柏、枫香、枫杨、木荷、杉等树种多见。而这些树种在西天目山 分布较多。特别是樟和枫香。 3.2 攀缘植物在不同乔木上分布的程度受自身特点影响 在图 1 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在 4 大类乔木中,枫香和柳杉上附生的异叶爬山虎明显 多于其他乔木,在榧树上面几乎不生长;薜荔和常春藤能更多的在枫香和榧树上找到;络石 在榧树和樟树上面分布较多,在枫香上相对较少;而爬山虎在各大类乔木上分布比较均匀, 柳杉上相对少一些等等。这些特点都和攀缘植物本身的习性以及所依附的乔木的特点有关。 (1)异叶爬山虎:落叶藤木,植株全无毛,营养枝上的叶为单叶,心卵形,宽 2-4 厘米, 缘有粗齿;花果枝上的叶为具长柄的三出复叶,中间小叶倒长卵形,长 5-10 厘米,侧生小 叶斜卵形,基部极偏斜,叶缘有不明显的小齿或近全缘。聚伞花序常生于短枝端叶腋。果熟 时紫黑色。 (2)爬山虎: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 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 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爬山虎生性随和,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 大。(3)络石:适应性强。络石适应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它喜光,稍耐阴、耐旱,耐 水淹能力也很强,耐寒性强。抗污染能力强。络石生长快,叶长革质,表面有蜡质层。(4) 薜荔: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状心形,长约 2. 5 厘米,薄 革质,基部稍不对称,尖端渐尖,叶柄很短;结果枝上无不定根,革质,卵状椭圆形。垂直 分布海拔 50~800m 之间,无论山区、丘陵、平原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块都有程度不同地零 星野生分布,多攀附在村庄前后、山脚、山窝以及沿河沙洲、公路两侧的古树、大树上和断 墙残壁、古石桥、庭园围墙等。(5)常春藤:极耐阴,也能在光照充足之处生长。喜温暖
湿润环境,稍耐寒,能耐短暂的-5~η℃低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肥沃疏松的土壤 3.3天目山乔木上附生的攀缘植物种类受生态环境影响 柳杉上主要以异叶爬山虎为主,常春藤附生较少:枫香上异叶爬山虎和常春藤占了一半 以上的比例:榧树上除了异叶爬山虎分布非常少以外,其他几种攀缘植物都比较均匀:樟树 上主要以爬山虎和络石为主,常春藤相对较少。这些特性和乔木自身生态特点有关。(1)柳 杉:生于海拔400-500米的山谷边,山谷溪边潮湿林中,山坡林中,并有栽培。柳杉幼龄 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寒凉较干 土层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柳杉根系较浅,抗风力差。(2)枫香:性喜阳光,多生于平地, 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海南岛常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性耐火烧,萌生力极强。生 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3)榧树:中等喜光树种,能耐荫,生长在阴地山谷树势好,但结籽 差,光照充分结籽才好。喜温暖湿润环境,稍耐寒,冬季气温急降至-15℃没有冻害。土壤 适应性较强,喜深厚肥沃的酸性沙壤土,钙质土亦可以生长,忌积水。病早害少。(4)樟 树: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 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 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 美化环境的能力 3.4榧树上攀缘植物的种类数量随榧树胸径增大而增加 我们选择榧树作为研究目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榧树的树干分叉较少,容易准 确测量胸径。(2)榧树的胸围相对比较平均,能够更加精确的找到攀缘植物数量增加的胸径 节点。(3)榧树我们在采样是没有发现胸径特别大的乔木,因此测量比较方便。(4)榧树在 天目山分布相对较多,能做到大量采样。 通过图6可以清楚的看到,榧树的胸围越粗,攀缘植物种类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在 胸围127cm之后有个突变。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胸围较粗的乔木给攀缘植物提 供的生长空间较大。(2)阳光相对充足。(3)胸围较粗的树相对树龄较大,攀缘植物有个长 时间累积的过程。(4)胸围较粗的树上对于攀缘植物来说互相竞争较少。(5)胸围较粗的树 上普遍长有较多苔藓,更加适合有些喜湿攀缘植物的生长。 致谢 在这次天目山野外生物学实习小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 助。在这里非常感激他们。首先感谢张文驹老师启发我们得到了这么有研究价值的论文题目 并且给我们指明了大致的研究方向。然后是要谢谢陆老师在我们辛苦查阅天目山植物志的时 候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接着是要感谢董老师再我们遇到困难非常盲目的时候指点我们应该 做哪些改进。还有要谢谢王老师对于小论文的写作格式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是要谢 谢在我们研究过程中和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的其他一些同学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会 在天目山留下许多遗憾。在这里衷心的对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 20
-20- 湿润环境,稍耐寒,能耐短暂的-5~-7℃低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肥沃疏松的土壤。 3.3 天目山乔木上附生的攀缘植物种类受生态环境影响 柳杉上主要以异叶爬山虎为主,常春藤附生较少;枫香上异叶爬山虎和常春藤占了一半 以上的比例;榧树上除了异叶爬山虎分布非常少以外,其他几种攀缘植物都比较均匀;樟树 上主要以爬山虎和络石为主,常春藤相对较少。这些特性和乔木自身生态特点有关。(1)柳 杉:生于海拔 400-2500 米的山谷边,山谷溪边潮湿林中,山坡林中,并有栽培。柳杉幼龄 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寒凉较干、 土层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柳杉根系较浅,抗风力差。(2)枫香:性喜阳光,多生于平地, 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海南岛常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性耐火烧,萌生力极强。生 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3)榧树:中等喜光树种,能耐荫,生长在阴地山谷树势好,但结籽 差,光照充分结籽才好。喜温暖湿润环境,稍耐寒,冬季气温急降至-15℃没有冻害。土壤 适应性较强,喜深厚肥沃的酸性沙壤土,钙质土亦可以生长,忌积水。病早害少 。(4)樟 树: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 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 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 美化环境的能力。 3.4榧树上攀缘植物的种类数量随榧树胸径增大而增加 我们选择榧树作为研究目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榧树的树干分叉较少,容易准 确测量胸径。(2)榧树的胸围相对比较平均,能够更加精确的找到攀缘植物数量增加的胸径 节点。(3)榧树我们在采样是没有发现胸径特别大的乔木,因此测量比较方便。(4)榧树在 天目山分布相对较多,能做到大量采样。 通过图 6 可以清楚的看到,榧树的胸围越粗,攀缘植物种类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在 胸围 127cm 之后有个突变。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胸围较粗的乔木给攀缘植物提 供的生长空间较大。(2)阳光相对充足。(3)胸围较粗的树相对树龄较大,攀缘植物有个长 时间累积的过程。(4)胸围较粗的树上对于攀缘植物来说互相竞争较少。(5)胸围较粗的树 上普遍长有较多苔藓,更加适合有些喜湿攀缘植物的生长。 致谢: 在这次天目山野外生物学实习小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 助。在这里非常感激他们。首先感谢张文驹老师启发我们得到了这么有研究价值的论文题目, 并且给我们指明了大致的研究方向。然后是要谢谢陆老师在我们辛苦查阅天目山植物志的时 候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接着是要感谢董老师再我们遇到困难非常盲目的时候指点我们应该 做哪些改进。还有要谢谢王老师对于小论文的写作格式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是要谢 谢在我们研究过程中和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的其他一些同学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会 在天目山留下许多遗憾。在这里衷心的对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