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F、下颌第二磨牙三、名词解释:1.外形高点2.牙体长轴3.线角4.点角5.嗜6.颈嘴7.三角嘴8.轴嗜9.生长叶10.发育沟11.临床牙冠12.临床牙根13.状隙14.出龈15.萌出四、简答题:(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四)简述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的解剖特点。(五)简述乳牙髓腔的应用解部。五、论述题(一)论述乳牙的应用解剖?(二)试述切牙髓腔的应用解剖?(三)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上、下颌第一磨牙有何区别?(四)论述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形态特点。第三章牙列、与颌位一、填空:)、()和()。1.牙列按构成牙的类别分为().)、()和(2.按照牙列的形态特征分为()、()和3,下颌的三个基本颌位是(()。)。)和(4.侧颌包括()。5.Wilson曲线又称(),Spee曲线又称(6.在()近中和()远中存在明显间隙,称之为灵长间隙。)。7、四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8.从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约()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从牙尖交错位下颌下降约()到达下颌姿势位。9.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正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下颌第一磨牙的()对着(与()之间的牙合楔状隙。10.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之间可存在()的间隙,称之为息止颌间隙。11.翼耳屏线是指从一侧()到同侧()的假想连线。12.鼻翼耳屏线与()平行,与()的交角约15度。)到()为上部,由13.正常人面部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由(()到()到()为下)为中部,由(部。6
6 A、 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F、 下颌第二磨牙 三、名词解释: 1.外形高点 2.牙体长轴 3.线角 4.点角 5.嵴 6.颈嵴 7.三角嵴 8.轴嵴 9.生 长叶 10.发育沟 11.临床牙冠 12.临床牙根 13.楔状隙 14.出龈 15.萌出 四、简答题: (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 (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 (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 (四)简述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的解剖特点。 (五)简述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五、论述题 (一)论述乳牙的应用解剖? (二)试述切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三)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上、下颌第一磨牙有何区别? (四)论述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形态特点。 第三章 牙列、 与颌位 一、填空: 1.牙列按构成牙的类别分为( )、( )和( )。 2.按照牙列的形态特征分为( )、( )和( )。 3.下 颌的 三个 基本 颌位 是( )、( )和 ( )。 4.侧颌包括( )和( )。 5.Wilson 曲线又称( ),Spee 曲线又称( )。 6.在( )近中和( )远中存在明显间隙,称之为灵长间隙。 7.四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 )。 8.从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约( )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从牙尖交 错位下颌下降约( )到达下颌姿势位。 9.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 ) 正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 ( ),下颌第一磨牙的( )对着( ) 与( )之间的牙合楔状隙。 10.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之间可存在( )的间隙,称之为息止颌间隙。 11.鼻翼耳屏线是指从一侧( )到同侧( )的假想连线。 12.鼻翼耳屏线与( )平行,与( )的交角约15度。 13.正常人面部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由( )到( )为上部,由 ( )到( )为中部,由( )到( )为下 部
二、判断题(正确者划0,错者划×并改正):1: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舌尖正对者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2.横曲线是凸向下的。3.远中牙合关系是指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应着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的远中,下牙列对于上牙列偏远中。4.下颌姿势位时,升颌肌的肌电图无电位活动。5.在4岁之前,乳牙颌有明显的颌曲线。6.在4岁之前,乳牙在颌骨上的位置较正,没有明显的近远中或唇(颊)舌向倾斜。7.上颌中切牙的唇面形态与牙弓形及面形是协调一致的。三、选择题:1.乳牙够时期为:A、26岁B、2.5~6岁C、2.5~9岁D、3~6岁E、3~9岁2.替牙喂时期为:A、2~6岁B、2.5~6岁C、612岁D、9~12岁E、6~15岁3.4~6岁期间,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是:A、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B、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D、两者关系不定E、以上都不对4.牙列异常不包括:A、牙列拥挤B、牙列稀疏C、高位牙D、低位牙E、弓外牙5.关于解剖学牙合平面正确的说法是:A、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B、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C、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D、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E、以上都不是6.关于Spee曲线,正确的说法是:A、为上颌的纵颌曲线B、为下颌的纵颌曲线C、为上颌的横颌曲线D、为下颌的横颌曲线E、以上都不对7.关于横曲线正确的说法是:A、位于上颌B、位于下颌C、上下颌均有D、是连接双侧尖牙牙尖形成的一条突向下的曲线7
7 二、判断题(正确者划 0,错者划×并改正): 1.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舌尖正对者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 2.横 曲线是凸向下的。 3.远中牙合关系是指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应着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的远中,下牙列 对于上牙列偏远中。 4.下颌姿势位时,升颌肌的肌电图无电位活动。 5.在 4 岁之前,乳牙颌有明显的颌曲线。 6.在 4 岁之前,乳牙在颌骨上的位置较正,没有明显的近远中或唇(颊)舌向倾斜。 7.上颌中切牙的唇面形态与牙弓形及面形是协调一致的。 三、选择题: 1.乳牙 时期为: A、2~6 岁 B、2.5~6 岁 C、2.5~9 岁 D、3~6 岁 E、3~9 岁 2.替牙 时期为: A、2~6 岁 B、2.5~6 岁 C、6~12 岁 D、9~12 岁 E、6~15 岁 3.4~6 岁期间,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是: A、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 B、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 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D、两者关系不定 E、以上都不对 4.牙列异常不包括: A、牙列拥挤 B、牙列稀疏 C、高位牙 D、低位牙 E、弓外牙 5.关于解剖学牙合平面正确的说法是: A、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B、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C、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D、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 面 E、以上都不是 6.关于 Spee 曲线,正确的说法是: A、为上颌的纵颌曲线 B、为下颌的纵颌曲线 C、为上颌的横颌曲线 D、为下颌的横颌曲线 E、以上都不对 7.关于横 曲线正确的说法是: A、位于上颌 B、位于下颌 C、上下颌均有 D、是连接双侧尖牙牙尖形成的一条突向下的曲线
E、以上都不对8.关于牙尖交错的正常标志描述不对的是:A、每个牙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B、尖牙关系正常C、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D、前后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E、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着上唇系带9.关于近中牙合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远中B、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C、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近中D、呈现下颌后缩面型E、呈现下颌正常面型10.狭义咀嚼肌中下颌向下的肌是:A、肌B、咬肌C、翼内肌D、翼外肌EE、下颌舌骨肌11.使下颌向后的动力主要为:A、口轮匝肌、B、颊肌C、题肌LD、咬肌E、翼内肌12.6~12岁之间为替牙期,常出现暂时性错的表现,其中不包括:A、上唇系带位置过低B、上中切牙间隙C、上切牙牙冠偏远中D、暂时性远中牙合E、暂时性反13.关于牙尖交错位,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以牙尖交错牙合为前提B、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C、随牙尖交错牙合变化而变化D、它又称为肌位E、用英文缩写为ICP14.关于后退接触位不正确的说法是:A、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向后下移动约1mmB、所有人共有C、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D、突位于其下颌窝的最后位置E、为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15.关于下颌姿势位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下颌的休息位B、稳定而可重复C、当人端坐或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上下颌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D、上下切牙之间可有1~3mm的间隙E、此时升颌肌无电位活动116.4岁以前,乳牙牙合的特征不包括:A、牙齿排列紧密B、无间隙C、牙冠较直D、牙合曲线不明显E、暂时性反17.4~6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征是:A、出现灵长间隙B、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磨耗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不在一个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D、随着下颌支的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可有所减小E、以上都对18.面部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时表现为:o
8 E、以上都不对 8.关于牙尖交错 的正常标志描述不对的是: A、每个牙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 B、尖牙关系正常 C、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 D、前后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 E、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着上唇系带 9.关于近中牙合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远中 B、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 C、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近中 D、呈现下颌后缩面型 E、呈现下颌正常面型 10.狭义咀嚼肌中下颌向下的肌是: A、颞肌 B、咬肌 C、翼内肌 D、翼外肌 E、下颌舌骨肌 11.使下颌向后的动力主要为: A、口轮匝肌 B、颊肌 C、颞肌 D、咬肌 E、翼内肌 12.6~12 岁之间为替牙 期,常出现暂时性错 的表现,其中不包括: A、上唇系带位置过低 B、上中切牙间隙 C、上切牙牙冠偏远中 D、暂时性远中牙合 E、暂时性反 13.关于牙尖交错位,不正确的说法是: A、是以牙尖交错牙合为前提 B、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 C、随牙尖交错牙合变化而变化 D、它又称为肌位 E、用英文缩写为 ICP 14.关于后退接触位不正确的说法是: A、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向后下移动约 1mm B、所有人共有 C、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 D、髁突位于其下颌窝的最后位置 E、为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15.关于下颌姿势位不正确的说法是: A、是下颌的休息位 B、稳定而可重复 C、当人端坐或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上下颌牙不接触时, 下颌所处的位置 D、上下切牙之间可有 1~3mm 的间隙 E、此时升颌肌无电位活动 16.4 岁以前,乳牙牙合的特征不包括: A、牙齿排列紧密 B、无间隙 C、牙冠较直 D、牙合曲线不明显 E、暂时性反 17.4~6 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征是: A、出现灵长间隙 B、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磨耗 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不在一个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 中 D、随着下颌支的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可有所减小 E、以上都对 18.面部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时表现为:
A、当下领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下唇下缘下约1咖,下颌前牙切缘与下唇上缘平齐B、露出切牙1/2C、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远中部分或第一磨牙的近中部分D、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近中E、以上都对四、名词解释:1.覆牙合(overbite)2.覆盖(overjet)3.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occlusion.Ico)4.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position.IcP)5.后退接触位(retrudedcontactposition.RCP)6.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posturalposition.MPP)7. 息止牙合位(freewayspace)8.齐平末端(flushplane)9.灵长间隙10.反牙合(crossbite)1l.开牙合(openbite)12.深覆牙合(deepoverbite)13.深覆盖(deepoverjet)14.错牙合(malocclusion)五、简述题:(一)简述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关系,上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的关系?(二)临床上覆牙合与覆盖如何分类?(三)为什么上下颌第一磨牙在建牙合初期形成的偏远中关系在替牙期间能够得到调整?简述之。(四)替牙期间,上切牙牙冠会偏远中?(五)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六)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特点?(七)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六、论述题:(一)为什么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被称为牙合关键?(二)论述乳牙期间牙合的特征?(三)论述替牙期间为什么会出现唇系带位置异常、间隙及牙冠偏斜等,能否恢复正常?(四)替牙期间出现的暂时性拥挤是否能被缓解?试述之。9
9 A、当下颌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下唇下缘下约 1mm, 下颌前牙切缘与下唇上缘平 齐 B、露出切牙 1/2 C、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远中部分或第一磨牙的近中部分 D、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近中 E、以上都对 四、名词解释: 1. 覆牙合(over bite) 2. 覆盖(over jet) 3.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 4.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 5. 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 6. 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MPP) 7. 息止牙合位(free way space) 8. 齐平末端(flush plane) 9. 灵长间隙 10. 反牙合(cross bite) 11. 开牙合(open bite) 12. 深覆牙合(deep over bite) 13. 深覆盖(deep over jet) 14. 错牙合(malocclusion) 五、简述题: (一)简述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关系,上颌第一磨牙与下颌 第一磨牙的关系? (二)临床上覆牙合与覆盖如何分类? (三)为什么上下颌第一磨牙在建牙合初期形成的偏远中关系在替牙期间能够得 到调整?简述之。 (四)替牙期间,上切牙牙冠会偏远中? (五)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 (六)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特点? (七)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 六、论述题: (一)为什么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被称为牙合关键? (二)论述乳牙期间牙合的特征? (三)论述替牙期间为什么会出现唇系带位置异常、间隙及牙冠偏斜等,能否恢 复正常? (四)替牙期间出现的暂时性拥挤是否能被缓解?试述之
第四章颌面部骨一、选择题1.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A、后,下,外B、后,上,外C、后,下,内D、后,上,内E、以上都不是2.眶下孔是什么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A、眶上神经B、眶下神经C、眶神经D、上牙槽后神经E、以上都不是3.尖牙窝位于哪个牙根尖的上方(A、上颌切牙B、上颌尖牙C、上颌前磨牙D、上颌磨牙E、上颌前牙4.尖牙窝上附着的肌肉有()A、提口角肌B、提上唇肌C、提上唇鼻翼肌D、颜大肌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不包括(7A、颤突B、题突C、额突D、牙槽突E、聘突)6.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多少厘米处(C、1.5cmA、1cmB、0.5 cmD、0.8cmE、以上都不是)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A、眶上缘B、鼻腔、C、眶下壁D、口腔顶E、翼聘窝)8.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的(A、前面B、后面C、内面D、外面E、以上都不是)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是(A、上颌结节B、牙槽孔C、颧牙槽D、尖牙窝E、颊棘10.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A、翼内肌B、翼外肌C,尖牙肌D、三角肌E、以上都不是11.眶下沟向什么方向通眶下管()A、前内下B、前外下C、前下D、后外上E、以上都不是)12.在眶下管中段和后段发出的神经有上牙槽前神经和(A、上颌神经B、上牙槽中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眶下神经E、以上都不是13.眶下管麻醉时,针尖刺入不可超过()cm,[以免损伤眼球、D、2.0A、0.5B、1.0C、1. 5E、以上都不是)14.翼聘管构成不包括(A、上颌骨B、蝶骨C、题骨D、聘骨E、以上都不是)组成15.硬聘由上颌骨聘突和(A、上颌骨牙槽突B、聘骨水平部C、上颌骨牙槽突10
10 第四章 颌面部骨 一、选择题 1.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 ) A、后,下,外 B、后,上,外 C、后,下,内 D、后,上,内 E、以上都不是 2.眶下孔是什么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 A、眶上神经 B、眶下神经 C、眶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 E、以上都不是 3.尖牙窝位于哪个牙根尖的上方( ) A、上颌切牙 B、上颌尖牙 C、上颌前磨牙 D、上颌磨牙 E、上颌前牙 4.尖牙窝上附着的肌肉有( ) A、提口角肌 B、提上唇肌 C、提上唇鼻翼肌 D、颧大肌 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不包括( ) A、颧突 B、颞突 C、额突 D、牙槽突 E、腭突 6.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多少厘米处( ) A、1cm B、0.5 cm C、1.5 cm D、0.8 cm E、以上都不是 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 ) A、眶上缘 B、鼻腔 C、眶下壁 D、口腔顶 E、翼腭窝 8.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的( ) A、前面 B、后面 C、内面 D、外面 E、以上都不是 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是( ) A、上颌结节 B、牙槽孔 C、颧牙槽嵴 D、尖牙窝 E、颏棘 10.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 ) A、翼内肌 B、翼外肌 C,尖牙肌 D、三角肌 E、以上都不是 11.眶下沟向什么方向通眶下管( ) A、前内下 B、前外下 C、前下 D、后外上 E、以上都不是 12.在眶下管中段和后段发出的神经有上牙槽前神经和( ) A、上颌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眶下神经 E、以上都不是 13.眶下管麻醉时,针尖刺入不可超过( )cm,以免损伤眼球、 A、0.5 B、1.0 C、1.5 D、2.0 E、以上都不是 14.翼腭管构成不包括( ) A、上颌骨 B、蝶骨 C、颞骨 D、腭骨 E、以上都不是 15.硬腭由上颌骨腭突和( )组成 A、上颌骨牙槽突 B、腭骨水平部 C、上颌骨牙槽突